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王先生和妻子为儿子的贪吃可操碎了心。他们的儿子——小辉,今年还不到14岁,可身高已经有一米八,体重也超过了160斤。别人一天吃三顿饭,可小辉一天要吃六顿。而在王先生的印象中,这孩子的嘴从小就特别谗,看见什么吃什么。到了这两年,他的贪吃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这孩子除了吃,其它就不管不顾了。
主持人:小辉贪吃到了什么程度?
妈 妈:早上叫他起床,他一看到我买的早饭特别好吃,他就非要吃了不可也不在乎时间。他一边吃我一边催:你少吃点儿,别迟到了。他不管我说什么,就是非要吃完。因为这个,他老是迟到,班里要扣分。为这事老师经常给我打电话,经常找我。但是我一直没找到好办法,怎么样让他早上起床快一点儿。
主持人:小辉经常迟到吗?
小 辉:有时候是。
主持人:那你不担心迟到吗?
小 辉:摇头
访谈现场,看到儿子一个劲儿地摇头,王先生特别无奈地告诉我们:现在小辉为了吃,不仅上课经常迟到,有时候还偷偷逃学溜出去买吃的。原来王先生夫妇俩看到儿子因为贪吃而影响了学习,就采取控制措施。但是他们没想到,在家里没吃够的小辉,居然能利用上学的时间去找小商贩买吃的,而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孩子竟然学会了赊帐。
爸 爸:很多小商贩找到我,要我还钱。我一般都是给小商贩说好别给孩子赊账,第一次,我就尽力给他还了。下一次,我就不给了。我一般都是这么处理的。
主持人:有效吗?
爸 爸:六年级之前比较有效。到了六年级下学期,就没效了。
主持人:他采用了什么办法呢?
爸 爸:他从家里要,要不着就暴跳如雷,把门砸了,用刀片把电脑桌割了,或者用起子把家里的墙钻一些眼儿。
主持人:这个事情看起来不大,但是小辉为了要钱,发生过肢体冲突吗?
妈 妈:发生过,发生过。
小 辉:我的小学老师过生日,我想要10块钱。我妈不给,我就很生气说你必须给我。结果还是不给,我就更生气了。就拿那个凳子,打了我妈的胳膊。
李子勋:打伤了吗?
妈 妈:有点疼,使了有那么三、四分的力气吧。
小辉的妈妈说:尽管儿子没使劲儿,但她仍然觉得心里很疼。小辉因为要钱买吃的,经常编造各种借口,有时候还撒泼耍赖,不把钱要到手就决不罢休。王先生说,儿子这种要啥就要给啥的心理,正是他们最为恐惧的。他不敢想象儿子长大以后,还会对他们做出什么,但现在只要是他要钱,就必须马上给。
爸 爸:打个比方,帮我洗一次碗要5块钱。我说小辉,我明天早上起来给你10块。他不肯,他宁可现在要3块,也不会等到明天早上要10块。
李子勋:他是怕你反悔,还是真的等不及?
爸 爸:他真的是等不及,马上就要到手。
主持人:小辉经常这样吗?
妈 妈:经常这样。他非要两块钱,不管你当时有没有,你不给我就是不行。我也很生气,有次我想治治他,不给他。当时他就不进学校的门,拽着我的衣服在那儿转圈。我揍了他两拳,我以为他会害怕,但是不管用。打了他之后,他还是要。最后我一看要迟到了,老师又要找我了,气得我就把那两块钱扔在地上,他捡起来高兴地跑了。
主持人:你扔在地上是什么意思,以为他不会捡?
妈 妈:这个我倒没想,如果他捡起来,他会冲着我笑一下。
李子勋:马上就春风化雨了。
妈 妈:因为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李子勋:这个情结是及时获益,不能等待。这种等待实际上是儿童行为,就像我们说这个孩子抱在怀里,一饿了他就要找奶头,他可不管妈妈累着,困着还是病着。因为他饿了就会叫,你要是没有及时把奶头给他,他就会哭闹。这个信息,从我们来看儿童是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样的性格,实际上是一个儿童期,或者是婴幼儿期的一种心理状态。
爸 爸:这次他不愿意来北京,来之前他跟我说好了,要一百块钱。
李子勋:他就来了?
爸 爸:他就来了。
主持人:那十三四岁的孩子,出现这个情况正常吗?
李子勋:当然不正常了。
主持人:偏幼稚一些?
李子勋:对,但是小辉在其他方面很正常、很成熟。但是就在这个方面,在内心欲求或者叫欲求不满足方面看起来是很典型。所以,我们要找根源,我们要问妈妈,他小时候吃过母乳吗?
