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孩子的嫉妒心理形成原因

嫉妒究竞是一种病态,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可以理解的阶段呢?希腊心理学家乔治•卡纳卡基斯说;“其实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嫉妒。”孩子的嫉妒心理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所反映,而引起嫉妒的原因很多。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嫉妒甚至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

在过去,孩子到了三四岁,当家里出现第二个小宝宝时,孩子“难以忍受”的嫉妒心理便会油然而生,而且可能越来越强烈。因为当他看到妈妈怀里抱的是小宝宝,而不再是他自己了,所以感到悲伤。他不明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为闹闹孩子气便可以重新获得失主的“特权”。其实,嫉妒,是对别人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时所产生的心怀怨恨。嫉妒基本上是以“我想得到的,却被他得到了”为情绪要素而产生的。产生嫉妒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后天环境的影响

在学校里,少数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好,一直是众星捧着的月亮,老师喜欢、偏爱,于是这些孩子就有意无意地强调焙耀自己的才干或能力.这样就给别的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而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当看到比自己强的孩子总受到表扬时,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或担心,担心老师不再喜欢自己,于是便会出现一种嫉妒的心理。当出现这种心理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通过正当手段超过别人,而是希望看到对方退步。

二、错误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不少家长和老师,时不时地把孩子的“升降进退”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这就让孩子感到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威胁。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学校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他就可能会嫉妒那些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而在家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说些刺激孩子虚荣心的话:“你看看,你们天天一起上课,人家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比你考得好呀?”“老师表扬那么多同学,都没有你。”也许你的韧衷是想以此激励孩子一下,可这样的激励是不对的。因为你这样说,恰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觉得,是因为别人比自己强,才受到父母的斥责,别人的进步给自己带来了惩罚,因此他很容易对其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三、自身个性缺陷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少自幼就得到父母家人过分的溺爱和娇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而形成要强、好胜的性格,凡事总是从自己出发,眼光短浅,虚荣心强。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或原先处于同等位置的人超过自己、优于自己,马上就会觉得遭到威胁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是就想找个机会发泄一番,造成同学问“你瞧不起我,我看不惯你”的狭隘心理。

嫉妒无处不见,它就保孩子心中的一根毒刺一样,干扰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嫉妒,孩子会把朋友当作对头,从而使朋友远离,陷自己于孤立的境地。同时,孩子还不能从其他比自己强的人身上汲取力量,激励自己积极进取.因而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对于孩子的嫉妒,我们没有能力完全排除它,也不可能排除干净。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这点是我们必须要教给孩子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