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对你是痛苦还是动力?

  “为什么当时我没有告诉她我爱她?”,“我真后悔没有好好学习”等等。后悔,说的其实是某种缺失或空白。能够给我们带来满足感的这个行动、这个选择我们当时没有做,而之后再想做却已经太迟了。后悔和内疚是有区别的,内疚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尽管在日常说话时,我们也经常使用“后悔”这个词来说内疚感,比如“我后悔对你说了这些话。”

  既然后悔对应的是过去,那么何必让自己蒙受这心灵的痛苦呢?因为只要我们学会稍微换个角度看待它,这种情绪就可能变得有益,心理学家及心理治疗师伊莎贝尔·菲里奥扎(Isabelle Filliozat)说:“在后视镜里看自己,我们会意识到当时可能的另一个选择,因而思考我们过去的选择是否正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更何况,“说到底,我们总是为同样的事情后悔:没有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跟随我们真正的需要。”后悔的情绪可以是建设性的,如果我们花点时间来反思我们对自己说的话,那就是为了弥补过去的错误,为未来吸取教训。例如:我后悔没有在这次应聘中表现得更有积极性?那么下次面试,我一定要明确地说出我多么渴望得到这个职位。承认错误并希望弥补,就是后悔情绪产生的积极作用,帮助我们与过去“和解”。

  因为后悔的情绪能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更幸福,所以请集中注意力去倾听你的后悔,它就像是一个警报。伊莎贝尔·菲里奥扎提醒道:“注意不要过度地沉浸在犯错的罪恶感中。”罪恶感会让后悔变得令人痛苦,“如果说回头看过去是好的,是为了重拾与自己的联结,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迅速回到当下,朝前看。”这样,我们才能完全从后悔中走出来,并坚持今天所作的决定。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ète)说过:“智者不会为自己所没有的而后悔,只会为自己所拥有的而欢喜。”要懂得对自己说:“我作出的决定是最好的,因为这是我的决定。”即便不是幸福,这至少也是一个明智的开端。

  区别在哪里?

后悔对你是痛苦还是动力-1-2-区别在哪里?

  我们经常混淆“后悔”和“内疚”。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别。

  测试:你是怎么“后悔”的?

  后悔对你来说是痛苦还是动力?通过这个测试,我们请你停下来思考一下,你的那些后悔在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测试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克里斯朵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设计。

  1、早上,你和亲人发生争执后出发去上班:
  ● 你后悔没有在离开家前主动与他和解。
  ■ 你努力让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
  ▲ 你后悔对他说了些伤人的话。

  2、你通常会为哪种情况后悔?
  ▲ 你冲动时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
  ■ 你不敢去做的事或说的话。  ● 没有从你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3、以下那句话对你来说更有意义:
  ■“不,从不,我无怨无悔。”  ●“三思而后行。”  ▲“财富只对有胆识的人微笑。”

  4、当你做了一件自己不确定的事后,你产生了疑惑,这时候你会:
  ▲ 开始有负罪感,并且反复思考。  ● 需要改正你认为做错的地方,希望弥补那些错误。
  ■ 试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对自己说,说不定在想别的事情时会突然得到灵感,想到解决办法。

  5、在你的感情生活中,你最经常感到遗憾的是:
  ● 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情。
  ■ 你总是视爱情为游戏,不愿意负责任。
  ▲ 你总是太快表露自己的感情。

  6、如果可以不再后悔,你的幻想是:
  ▲ 按下“退后”键,回到过去,弥补犯下的错误。
  ■ 按下“快进”键,知道5年后会发生的事情:你的后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是依然那么重要?
  ● 按下“暂停”键,强迫自己冷静思考。

  7、当你需要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时(结束一段长时间的爱情,寻找一个新工作,搬家……):
  ▲ 事后总会有怀疑。  ● 事前会犹豫很长时间。
  ■ 做决定时,心思摇摆不定,时而对自己说“去吧,别再犹豫”,时而说“你没事吧,别毁了一切”。

  8、你对后悔的通常反应是:
  ● 自我压抑。  ▲ 尝试弥补。  ■ 反复思考。 

3算算你的得分

后悔对你是痛苦还是动力-2-我真不应该.........