妈 妈:吃过。
李子勋:奶水好吗?孩子够吃吗?
妈 妈:不大好,有一段时间就是喂饭。
李子勋:不,我问的是一岁的时候。
爸 爸:不到一岁就用汤勺喂了。
李子勋:就那个硬硬的汤勺?孩子是抗拒,还是慢慢喜欢?
爸 爸:他一直抗拒。那时候她老觉得奶水不够,就给孩子喂奶粉。她就看着书喂,多少体重,该喝220,260毫升。如果喝不完,她就用奶瓶倒到勺子里硬灌,她老觉得孩子厌食。
李子勋:正常的孩子吃的时候是需要温暖,要和妈妈交流。看得出来,母亲和儿子的交流虽然很多。但是,我不知道她喂孩子是不是温暖。怎么抱孩子的,反正小孩子拒绝吃东西,象征意义就是跟母体不好,跟妈妈不好,妈妈有什么东西妨碍了孩子吃奶。对吧?后来你就强行灌他,使他嘴上没有快感。你想想,孩子牙齿都没有,就被一个硬硬的金属汤勺灌进去。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不是说一定会造成这种情况。但是从小辉现在的情况推理回去,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说小时候喂过汤勺的孩子,都会变成小辉这样的,是不能够反推的。从小辉现在的表情,我们可以推出:他小时候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没有达成。所以他永远处在饥渴状态里面,而这个饥渴就是吃,不停地吃东西。
主持人:小辉你自己觉得是这样吗?
小 辉:不管我早上吃得多饱,反正每次我上第四节课的时候我就饿得很。
主持人:好像饿得要摔倒的那种感觉,心慌得很?
小 辉:对,吃东西吃到一半的时候,如果没了,过一会儿肚子会比以前更饿了。
小辉的回答印证了专家的分析。而王先生夫妇俩也明白了,小辉的谗嘴是哺乳期喂养不当造成的。对于小辉这种独特的心理,专家建议王先生采取延时满足的方法,逐步修正孩子贪吃的欲望。就是以后每当小辉提出要求时,都要想办法延后5到10分钟再满足他,并逐渐过度到延后一两小时,以至最后能完全拒绝他的要求。对于专家的建议,王先生夫妇俩表示认可,但在访谈现场,王先生对专家说,儿子因为贪吃,现在对钱已经有了一种让他们匪夷所思的心态。他们担心这种心态并不是延时满足就能解决得了的。
爸 爸:孩子对钱痴迷。
小 辉:能有富翁一半的钱该有多好啊!
李子勋: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口欲,说口欲期没有满足的孩子,他可能两极分化。就拿商人和乞丐来说。乞丐觉得谁都该给他,过路的人都应该给他钱,理解吗?所以他永远是贪婪和不满足的。商人也是贪婪和不满足的,不然他就发不起来,他总是希望从别人那儿多赚一点儿。理解吗?
爸 爸:给多少钱他都花光了才回家。
专 家:所以说小辉有两种发展的前景:一个就是像漏斗一样的,钱给他就没了,当然这个呢肯定是成不了大器。还有一个就是他学会了节制和等待。
主持人:那现在由于有这个没满足的欲望,是不是他要钱,父母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他。
李子勋:当然了,我们用金钱可以刺激小辉正常的发展。小辉,你知道一个故事吗?一个人把一千美金放在银行里存20年,他就是一个千万富翁,一个人把一千美金在一个月花完,他20年一直是一个乞丐。那你觉得,你愿意成为哪一种人呢?
小 辉:成为亿万富翁。
李子勋:就是20年都不花那个钱。但是你现在的行为告诉我们:你还不行,你从来不攒钱,那你怎么能够成为亿万富翁呢?
小 辉:反应沉默。
演播现场,小辉陷入了沉默。他因为贪吃对钱有了特殊的敏感和痴迷。但钱对于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小辉并不能理解。专家为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位60多岁的老人退休后回到了乡下,本想颐养天年。但当地的孩子每天早上6点都要去砸他家的门,把他吵醒。后来老人想了一个方法:他在门上贴了一个告示说,他特别喜欢听小朋友们的砸门声儿。从今以后,他会给他们每人两美分鼓励他们砸门。结果几天以后,孩子们都不去了,因为他们觉得为挣两美分而早起砸门,一点都不值得。
李子勋:知道什么意思吗,小辉?
小 辉:钱到手了没意义。
主持人:不是钱到手了没意义。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这些孩子原来不给钱他也愿意砸,现在给他两美分反而不愿意砸了。为什么?
