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我们都曾与这样一幅画面不期而遇—它能给我们带来灵感,激发想象,并且对画面中可能隐藏的故事充满好奇。

  我至今仍记得,妈妈常带我们姐妹去的小吃店里,就挂着一幅这样的油画。画面中一大片湖水,与天相接,十分静寂,此起彼伏的山峦包围着湖泊,山顶覆盖着积雪。一位印第安女人仰望着山峰。看过这幅画后,我们总不免要争论一番,这个女人是准备开始一次生命的冒险还只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此刻是喜悦还是悲伤?在途中她可能会和什么人相遇?听上去,这些儿时的浮想联翩犹如童话般天真,但对心理学家来说,所有的一切正清晰地显露出我们内心的精神活动和人格特征。

  以图像作为心理分析辅助工具的方法始于20世纪初。1930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亨利·墨瑞(Henry Murray)博士发明了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至今仍被视作经典的心理分析方法。他认为,人类的大部分心理动机深植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基于此观点,以直接提问作为心理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格特征时就有失客观—接受治疗的人要么故意;要么含混不清地作答—以便隐藏其真实的想法。

  为此,亨利·墨瑞设计了一系列的铅笔素描,画面上的图像被故意设计成黑暗色调,主题表达都不明确,似乎在有意引起测试者的特殊情绪感受,不禁产生疑惑和想象。其实,每一幅隐含特定主题的画面中,人物的姿态和表情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因人而异地作出个人的解读。正如亨利·墨瑞所强调的,在TAT测试中使用的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这也就是为什么TAT效果明显,并且至今被广泛应用于法庭诉讼、商业活动以及心理测试评估等领域的原因。“它不是简单的心理测试工具,在治疗过程中,我与治疗对象共同分享他/她讲述故事时投射出的心理活动—这些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自我的表达。”朗·吉瑟(LonGieser)博士如是说。

  测试开始

  这里有6幅源自TAT的图片,至今仍被沿用。测试方法是:在观察每一幅图像的同时,把你认为的每一幅图片场景中曾经、正在、即将发生的状况记录下来,包括画面中人物的所思所想。记住,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每一幅图片都可能含有多种主题、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这也是测试效果明显的原因。

  图片分析

  在对每幅图做出自己的解释之后,现在就来看看你的“图解”或者“故事”,怎样彰显内心中的自我表达吧。

  1、对这幅图的普遍感悟是一个特定情节:女职员看到她的老板。

  通常,这幅图带给人的猜测是图中那位男子是性情和蔼,还是一位有权势地位的大人物。他们会猜想图中的女人是否认可男人的权势地位,她是否会惹怒他或者与他针锋相对?

  还有这样的解读:图中男人向女人提出性要求。对女性测试者而言,图片的主题通常包含来自伴侣的压力、恐惧和忧虑,以及进一步的性侵犯。

  朗·吉瑟博士的解析是:“图像的意图揭示出你在生活中对待上司和权势人物的态度,图中男子是你的老板或者情人,还有的女性会与自己的父亲联系到一起,对图片场景的描述可能显露出父女矛盾冲突以及父女间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果女性对图中男子可能的骚扰感到怨恨,她就是在讲述自己真实的经历。关键看测试者如何给故事做结尾——是乐观的,还是充满敌对情绪的。”

1

  2、这幅图的意图诱探出以下3种主题中的1种。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父母带给子女的压力;一个生病或者故去的孩子。朗·吉瑟博士补充:“还有人会从中感悟到敌对和侵犯。”

  图片中被把持的那个人从背面看模糊不定,可能是男人、女人、孩子,测试者可以赋予其各种角色。通常,人们会描述为一位母亲搂着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描述为孩子生病或跌倒,这就显示出你本能地流露出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忧虑和关心。不过,同性恋者则会讲述一段有关两个同性别的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图片中模糊不清的地方还有女人搂住另外一人的意图,是侵犯还是同情?假设你描述的情节是,女人搂住另外一个人在实施侵犯行为,重要的是你如何自圆其说。即便涉及矛盾冲突和侵犯,如果能流露出希望图中人物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的愿望,就表露出你内心健康、积极的态度。

  3、这幅图的情节通常被描述为正在进行的矛盾冲突。

  就此图展开的故事通常是女人正在尽力抑制男人生气或者阻止男人对他人进行侵犯。对女性而言,她们描述的主题常常是男人想去找另外一个女人,这就显露出女性对于被抛弃,以及和他人竞争时的感受。

  在某些人看来,图中表现出的矛盾冲突不限于异性夫妻之间的争执,可能还包含其他外在因素,譬如男人为保卫祖国想要投入战争。关于矛盾产生原因,女人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都显示出测试者将如何处理同样情况。

  如果讲述中,矛盾冲突最终没有得到解决,说明你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某些人为图中男人转身企图作出其他解释,这就说明他/她在生活中对这种男女间的紧张关系采取了否认回避的态度。正常的态度应该是——承认矛盾冲突的存在,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2

  4、这幅图片意图探究你对男人的态度。

  你会猜疑图中躺在床上男人的状态,生病了、死了、喝醉了、还是睡着了?女人对此会作何反应?关心、悲伤、还是忧虑?

  人们对此主题感受普遍是郁闷和忧伤,女性倾向于将图中男子描述为自己生病或故去的孩子,以及伴侣不忠带来的压力。

  还有人说,男人醉酒,女人倚在墙边哭泣并后悔嫁给他,这样的感受显示出女人对男人不信任,以及对男人酗酒的恐惧。注意,在描述图中女人将如何对待这种情况,以及你所使用的语言、语气,都显示出你的潜在心理活动。

  还有人会涉及死亡和严重疾病。他们把图中男人想象成重病在身或者死去,这样,图中女人该如何应对,成为描述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显示出她们将如何应对丧失带来的痛苦。如果你曾经历失去密切亲友,对这幅图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5、这幅图片探究的是你内心对女性的深切感受。

  图中阴影和戏剧性场景的设置是重点,人们无法分辨躺在床上女人的状态:是睡着、生病还是死去了?被子下面的她是否穿着衣服?

  如果你的讲述中涉及女人受过虐待或者被谋杀,这就显露出你对女性怀有敌意。如果你表现出女人是男人的伴侣或情人,不幸染上疾病或者故去,显示出你对女性的尊重和同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幅图强烈激发了他们关于性爱和不幸的感受,讲述中都涉及内疚、自责和不忠的情节。如果没有表明你对此类问题持有意拒绝的态度。

  同时,这幅图也能探究出测试者有关罪恶感的心理活动。图中男人姿态暗示出对女人的愧疚,说明男人已经对女人做出了一些错误行为。在讲述中,你是否承认问题的存在,并以宽容态度来对待,暗示你的解决之道。

3

  6、这幅图探究的是你对事业成功的态度。

  图片带给人的普遍感受是:家长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女孩上小提琴演奏课,所以女孩因为自己演奏不好而看上去特别失落和苦恼。类似的讲述显示:你的理想抱负遇到挫折。

  还有一种讲述是:女孩正在梦想自己的小提琴演奏得特别美妙,并且因此成名,这显示:你对成功抱有强烈渴望。

  如果你认为女孩因为被迫学琴而苦恼,说明你对父母怀有敌对叛逆的心理,或者是对权势人物的不屑和孤立。

  最终分析

  想弄清楚自己为何会对以上图片做出如此感受的最佳方法,就是重新回顾你对每幅图片的“图解”。如果你的“故事”里大多涉及矛盾冲突的主题,考虑一下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冲突——因为这些在显现:面对压力时,你的主要感受。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