  A、“我真不应该......”,冲动后悔型

  你的后悔通常与付诸的行动有关。

  事实上,这种类型应该算是内疚了:反应过快,说话语气太重或过于严厉。从最轻微的(买了某件不需要的物品),到最严重的(对某人说了实话而伤害了他/她)。你还会为全心投入到某些活动,但是最后没有得到希望的结果而懊悔不已。

  优势:积极主动,率性而为,当面临的决定不需要承担太沉重的后果时,这么做也不是什么坏事。它能丰富你的经历,并使你不会过度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中,因为你的心情马上会被下一次体验带来的感受所代替。

  劣势:快速和率性的决定并不总是行得通,可能带来一些破坏性的后果。偶尔为之是正常的,但是重复性的出现必然引发问题。你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来弥补错误,向人道歉,解释自己所说的话多么愚蠢和不得当;不得不经常面对这样冲动行事引发后悔的苦果。

  我们的建议:努力克制自己,要明白你是属于对外界事物刺激(通常是商场的促销活动和广告激发你的购买冲动)和内在情绪波动(内心的怒气和压力导致说出挑衅的语言)特别敏感的人。你需要学习谨慎行事,谨慎并不是禁止行动,而是希望采取正确的行为。谨慎也不是放弃,而是在行动前要多加思考。这样也许能帮你避免不必要的内疚。

  B、“我真应该......”,不行动后悔型

  你的后悔情绪通常和你缺乏自信有关。

  你总是后悔没勇气做事,没勇气说话,没勇气要求,甚至拒绝……

  这么做通常是出于害怕犯错,害怕被人取笑和害怕受伤害的心理。总之就是过高估计了做错的风险,以及确实做错带来的后果。于是为了避免错误,你不去行动,或者不如你内心所期盼的那样积极行动。

  优势:你的这种态度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谨慎的表现,在别人眼里你是个有智慧并且头脑清醒的人。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自己明白……

  劣势:你优先考虑自己的舒适(不做决定,不负责任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却不顾自身发展(丰富自己的经验值,其中包括成功与失败,包括后悔)。你希望通过拒绝错误的行为来避免内疚心理(“我当时应该什么也不说的……”),但是却长时间地使自己处于没有采取行动的后悔情绪中(“如果我当时敢于……”)

  我们的建议:学习该出手时就出手。由于失败带来的内疚比因为逃避带来的后悔更有教育意义,即使当时造成的伤害更大。学会承受内疚的心理—失败也能使自我得以丰富。怎样实现?通过失败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是不可行的,特别是认识到只有允许自己失败,才能更好地生活。

  C、“我一点也不后悔”,拒绝后悔型

  你努力让自己不后悔。

  你总是不自觉地让自己快速地遗忘,不让自己耗费太多的时间沉浸在过去。可是,这会永远是件好事吗?

  优势:你不会浪费时间自我埋怨。如果你后悔的表现只是没有结果的翻来覆去的思考,那么这种后悔心理的确是没用的,它只会使你认为的失败或错误带来的疼痛时间持续。

  劣势:你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后悔的心理学作用,它能够推动我们走出撕心裂肺的痛苦,理性地反思我们做过的或没做过的事情。如果你逃避了,你就失去机会去理解自己作决定的动机,并从中学习。

  我们的建议:学会接受后悔,把它当做正常和有用的事情。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少地产生遗憾的情绪。因为你犯的错误越来越少。同时,你也会明白一切都是相对的:现在你的遗憾与后悔在明天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并不是说永远不后悔,而是不要害怕后悔,并且有勇气从中汲取力量,学会清醒地看待事物,培养接受生活和接受不幸的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