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开车的感觉

  手中握了好几年的驾照,基本处于休眠状态。提起开车头就大,停车位稍微窄点,“肉”上好几个回合,围观者都看不下去了,最终能停进去的就算不错。还有恼人的路痴,东西南北难辨不说,手握方向盘,眼睛干脆都不够使了。

  这些场景对多数女人来说,并不陌生。提起开车就头大,她们钟爱的永远是副驾位置。如今,当女人的主体性逐渐显现,她们成为自己的以及自己拥有财产的真正主人时,车的重要性开始凸现,车成为她们的独立拥有品。在汽车上,女人有自己的小世界、小空间乃至小情趣。其作用往大里说,类似于伍尔芙所提到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往小里说,在北京上海这种拥堵的城市,是每天要与之厮混两小时的小天地。

  18岁成名的法国作家萨冈爱赌博,爱车。爱赌博的女性必然喜欢开车的速度感,她也不例外。在《我最美好的回忆》里面,她说:这是一种确切的,激动人心的,几乎是从容的乐趣,一种幸福的冲动。

  她把车开到沟里,开到海边礁石旁,也开翻过,但是这些都不能阻碍她开车的冲动,什么样的感觉在支配她?放纵?因为熟悉而产生的松弛感?也许仅仅是沉迷于行进中的车的乐趣?她自己回答了:“当您在座位上,在那张塑料或皮垫子上重新闻到自己的香烟的气味时,当您用活生生的、温热的手触摸到冰冷的木制或塑料方向盘——它把您带到那里并打算带您去别处——您知道您的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神话因素,是您命运的潜在工具,能够毁灭或拯救您,是希波吕特的战车而非流水线上第一千个复制品。”

  强大的控制感

  这就意味着,爱你的车,首先得把你的车有意识地与别人的车区别开来,意识到它的与众不同。王芳就是如此。这位北京电视台的外来者、包头女郎开的是一部克莱斯勒的吉普“指挥官”,非常专业的越野车,可她的重点不在越野,毕竟在城市行走的时间超过野外,而是车的高度,当坐上去的时候,可以俯瞰周围的车辆。也许现实中并没有那么高,仅仅是车窗外没有遮挡的视线,但是王芳在心里爱上自己的车高。控制与征服,哪个更主基调?“强大的控制感。”

  控制感的需求来自于日常工作。这个在电视节目中经常做大型节目的女人需要控制能力,否则就会乱场。尽管在电视上出现的时候,她永远是小女人气的,这原来也有名目,叫“软控制”。

  路上车流滚滚,即使是越野车也很难跑起来,经常像个骆驼一样停在车流当中,她个子不高,却端坐在高位上,不过不是为了路人的目光,是为了自己的视野。车选择了银白色,不显眼,车内还贴了黑色挡光版,能躲起来就躲起来,平时已经曝光足够了,把张扬的因素降低,个人需要隐藏。

  车本身男性气质十足。5.7升排量,8缸发动机,自重就有两吨,还是冲力十足。在红灯刚转换的时候,永远是这辆车最先冲出去。

  “这里面的心态很复杂。你说这辆车男性,可是在我的控制下行使非常顺畅,我确实有征服欲,可是另一方面,在车里我的安全感特别高,我常常在车里肆意地流眼泪,有这么强大的车包围着自己,觉得这是个可以肆意的地方,是个足可以依靠的地方。再加上从小生长在草原,养成自由行走的心态,对户外抱有幻想,总希望自己能跑起来,买了这辆车后,这里就是我自己的家,能四处流浪,经常开车回内蒙,带着女儿回去就有几次了。”

  王芳一方面控制着雄性的车辆,另一方面,又愿意被车包容,成为她与汽车纠缠不清的主题,但正因为此,也充满着刺激。

  这是王芳的第四辆车了,随着她在北京生活的变迁,车辆也在不断变化。刚到北京时,主持人生活刚起步,买了紫色的赛欧,因为颜色稀少,很出风头,年轻的主持人希望被路人多看几眼;几年后,婚姻稳定,换了本田CRV,第一批进口车,部件多是原产,性能良好,适合四处乱跑;第三辆是VOLVO S80,空间很大,给人无人驾驶感,不过最终选择了专业越野,对于她,这辆车早已不仅仅是一部交通工具。

