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攻心”之术

  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在两条战线上进行的,一条是血与火战场上的拼杀,另一条则是心理战场上的较量。心理战可以说是“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现代战争同样呼唤心理战人才。我们应采取措施,在培养心理战人才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部队的心战和反心战能力。 

  “攻心”即心理战。善谋“攻心”之术,就是通过开展心理战攻防战法的研练,积极探寻筑牢我军官兵心理防线、瓦解敌军斗志的有效方法。这既是新大纲规定的重要训练内容,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说过“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心”,作为从精神和意志上打击敌人的特殊作战形式,历来为兵家所重视。“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空城计”等,就是我国古代兵家“攻心”的成功战例。我军也有这方面的光荣传统。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的胜利不但是依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瓦解。现代高技术战争尽管硬摧毁程度空前提高,但心理战作为一种特殊作战样式、特有的软杀伤威力,依然活跃于战争舞台。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部队加强了心理战研练,官兵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总的来说,心理战对部队还是一个新课题,心理战教育训练在部队还没有普遍展开,许多工作只是开了个头,特别是一般只是停留在防止对手对我 “攻心”上,怎样对敌“攻心”则研究不够、缺乏招数。这种状况必须改变。随着高科技的注入,心理战已成为一项投资少、收效大的重要软打击手段。我们要站到世界军事发展的制高点上,认清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心理战训练摆到重要位置来抓。

  新大纲对心理战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开展心理战教育训练,就是要以此为依据,认真抓好落实。首先要把对手和未来战场环境研究透。知彼,才能有的放矢;情况明,才能方法对。其次是精心组织实施。把心理战教育训练纳入年度教育训练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考核验收,在内容上根据不同层次,确定不同重点,在方法上注意搞好结合,与正常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军事演习等重大军事活动结合起来,与战时政治工作研究结合起来,努力把部队心理战教育训练搞活搞实。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