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作“大陶红”,特点就是大眼睛的和漂亮的。很多时候,陶红这个名字似乎是个模糊的符号——做演员很多年,没有绯闻,拍戏也不算高产。但就在你几乎要遗忘她时,她冷不丁地冒出来,用角色震你一下。她说,就是想做朱丽叶·比诺什那样纯粹的演员,静静地待在某个角落,忽然有一天又带着作品回来,光芒四射。
我是谁?
我演过的角色形形色色,但生活里我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川渝辣妹子。做事挺冲,认准了就义无反顾。为了演一个角色,我可以一头扎进去,啥苦都能吃,还很享受那种自虐的快乐。拍了《生活秀》以后,我知道了需要什么样的角色。左等右等没有突破,干脆自己当老板,主动去选择自己想拍的东西。很冒险,但不怕。镜头面前,我害怕平庸。但不拍戏的时候,我完全不像娱乐圈的人。不会炒作,不会说谎。拍完《公主复仇记》那会儿,片方要求我配合宣传,跟另一女主角阿娇传不和,表现如何欣赏男主角吴彦祖。我不说!我跟阿娇是很好的朋友,没事就一起逛街,为什么为了票房我要去说谎?如果我生活中都那么假,演的角色能让观众信服吗?
陶红简历
生日:5月11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68cm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爱好:旅游、瑜伽、健身
出生地:重庆
主要影视作品
-《米香》
-《公主复仇记》
-《生活秀》
-《风云》
-《策马啸西风》
-《康百万》等。
获奖经历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演员
-华表奖最佳女演员
-金鸡奖最佳女演员
座右铭 :态度决定人生,梦想靠自己创造。
回到父母身边,我却变得内向了
这是我的“百日照”。我出生时,爸爸已经43岁,中年得女,乐坏了。幼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待在重庆的外婆身边,父母远在银川。6岁那年,妈妈回重庆接我,有一天她要去看一个朋友,我一个劲儿地哭,因为她每次离开都说是去看朋友,我怕她又跑了。妈妈特别难过,一把抱住我:不会的,不会的,这次妈妈说什么也要带你走了。
回到父母身边,他们特别疼爱我,尤其是父亲,简直把我视为掌上明珠。可是我却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原本在重庆特别爱说的我,变得内向了。
为了通过中戏文化考试,把自己眉毛剃了
这是在爸爸教书的大学里拍的照片,那年我13岁,已经在宁夏艺术学校学习舞蹈3年了,在班里专业很好,深得老师宠爱。
我学习舞蹈,是遵从妈妈的意愿。她原本是歌唱演员,为了父亲放弃事业,从重庆来到银川。她把文艺梦想寄托在我的身上。最初我对于学习舞蹈特别抗拒,爸爸也说,不想学就算了。可是在家里妈妈特强势、特厉害,我们拧不过她,屈服了。
练舞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我的独立、坚强恐怕都与这段经历有关。刚去时,老师对我妈妈说,你女儿自理能力太差了。10岁前我甚至连擦脚都不会,都是妈妈帮我。被丢到舞蹈学校以后,没人照顾我。几年后,锻炼出来了。渐渐我发现,自己身上很多特质非常像年轻时的母亲,特别要强。比如,当年我为了通过中戏文化考试,把自己眉毛剃了——这样就没法出门,只能一心闭门复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14岁来北京演出《三毛流浪记》,我跳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女孩。那时候来到北京舞蹈学院,惊叹:哇,比我们学校大,比我们学校条件好,我以后也要来这里读书!当年我们跳这个舞的5个小孩,都出来了。我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另外4个男生,3个考上北京舞蹈学院,1个去了空政文工团。之后有留京的,有出国的。这可能都跟那次来北京跳舞有关——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处女作出演“劳动人民”
“你是最丑的”,这是我进中戏后经常听到的话。老师要打掉我做舞蹈演员时养成的“头往上扬、身体往上挺的公主范儿”。我不是演公车售票员,就是演乞丐和寡妇。“公主范儿”被打掉了,大二时我被影片《筏子客》导演看中,出演“劳动人民”。第一次拍电影,什么都不懂。有一场戏,“杏花望着月亮,想起心爱的人,泪如雨下”。要我对着个机器,怎么哭?导演耐心地给我说戏,越说越动情,自己都哭了,我却想笑又不敢笑。
从濮存昕身上懂得什么是自信
1996年我和濮存昕合作电视剧《运河人家》。他人特别好。1~2月份拍戏,天气特别冷,他就把自己车里的暖气打开,让剧组的女孩子拍戏间隙躲进去取暖。尤其让我难忘的是,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从容、自信。以前拍戏,演对手戏的人常抢戏,让我背对镜头。可濮存昕不同,拍戏时他经常说:“拍我后背吧。多拍拍姑娘,好看,增加收视率。”我很庆幸很年轻就遇到了好的对手,世俗的很多毛病他都没有。
演了武侠剧,村民都成了我的粉丝
1999年对我来说是个分水岭。我原本受欧美艺术片影响很深,那年我开始尝试另一种风格——古装武侠剧。原本我非常排斥,觉得里面的女性角色都是花瓶。但是在经纪人的劝说下,我放下偏见,决定尝试一下。没想到这部《陆小凤之决战前后》打开了我的另一扇窗。李仁港导演非常细致,会在片场放音乐带着演员入戏。他们会发掘你身上的优势,让角色来靠近你,演员的魅力无限放大。演过武侠剧后,有一次我去很偏僻的乡村拍戏,没想到那里的很多村民都认得我,原来他们都看过我演的那些武侠剧。
自虐的快乐,我挺享受
《米香》是我监制的第一部影片。别看在家里我是个被宠坏的公主,吃药都是妈妈递到手里。但是到了片场,我比谁都能吃苦。拍《米香》前,我花了5个月去农村体验生活。每天下地干活,15天回城洗一次澡。拍了50天戏,我天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人员都快崩溃了。可我觉得小意思!这种自虐的快乐,我挺享受。
做了老板,需要操心的事情更多了。遇事我挺急躁的,川渝女孩嘛。发火时挺有爆发力,疾风骤雨似的。原则性错误绝对不行;说过的错误再犯,不能原谅;不要犯低级的错误。比如,我开机的时间定了,才跟我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而之前一切都行,这个我绝对不接受。
比诺什的纯粹和低调是我的追求
朱丽叶·比诺什是我最欣赏的女演员,我几乎看过她演的所有电影。她是一个有无限能量的人,也遇到很多能读懂她的导演。看她的表演,我会恍惚:这是她本人,还是她演出的角色?
除了角色,我也非常欣赏她做人的态度,很纯粹,很低调。她是电影的精灵,在最当红的时候,拒绝了很多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她拍片是为了表达自己,为了艺术创作,而不是简单地为出镜和名利。法国很多女演员似乎都这样,越老越让人印象深刻,她们不怕岁月流逝,耐心沉淀。可能正因此,在表演中才那么有张力和表现力。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跟爸妈和“帅哥”待着,最舒服
不拍戏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跟爸妈和“帅哥”待着。“帅哥”是一只鹦鹉,养了4年了,很有趣。“帅哥”会说很少的几句话,我一回家它就嚷嚷着“你好,你好”,还会说“恭喜发财”。有时候它很吵,跟小狗似的需要人来陪它,不陪它就疯狂乱叫。还喜欢跟人握手,跑到人肩膀上去玩。爸妈在身边走来走去,“帅哥”在一旁跳来跳去,这种平淡的幸福对我来说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