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最像我的角落

  “演别人多了,就越想找到真实的自己,而这个厨房就是另一个我。”——刘孜

  是清晨那张你恋恋不舍的床,还是夜晚为你洗去一身劳累的浴室?也许你从未在意,但是在偌大的家中,唯有这几平方米的空间能让你迸发出无穷灵感,触碰最真实的自我。

  还记得《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著名的“座位理论”吗?

  “冬天,那个位置跟电暖炉之间的距离刚好能让人保持温暖,而又不会太近导致出汗。夏天,坐在这儿正好能吹到从这个窗口到那个窗口对流的风。而且这里对着电视的角度正好,既不会妨碍跟别人谈话,又不用把头扭得太过去而导致视差畸变。”

  科学怪人强调了自己在家中的“专属地带”,你也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座位真是非他莫属。

  这当然不是巧合。屋子的风格和摆设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喜好,而其中就会有一个角落将这种喜好发挥到极致。

  你也许没有谢耳朵那样超强的分析力,但在你的蜗居里必定有这样的区域,让你感觉自在安心,真正属于自己。

  这里不仅记载着与家人的温馨时刻,还有那些温暖自我的小秘密。每当客人走过,没有人会知道曾发生过什么,而你会在心中默默打开话匣子,嘴角露出一个神秘的弧度:“这些摆设是我和老公去巴西买的,特别有纪念意义,那时候……”“其实我从不在书房办公,我都是在这张床上工作的……”“一到大晴天,我就会偷偷把躺椅搬到阳台来……”。

  “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就像《刺猬的优雅》里天才少女巴洛玛对偷偷躲在书房读托尔斯泰的女门房荷妮说的,这是你的藏身处,这是属于你的角落。

  “厨房,带我回到简单真实的自我”

  刘孜,演员/室内设计师

  我的一天从厨房的小憩开始:清晨,端一杯茶,望着窗外,思考给家人做怎样有意思的早餐,如何摆盘,心情好时再记录下那个瞬间。

  我喜欢研究食谱,因为食物是联系家人感情的非常有意思的方式。很小,我就学着爸爸在家里试着做饭。现在我是厨艺总监,负责全家人的饮食安排。

  厨房里的物件,小到餐垫、勺子,大到锅具、研磨机,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我在意它们的质地和设计,正是对这些物件的重视,折射出我对生活的热爱。

  “这个角落就像是一个时光机,坐在老家具旁边,用老机器放着老唱片,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美好的年代。”——靳嵩

  “客厅一角,我和老唱片有个约会”

  靳嵩,音乐制作人

  我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客厅的这个角落。一张藤椅,一个二手的藏柜,一台1975年产的设备,几张老唱片,就能伴我安静地坐上一天。

  从学生时代起,我的怀旧情结就开始滋生了。家里堆放着成千上万的CD,但是我最钟意的还是黑胶唱片。事实上这些唱片包括放黑胶的设备在四五十年代是非常昂贵的,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每次听的时候,我会试着去还原当时的场景,想象这张唱片曾经见证了怎样动人的故事,它的第一位主人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或是他已经不在了……我也会回忆起自己的生活,当时是怎么发现它的,第一次听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手上这张唱片就是好不容易去日本淘到的。我很喜欢这位大师的作品,但是这种实验电子风格的音乐其实在国外也算不上主流,当时竟然无意间在一家小店发现了,真的很惊喜。最后,我带了整整一个行李箱的碟回去,那次旅行过得特别有意义。

  我也爱收藏30年代的老电影,淘些二手家具。每一个老物件都有它的故事,经过岁月的沉淀会散发出它自己独特的气质。这个角落就像是一个时光机,坐在老家具旁边,用老机器放着老唱片,带上耳机就开始了一次时空穿越,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美好的年代。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