  速度与激情

  手握方向盘,你可以指挥着手中的家伙带你去任何地方,这分控制欲是热爱驾驶的女人们内心最原始的驱动力。演员管乐最初也只是把车视为代步工具,刚开上车那一个月,“那真是痛恨,感觉莫大折磨,一上车我就是发自肺腑的头疼。”转机来自于为了给当时在外地拍戏的男友一个生日惊喜,车技不怎样的管乐独自一个人带着蛋糕,开了3个多小时就杀奔过去。“瞬间就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人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后来应邀参加一个有关卡丁车的节目,让她一下子钟爱上了速度,喜欢开快车。“疯狂时开到200迈速度,真正体验到速度与激情,挺兴奋的。”

  “本来一个人开车难免会有些小伤感,感慨生活的艰辛。开快车就很容易发泄出来,待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没有人会打扰你。尤其心情不好的时候,开足马力,全神贯注,等到车回到家里的地库,关上发动机,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那一刻很舒服。”

  在大连拍摄电视剧《师傅》时,管乐直接把车开过去了。每天凌晨收工后,她都会与朋友去海鲜市场买海鲜。“每走到那条路上,看着海鸥飞舞,海风拂面,我都会小飚一下车,这时候整个人只剩下享受了。”中途回北京演出,她就把车停在大连机场,等深夜返回下机时,看到自己的车那样安静、风雨无阻地等待自己,“车就像我最忠实的伙伴,特别知心,如同一张亲密无间的大保护伞。”

  独自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管乐,每逢遇到刮风下雨太阳暴晒的恶劣天气时,自己待在车里常会感慨:原来自己挺幸福。车作为一个承载物,以一种享受的方式,带着我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好车如同好鞋子

  与管乐不同的是,身为主编的沈威风,却享受着“规矩”的乐趣——就是车速不快也不慢,道路很规则,大多数人也都很守规矩,自己融入其中,每个人都自得其所地行走。这种感觉源自多年在海外开车的经历。让车走什么角度,按什么线路去走,都是很细微的感受。当路况不会给人造成压力时,才能让人享受到驾驶的乐趣。

  她至今清楚记得,有一年除夕,自己与朋友吃过饭,独自开车走在京沈高速回家的路上,两边到处放着烟花,广播里刚好播放着《今夜无人入眠》,“当时感觉整个人都快飞起来了。我享受在城市开车的感觉,享受规矩的乐趣。”

  “其实说到底,汽车还是一件称心如意的工具,女人喜欢东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包括车这种大东西。”身为某国企市场高管的何丹感慨道。她是自己开车之后才悟出这个道理,开什么车并不重要,关键还在于你的车是否能被很好的操控,能被自己很好掌握的车,才有安全感。买到适合的车就像买了双很好的鞋子,自己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很多时候,汽车也成为女性自我身份的外延。尽管追求小虚荣会给自己带来一点小烦恼,不过更多的还是满足感。“因为堵车,所以呆在车里面的时间越来越多,每天在北京的路上开着这辆车,有种被承认的感觉,满足、安全、自豪,就像买了自己第一套房子一样。我的房子是父母亲给买的,住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特殊感觉,自己买了车,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购买了安全感。”拥有奔驰C的广告副总监张雯说道。

  汽车的男性色彩已经淡了许多

  在人们内心深处,对汽车,最看重的还是性能和性感。精神分析专家赛尔日·蒂瑟隆强调:“尽管男人和女人都驾车,但汽车更能展现男人的雄性气魄,因此很多男人痴迷汽车,并通过座驾来展示自己的价值。”不过与从前相比,汽车的男性色彩已经淡了许多。孩子们早就习惯了看母亲开车,女人也与汽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大多数女人眼中,汽车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已不再是一种反映身份的强烈信号。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