小 辉:不知道。
李子勋:这就是孩子行为的意义改变了。过去的行为是要去惩罚这个老头,所以他们充满着激情。但是后来是为了挣两美分,他们就没激情了。
主持人:那我们正好可以反过来,用钱改变小辉的行为。
李子勋:小辉我要问你了,假设你每天准时到学校,准时坐在班上,老师就给你发两块钱,就对你一个人,其他同学没有。你会为了这两块钱不迟到吗?这两块钱是白得的?
小 辉:百分之一万会。
李子勋:百分之一万会。就是说他会准时去上学。
小 辉:可以不用爸妈叫,我早上自己能起来。
李子勋:所以这里面就必须有一个基金。如果小辉这一个学期表现不好,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就会扣钱,这个钱是属于爸爸的,扣了这个钱会捐给慈善事业,你永远得不到了。如果小辉准时到校,好好学习,根据他的智力情况,学习不是最差的。那么不仅这个孩子可以全部把钱拿回来,而且老师另外还有奖励。挣到的钱就是你的。对早上不迟到的两块钱是马上可以得到的。但是对学习好,遵守纪律的那个更多的钱,要到期末才能得到。
主持人:小辉你觉得这办法怎么样?
小 辉:可以。
主持人:但是我想这只是一种手段。那怎么样才能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小辉做事情只认钱,最后失去了一些远大的理想或者说失去一些正确的价值观?
李子勋:这个实际上有双重教育意义,第一个就是每天两块钱,实际上一个月才四五十块。但是问题就是说,爸爸妈妈怎么引导他向一个更高的地方看。不是看眼前利益,而是看长远利益。培养他的拼搏精神,努力地学习,让他知道:他的每一分,最后都是带来财富的。小辉听着,努力学习,其实每一个分数,未来都会给你带来财富。考很好的大学,学很好的专业,这些都会给你带来钱和荣誉。你知道吗?你好好地学习,那个钱,虽然你现在看不到,但就在前面等着你。
主持人:像这种对长远目标的描绘,对小辉来说,可能不会起到特别强烈的刺激作用。
李子勋:但是你提醒他,爸爸妈妈不停地在耳边唠叨这个,他的心智会回来的,会变成自己的。
主持人:所以对他要由两块钱的刺激、到十块钱的刺激,到上百万的刺激同时进行。
李子勋:对,同时进行。记住啊,父亲,如果他真正挣到了,这笔钱就属于小辉的,他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他可以存起来,也可以花,也可以买小人书,这是他的权利,这就是他的私人财产,爸爸妈妈不要过问。因为这个让他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理解吗?做一个学期,这个学期让他感觉到快乐。他突然会发现,自己还行啊,自己学习挺好的,而且老师还表扬我。
小 辉:我就想看老师给我写的评语。
李子勋:我们可以先试一个学期吧,一个学期如果小辉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就可以不做这个游戏了。
主持人:爸爸如果给你这个机会,让你一个月有机会挣到500块钱,你估计自己能挣到多少?
小 辉:全挣。
主持人:全挣。一分都不损失?
小 辉:对。
李子勋:这个月如果他挣回了350,还有150你就真正捐到学校去,虽然这个钱在爸爸手里。
小 辉:我拿去当班费。
李子勋:那不行,一定要无偿地捐给跟你没有关系的人。
爸 爸:捐给社会。
李子勋:或者你就捐给慈善机构,就是跟他没有关系,不认识的人。
主持人:爸爸明白为什么要捐出去吗?,而不是留在家里。
爸 爸:我很明白。小辉始终感觉肥水不流外人田,现在要激励他把自家的钱挣回来。
主持人:爸爸理解这个办法。
李子勋:这笔钱已经决定要捐了,你表现好我们就不捐。
主持人:那订立了这个协议之后,小辉自己管理自己的事了。
李子勋:妈妈早上可以提醒他,比如给他放个闹钟,到时候闹钟一响就醒了。反正他也知道,迟到了,最后这两块钱肯定就完了。
主持人:不要最后再搞成迟到是妈妈的事。
李子勋:是他挣钱的事,是你有价值的时候。
主持人:这个我觉得妈妈要管住自己,小辉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子勋:要证明自己,要来展现自己的风采,想吗?
主持人:你有什么担心?小辉你有什么担心?
小 辉:没担心,坚决支持我妈。
妈 妈:坚决支持妈妈,太好了,那咱们问题就解决了。
主持人:我觉得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所以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方法也都有不同。这些方法很难说哪个好,或者哪个不好。我们也很难用一些普通的价值观来衡量,只能看哪一个办法对哪个孩子是合适的,有效的。希望这个办法能够改变小辉,能够让你们家里充满乐趣。好,谢谢你们到这儿来讲自己的事情,也谢谢李老师的指导。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我们的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