钓鱼岛危机愈演愈烈,目前中国采用渔政巡视,宣示主权,是对等的反制措施。但双方是否会爆发海上冲突,甚至导致战争,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中日就钓鱼岛争端,下一步“这仗打还是不打”,心理专家为您解析!
媒体和网络对事态有很多分析,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决定人行动的根本因素,是人的心理。分析钓鱼岛危机中相关政府和国民的心理考量,揭示其心理底线,对预测未来的事态发展至关重要。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重大冲突的每一方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对方的想法,更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尽可能避免误判,做出正确抉择,不要等到出现严重后果以后,政府埋怨民意的逼迫,民众指责政府的误导。
日本没有勇气单独发动对华战争
——太强悍的不敢惹,打中国则会激起中国人“必胜”的决心!
中日目前如同两车迎头飞驶,考验的是生死对决的勇气。那么,日本内心有没有勇气跟中国开战?有人说,日本民族超级勇敢,二战末期曾计划“一亿玉碎”,如果不是天皇下诏,会同美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话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当时的日本深受军国主义的极端教育,民众心智未开。经历了几十年的优裕生活,今天的日本自己都知道,年轻人是普遍厌战的。
有人说,日本是岛国,极其看重领土,钓鱼岛事关领土,全体国民一定会寸步不让。但要注意在钓鱼岛争端的同时,日本还在跟俄罗斯争南千叶群岛,跟韩国争独岛。前者是苏联二战对日开战,英美许诺给予的,是日本侵略战败的代价。如果日本真的认为领土高于一切,为什么不跟俄罗斯打一仗,而是除了抗议还是争议?独岛最早属于韩国,有明确的历史记录。日本趁朝鲜战争抢占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被韩国夺回去了。如果日本寸土不让,为什么不跟韩国打一仗呢?
跟俄罗斯打,美国应该不反对的,但日本不敢打。这样,所谓的为了领土主权能“一亿玉碎”,就摆明是说给人听的了,不用当真。也可能美国不愿意韩日两个盟友打架,不允许日本打韩国。可这不也就说明,日本的领土主权并不是至高无上,还是要屈从于美国的利益吗?独岛给日本还是给韩国,对美国有什么区别?日本真要是能狠下心来,硬夺过来,韩国抗议也没用,美国也不会把日本怎样。就是这样,日本还是不敢打。这样就知道,日本所谓的“至高无上”,所谓的“不计代价”,都是唬人的。今天的日本,根本没有魄力去开战。不说俄罗斯,连韩国都不敢打,还说敢同军力远远超过韩国的中国打,也是个笑话了。所以,根本不用去比较中日的武器装备。日本吹嘘的8-8舰队、反潜机,自卫队世界第几,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了。真那么厉害,为何不动手?
如果日本有勇气跟中国打,唯一的可能就是有美国支持他。
——狐假虎威,如果没有美国支持,一切都是幻影~
最近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肆无忌惮,其实是如其前首相安倍晋三所说,认定了中国不敢打。安倍口头上说,中国要发展经济,不愿打仗,心里想说的是,打我就是打美国,中国你不敢。日本一天到晚跪求美国确认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原因就在这里。试若美国最高权力机构明确说不适用,日本立刻就软了。
所以,日本不傻、不楞、也不横,它的决策有充分的理性考量。当然,中国政府也不傻,也看得出日本政府的算盘。那么,中国政府心里要判断的就是,美国会不会帮日本打仗?这样,目前事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看起来是中国心里对美国的心理如何把握。
美国没有足够动机支持日本的对华战争
——美国一直想做世界警察,却忘记了自己近年来的履历一点都不好看!
那么,美国会不会为钓鱼岛跟中国打?美国要维持老大的地位,其根本思路是,中国是非民主国家,需要利用日、韩遏制。它希望东亚几个大国维持适度紧张,自己保持表面中立,渔翁得利,掌控局势。当然也不能过分责怪他,老大是得维护自己的影响力。不然,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它就没什么戏唱了。比如,前段日本考虑疏远些美国,跟中、韩建立东亚经济自由贸易区,美国就立刻要对日本翻脸,让这个事黄了。当然,如果东亚国家撕破脸皮,真打起来了,可能就不听它劝了。它要保持影响力,就得站位一方,出手参与打架,也失去了渔翁的优越地位,长久看不划算。
所以,美国希望通过蓄势不发,保持震慑。如果中日开战,它觉得局面可控的话,它可以在背后支持日本。中国是战略对手,用钓鱼岛、台湾等第一岛链控制中国出海,对它总是好事。前提是要考虑代价。控制了第一岛链也不等于控制了中国。朝鲜战争后封锁中国很久,也没制住中国。今天再把中国逼急了,万一跟俄国一起形成它所说的“邪恶帝国”,美国不是自找苦吃吗?说到底,美国内心希望中国“民主化”,中国一天不“民主化”,它就会不断借机遏制中国。当然最近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也未必是美国策划的,但它符合美国控制太平洋的新战略,所以得到美国默许。
钓鱼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全部自尊
——战争最怕的不是武器,而是精神,中国与日本过节已久,本质问题不会退却!
