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铜豌豆的成功学

  “李敖”这个名字,让我想起关汉卿的一句名言:“我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迄今为止,李敖同志用他的行动验证了这句话。

  也许每个人都曾是一颗铜豌豆,可总有一天,我们的铜皮会剥落,我们会成为别人的一盘菜,或者让别人成为我们的一盘菜——正如毛泽东告诫我们的,一个人可以做一时的好人或好汉,难的是:一辈子都要做。正如姜文所说的:我能站着就把钱赚了。

  与其说李敖的学问和文学成就吸引人,不如说他这个人的“姿势”更吸引人!按理说,他这个“体位”,早晚会被人收拾,他也被人收拾过,可是每次收拾他的人,都会为招惹他而感到后悔!

  如今,他放浪恣肆地过了大半辈子,谈过几场销魂的恋爱,和大小敌手打过很多次架,大部分都算获胜,还试图参过政,成了名人,钱也赚了不少,至今还得意洋洋——这个人算是活痛快了?

  有想活痛快的人请举手!有多少人想成为一个嚣张活着,同时结局还算满意的人?

  这样的人生出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只是你想一想,当一个人身处牢狱,你最想给谁写信?李敖选择了女儿李文,选择一个中英文都不太好、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作为通信对象,看了他的《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你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也有一个这么絮絮叨叨却又博闻强记的爸爸有多好!

  虽然你也知道,其实李敖做爸爸的功夫一般,因为到李文10岁,他和自己女儿相处的时间不超过1个星期,但即使如此,也许你依然对李敖这个人的快意人生感兴趣,而且如果有孩子,你多么希望他或者她也可以做到……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可以不驯服却又舒服自在地活下去。

  幸存者的游戏

  《心理月刊》:您有3个孩子是吧?对这3个孩子,能不能从父亲的角度,分别说说对他们的看法?

  李敖:时代不一样,几乎无法类比,李文情况最特殊,当时我在牢里面,在忧患之中,自然会萌生一种特别的父爱,等后面我的儿子和女儿——李戡、李谌,他们都是另外时代的,我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坐牢有暇,可以写出很细腻的信,出来以后,我忙我的,年轻人玩他们的,都不在一起。都由太太照顾,我也管不太着,代沟太大了,我比小女儿大60岁,比儿子大58岁。这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为人父母,距离太远了。

  我的教育就是偷着塞把钱给他们,基本是收买人心。为什么小孩子喜欢祖父母?就是他们惯小孩子,不教育他,所以才喜欢。

  他们有叛逆期吗?

  我儿子很聪明,他18岁了,理论上会跟我有一种叛逆——但他没有,因为我比他坏。我对他讲:你一定干过一件事情,一个人洗澡时,用尺子去量过小鸡鸡有多长……他就笑起来,你怎么知道——很服气。

  其实,我很好奇,你接触的老一代的教育,能不能做个今昔对比?

  我们那个时候,学生自个儿的时间比较多,被学校抢走的比较少,小学下午3点钟下课了,时间是自己的,现在海峡两岸的小学生,3点钟下课就补习,搞到夜里11~12点才睡觉,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我觉得凡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科目,都不该学,兴趣才会导致成就,可现在的教育,常常会把学生的兴趣摧毁掉,念书的乐趣被扼杀,很多天才被扼杀了。

  当年,学校的功课我能赖就赖,能够逃学就逃学,最后中学都没有毕业,自动休学,就因为我尽量争取自己的时间多,才有一点点成绩。

  一般有天分的人,一定是能扛过这种流水线式的教育。像您这样的,我不知道您的天性是怎么得以保存下来,能够一直保持比较自然的状态?

  跟我父亲有一点关系——他是老北大毕业的,不太管我,让我自己发展,我没有压力,养成读书的兴趣,这兴趣跟我一辈子。当兵时,第一个礼拜不能看书;后来我是被抓起来,一个礼拜疲劳审问也不能看书,一辈子就是这两个礼拜没看过书,所以我说够得上那4个字:博闻强记。而很多人大学毕业就不看书了。这就是区别。

  一切都靠自己的经验,是太笨了。台湾有一个运动,叫“饥饿30”——就是我们要帮助非洲人,非洲人没饭吃,大家都饥30个小时——这太笨了,挨饿还需要去学习?扯淡。他们心肠虽好,却是蠢蛋,这辈子我有一件事没有做过,就是笨事。

  王八蛋考据学

  你把一些不做蠢事的道理告诉你的孩子吗?

  偶尔也有。像我儿子在高中毕业后写本书,写台湾教育的黑暗,本来我怕他写得天马行空,可有一天忽然发现他跑到国际编译馆去查档案,我觉得他的书没问题了,因为他有资料,资料部分是用了心的。我这一辈子那么喜欢骂人,可都有很硬的资料。我的名言是:任何人都会骂别人王八蛋,我能证明他是王八蛋,证明王八蛋就是要资料。

  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

  还有,会阅读。当时台湾赞美蒋介石,说他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我就不信,找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名册一查,没有他。拿证据给大家看,这是我厉害的地方。可以这样讲,书是我的武器。

  我觉得像您这样把骂人变成一种艺术或者变成一种学问,在中国文人里也是挺罕见的。

  不是罕见,是只有我一个。别人做不了,因为别人大部分是用感觉——你看鲁迅写那些杂文,把骂人的话一删掉就不剩什么了。可我的文章,你把骂人的话删掉以后,下面还有资料,这是最大的不同。

  怄气的艺术

  您好像是中国文化里的异类……

  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国文化里没有我这种人。中国人要想与人家不合作,第一种逃到山里做隐士;第二种跳河,从屈原到老舍,都跳河;第三种就认怂,像苏东坡们,一辈子被放逐,一辈子是弱者;无论如何用的都是很消极的方法。我不一样,我完全是一个积极的人,用尽狡猾跟别人周旋,跟敌人纠缠不清。中国文人没有我这么强悍的。

  而我的后一代,个人英雄主义的机会没有了,都是团体的斗争了,作跨国公司的老板,跟集团斗来斗去,一般的个人哪有力量?

