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高中春
【论文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其要义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和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通过对主体因素的强调,班杜拉自发地走向了人本主义,从而使行的主义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渐趋一致的历史发展趋势。
班杜拉是美国当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正是他完成了对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的建构,使之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逻辑相决裂,将行为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的思想方法使他自发地走向人本主义,并因此给他的理论体系披上一层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从而使行为主义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一致的发展趋势。
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
班杜拉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其社会学习理论的。他的全部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是他那为人们所普遍拥有的、不被学理的成见所遮蔽的本真的生存智慧,亦即他对人的存在的现实条件和状态的直观把握。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他的理论勇气的产物,即将他对人类行为之意识本性的直观洞见以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不象古典行为主义者那样简单化地把行为背后作为行为之本质的意识因素加以排除,也不象新行为主义者那样谨小慎微,为学理的成见所遮蔽。纵观班杜拉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经验研究的兴趣和理论的内容在表面上经历了若干重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实质则是他在有关学习问题上所把握到的理论逻辑的历史展开过程,从而构成其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的不同组成部分。
50年代后期,受塞尔斯关于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的启发,班杜拉注意到了普遍发生于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之中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即以师徒关系、正规教育等为手段而实现的知识或行为技能在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传递过程,并将这种学习现象称为观察学习,认为一个完善的学习理论体系,不仅应该包容这种学习现象,而且还必须就这种学习现象如何可能的心理机制作出说明[1]。对观察学习现象的承认和研究,在理论上要求班杜拉突破传统行为主义的人性观,而将主体因素引入到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过程的分析之中,从而建立其一般学习论观点。
班杜拉的一般学习论观点是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的理智把握,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探讨的是环境、行为以及人的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每二者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用图示表达为:
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这个图示隐含着对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变革:首先,行为决不仅仅是环境变化的函数,相反,环境的性质一方面决定于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