这样,如果有美国支持,日本是敢同中国开战的。而美国是否支持日本开战,取决于它对中国的判断,判断中国决心付出多大的代价跟日本抗衡,从而衡量自己要付出的代价大小,看看是否划算。这样分析,好像是说中国要看美国的心理,而美国要看中国的心理,没法得出个确定的结论。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最根本的事实:钓鱼岛不是一个普通的领土争端,它关系着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全部自尊。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宏伟帝国,在历史上具有无比的辉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人的自尊造成了巨大的挫伤,使中国对西方国家形成了仇恨性的心理情结 (Psychological Complex,人格心理学中,情结是一个公认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无意识冲动,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本能性的驱动力)。这些国家中,唯有日本全面侵华,几乎使中国灭亡。中国历经八年抗战,山河破碎,无比的艰难困苦、无限的屈辱伤痛,都根源于日本。如今,中国跟欧美国家的直接冲突渐行渐远,它们也不否认当时对中国的入侵。中国人用宽宏和时间让这些历史的伤痕慢慢愈合,相应的仇恨情结也慢慢消融了。但对中国伤害最深的日本,却一直拒绝认错,而且不断挑衅中国,所以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情结,极为强烈、也极为深刻。表面上可以不说,但每出现一次中日对抗,这个情结就得到一次强化。渐渐的,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心理意像中,日本已经成为导致中国百年屈辱的唯一根源。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的最大贡献,也是中国人民支持它的最根本原因,是它建立了一个不容任何国家欺辱的新中国。尚未立国,就敢在长江口对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军舰开炮,重创其“紫石英”号。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就敢跟美国和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随后的中苏冲突,对印度、越南的反击,没有一场对外战争是失败的。这个光彩而亮丽的成绩单,这个同甲午战争、旧中国无数屈辱战败和城下之盟的天地之别,让共产党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尊严,拥有了一个独立、自主、刚强不屈的现代中国。而这个民族自尊的核心,就在于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确立并捍卫了中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钓鱼岛本身是中国历史里领土屈辱的一部分。97香港回归,在主权问题没有给英国任何谈判的空间。钓鱼岛主权搁置,中国觉得已经是给日本极大的让步了。日本反过来得寸进尺,是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在中国人这样一个自我认知的图景中,中国可以输给任何人,但决不能输给日本,尤其是在事关领土的钓鱼岛上输给日本。
在钓鱼岛上输给日本,等同于这一百年来的努力化为虚幻,中国人获得的一切骄傲、自豪,恍如回到甲午战争,全部归零。共产党的形象,必将瞬间崩溃,中华民族的自尊,也会荡然无存。自尊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全部的生存价值维系于他(她)的自尊。比毁灭一个人的肉体更可怕的,是毁灭他(她)的自尊。所以,一旦中日为钓鱼岛开战,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求胜,因为中国民众会不惜一切代价求胜。13亿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情结一旦释放出来,只会形成一个不可抗拒的国家意志的滚滚洪流,让每个中国人斗志激昂,哪怕玉石俱焚。
中国有足够实力打败日美同盟
——中国不输的底牌是强大的核武器,小日本逼急我,我们也有条件硬上!
日本是多党制,打败了,两党互换位置,国家照转。美国这个霸主栽在越南,结果就是个政党交替,天也没塌下来。日本认为中国不敢触动美国,实在是对中国的极大误解。日美是有军事互助。可比如说,如果日本哪天不高兴,朝中国轰了几炮,中国就因为这个条约而不敢回击吗?如果真是这样,日本干嘛还在钓鱼岛上跟我们争,直接打中国不就完了,反正中国也不敢还手,不敢攻击日本本土。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装备那么落后,都敢跟美国打,今天有什么不敢打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遵循孙子兵法,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言战。可惜的是,中国文化是如此的独树一帜,无论是西方,还是曾经模仿过中国的日本,都过于傲慢自大,理解不到中国人心性中最高远的追求,也认识不到中国文化中最深邃的智慧。
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日本不撤回“国有化”,将钓鱼岛恢复到搁置争议状态,中国没有任何退路,一定会对日开战。一切其它因素,包括对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追求,都会被置之度外。战争一旦爆发,假设美军在幕后援日,中日双方会首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海、空军作战,彼此都争取在局域战争中获胜,不扩大战争范围。对抗一段时间后,如果日本战败,因为中国已经发布了海基线,肯定会顺势控制钓鱼岛。如果日本暂时战胜,中国必定会投入更大的力量反击,直到取胜。如果由于武器差距和美国参与等因素,中国评估自己在局域战争中不能很快获胜,就必然避短用长,采取不对称战法,用导弹等打击机场、港口、军事基地,把战争扩大到对日本本土的攻击,包括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同日美同盟展开全面战争。