  您看上去应该是经常跟别人怄气的人……

  没有,我绝不跟人怄气,我的那种喜怒哀乐都是假的,我一个人冷静得很。我会让别人怄气。

  但我也不是乱咬,比如现在很多人都对现状不满,把前途看得很灰暗——这就像当年,中国学生留学美国,有人跟邓小平讲,他们去了就不回来了,邓小平说,只要回来1/5就好,这是会算账的。看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要看结果,不然我们的看法就不够公平。解放后饥荒动乱死了很多人,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有了共产党,从1945~1975年的30年间,中国人从平均年龄30岁活到70岁,这是了不起的功绩,看问题要全面还要深入,否则就不能活了。

  不被阉,看钱包

  其实我觉得您身上有一种特别的生命力,包括创造性,中国教育这方面非常缺乏。不知道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怎么才能够保证我们内心的生命力,一直到老都不会屈服,都不会被阉掉……

  我的建议就是,第一条先查查你爸爸妈妈有没有钱,有钱的话,就跟他们商量,这钱能不能早一点给过来,有钱以后,干什么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没有钱,就要有一个老板,上班以后,朝九晚五,整天伺候老板,还有什么自由?所以要有钱能够保持你的自由,这很重要。

  那富二代不都是很自由吗?

  有钱人家小孩,有的是很可恶,可是他有特色,是穷人家小孩很少赶得上的——就是他们很有信心,很有勇气,不晓得天高地厚;可是穷人家小孩,当然也可以脱穷,爬起来,但一般都比较胆小,没有信心,没有钱的时期太长了,人比较没有信心——物质基础很重要。

  没有钱就真是直不起腰来?

  其实我说的是你的心里要有钱,而作爹妈的要让孩子有这种富足的感觉,我说的是一种阶层感,作富人的感觉。

  当下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暴发户时期,大家都是追求物欲的满足……

  这就是做过头了,宋朝的时候司马光录用官员,他先口试,就问别人一个题目:你家里有没有钱?有钱人做官,做法跟穷人不一样,你肯定有个性,官丢了就算了,我不在乎,我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你没钱,没钱就没有个性了,而且贪婪,和珅倒,嘉庆饱,你看和珅,就是出身贫贱。

  人要有底气,就不会轻易被人收买,无欲则刚。不要怕寂寞,可以做到一个人穷困潦倒还很快乐。他使你不快乐,然后你跟着不快乐,等于跟他配合上了,你可以选择不配合他。

  最重要的是活着,原来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当年毛泽东批他,说不要控制人口,人多好办事,结果一直批斗他,他不屈服,最后活了100岁。他生的时候毛泽东还没生,毛泽东死了他还没死,他赢了。长寿很重要,不怄气。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节选

  亲爱的小文:写一点好玩的和狗有关的英文给你:

  1.A dog's nose and a maid's knees are always cold.——狗鼻子和少女膝盖总是凉的。

  2.Before you hit the dog,look at the master.——打狗看主人。这一句是中文成语翻成英文。因为打一个人的狗,你就得罪了它的主人。(If you beat a dog, you insult his master.)

  3.When the dog is beaten, the lion is tamed.——狮子驯,狗挨捶。在中文中,有一句很像的成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可以简单地说“兔死狗烹”,翻成英文是“After the cunning hare is killed, the hound is boiled.”这里hound是猎犬,hare是野兔。hare的多数也是hare,有一种游戏叫hare and hounds,装兔的一边撒纸一边跑,装狗的在后面追。还有一句英文是“Run with the hare and hunt with the hounds”,意思是跟兔子跑又跟狗追,表示一个人骑墙滑头,两边讨好,两边都不得罪。)

  4.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a dog, will easily find a stick.——想打狗的,不愁找不到棒子。

  5.“Every dog has his day”是成语,但说成“Every dog has its day and every cat has its night”更有意思(每条狗都有它得意的一天,每只猫都有它得意的一晚上)。

  6.The more I see of men, 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狗的特色是忠心,尤其不会因为主人倒霉就做打落水狗的事。打落水狗是人干的事,不是狗干的事。这句英文的意思是人不如狗。说这句话的是法国名女人罗兰夫人Manon Jeanne Phlipon, 1754~1793)。她后来被害死了。

  7.He that sleeps with dogs, must rise with fleas.——跟狗躺下的就要跟跳蚤起来。这句有点中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劝人交朋友要小心。(你养小狗要注意替它们捉跳蚤,并问清楚该怎么给它们洗澡。)

  8.Dog won't eat dog, but men will eat each other up like cannibals.——狗不吃狗,但人吃人。cannibal是吃人肉的野蛮人,但文明人也“吃人”,吃法不同就是了。

  爸爸 1974年9月21日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

  作者:李敖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07 
  定价:28.00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