虽然中、日都声称不惜一切代价,但真正没有退路的是中国。中国政府一直对钓鱼岛事件比较谨慎,是因为它心里非常清楚,不打则已,一打则必须取胜。
那么,中国能抗衡美日联合作战吗?美国军力很强,但如果不发动核战争,其主要力量是航母,但航母近海作战,效力大打折扣,而且还要忌惮中国独有的反航母导弹。马岛战争中,英国派出海军三分之二的舰只,远赴阿根廷作战,也是冒了极大风险,如若不胜,老牌帝国也就只有一蹶不振了。美国跑到中国门口打仗,也要估量一下风险,很难说就有必胜的把握。中国战略纵深大、不惧牺牲,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对人口密集的日本大城市进行饱和攻击,双方将进入一场资源、生命和意志的消耗战。1937到1945年,中国那么落后,日本在持久战中也没有耗过中国,今天再跟中国打持久战,更是没有希望,注定是失败的结局。美国号称世界第一,打越南、打朝鲜,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一个个都是小国家,也搞不定,最后都深陷泥潭,不得狼狈不撤军,跟中国开战,结果可想而知。
日本声称能够迅速生产核武器,以为可以吓住中国。中国对美、俄都能保持核反击能力,怎么会抗不住日本的先发核打击?核战争是人类的噩梦,中国信守诺言,绝不会第一个发动核战争。但就算核战争爆发,实现美国有些人所说的,把中国打回石器时代,可为了一个根本不属于日本的小岛,毁了整个日本,毁了半个中国,带来全球性的核污染,美国怎么向自己的国家交代,怎么向世界交代?不错,中国是要再花几十年重建家园,但灭了日本这个宿敌,中国一定很愉快,工作效率也会更高。美国同中国翻脸,等于给自己又制造一个苏联,重新回到冷战,跟它希望的中国走向“民主化”,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钓鱼岛危机呼唤日本的理性反思
——虚弱的日本帝国精神,在经济与历史面前其实难以抬头!
日本在钓鱼岛上挑战中国,基本的考量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中国不敢应战,它当然收获了钓鱼岛;如果中国应战,它可以借美国之力,打败中国这个它在亚洲的唯一对手,重树“大日本”的荣光。问题是,日本没有认识到,中国完全有胆量、也确实有能力同美日同盟对抗,而且有必胜的把握。它也没有认识到,“齿寒唇亡”,中国一旦对美国不构成威胁,美国决不会成全日本的正常国家之梦,日本反而立刻会成为美国遏制的目标。毕竟,自美国立国以来,日本是唯一一个攻击过美国本土的国家。美国如果任由日本开战,就算打败了中国,回头还要考虑遏制日本。中国是不是有侵略性,怎么说也是个未知数,但日本的侵略性可是举世皆知的。
今天的日本,当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石原慎太郎自己都说,“日本就像一个被阉割了的狗,对谁都无害,年轻人完全没有爱国主义。”日本20年经济低迷、高度老龄化、社会动荡、国家管理混乱。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日本没有拥有钓鱼岛,也不能归咎于中国的崛起。日本1.3 亿人,中国13亿,中国走上正轨,10个人干活,实力肯定超过一个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自己发展过了、风光过了,也得让别人发展一下、风光一下。日本人口世界第10,国土第61,仅有中国的1/25,个头不小,但也不大,安分守己地过自己的日子,何乐不为?当初狂妄地挑战美国,结局惨痛,还落到沦为美国制衡中国的棋子,表面再风光,心里知道是个牵线木偶,痛恨自己不是正常国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今天又来挑战中国,难道不知道是重蹈覆辙?
日本声称是个民主社会,但民主社会并不意味着国民就一定心智成熟,也不意味着国民就一定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平等。日本不断挑战中国,说穿了,是因为心理深处有着对现代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的鄙视。他们服了白人,或说不得不服了白人,但还坚持认为自己比中国人的品种好。自己鄙视的人站到了自己的头上,戳破了日本人的自我高贵形象,颠覆了它最后的自我优越感,实在让它难以接受。日本自以为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却根本没认识到中国“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包容天地的平等精神。所以,日本知道怎么跟强者打交道,也知道怎么跟弱者打交道,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跟与自己平等的人打交道。它不懂得,每个民族都有其价值,并不需要比别的民族优越才有权利去生存,也并不需要压倒别的民族才能维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日本民族的人格是不成熟、不完整的,存在根本性的缺失。
中国人心理上对日本有一个深刻的负面情绪。这个情绪在一个13亿人群体的心中数十年来挥之不去。这就意味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了,而成为一个理性判断,反映了中国人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人格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警惕。中国不愿意开启战争,但如果中国选择同日本开战,绝不是出于狂热的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理性基础。这一点,不但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要十分清楚,还应该让日本十分清楚,让全世界也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