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心童是典型的气质美女,30岁,1.70米,胖瘦均匀,服装公司大区经理,这么好的条件却是个“剩斗士”。她从27岁开始相亲,从开始有一次没一次的非正式相亲,到跨入30岁后的相亲大战,无法计数,却毫无收获。她把“2010年底前嫁出去”列为自己的首要工作。采访当天是光棍节,所以,一开始,她就甩出话来:“明年这时候,我要过‘脱光节’!”
我要找到恋爱的感觉
3年前,我27岁,刚结束了一段感情,人总是想谈谈恋爱的,而且我也处在应该轮番谈恋爱的年龄,亲戚好友都很关心,在大家里应外合下,我开始挖掘身边资源。
最让我动心的是一个哈佛毕业的男人,36岁,很有才华的。也许是在国外待久了,所以给人感觉很儒雅,进电梯一定会挡门,开车一定要帮你开门,很有绅士风度,我当时就觉得,这人素质还是蛮高的,我对他特别感兴趣。他和我见过一次面后也说很喜欢我,那之后,我也惦记他的,但两个星期才有一次联系。我就觉得,他是喜欢我的,但没到迫切的程度,我也一样。
就这样拖拖拉拉了两个月,我们约会见面不超过10次,看过几次电影,手都没牵过。很突然的,一天,我到他家看碟,他抱了我,手伸到了我衣服里面,还问我能不能那晚留下来,我当时就想“男人怎么都这样啊,全是下半身动物啊。”
依照我们当时的关系,怎么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期,我当时期待的,还是那种恋爱的感觉,每天都要有联系,就算不见面,心里也装着两个人。但他没提供给我,而且,我发现自己即便交往着,也没很认真地想过结婚,所以我很生硬地拒绝了他。
那时的感觉真不一样,虽然觉得可惜,但再怎么想他,我都不会主动给他发信息的——又不是找不到男人。那之后,偶尔有一些过客,但自己就觉得差那么一口气,没那种感觉,只是说大家都能处下去。我就想,情侣如果不来电,像好朋友一样,那还结婚干什么。谁知这样一晃,3年就没了。
30岁,我突然慌了
相亲108次,结果还是一个没好上!迈进2009年,我就慌了,所有亲戚朋友只要一聊到我,就肯定说到结婚。7月份,我过30岁生日,我妈明示暗示很多次,能否带一个出来,都把我逼急了,真想过临时拉一个出来。
生日宴后,我很认真地想了下,首先,我肯定是要小孩的,所以我必须尽早结婚,而且我又是巨蟹座的,家庭观念很重。再说,现在“90后”的都开始结婚了,我都30了,还是早点嫁出去保险。最重要的是,我把工作、家庭、自己的重要性排了一下,第一位是家庭,但我居然落下了,我一直都挺自信的,太不像我了,所以,我要结婚!
我当下说的结婚,和找恋爱的感觉是有区别的。现在有多少结婚的人,是深爱对方的?没了他,自己活不下去了?我相信爱情,绝对相信,但这个比重有多大?100对夫妻中,能有这么一个,真的就很幸运了。真的就是那句话:“这一点爱,其他不够,但是结婚肯定够了。”大家适合,又比较有好感,就可以结婚。
我几年前读了一个在职MBA,有一个1972年出生的优质女同学,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眼看着她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看着她就像看着面镜子。20多岁的时候想过结婚,但没仔细想过;30岁开始抓狂,拼命了几年后,还没找到,35岁的时候突然不着急了,有心想就见见,见见后大多也不说什么,自由惯了。这就像炒股一样,深套不如浅套急,跌了个50%,也不去天天盯盘了。反倒是我这种,可进可退的,就想抓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我决定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工作去完成,2010年底前,必须把自己给嫁出去。
浅套期的疯狂
朋友们说我要求太高,都不给我介绍了,该介绍的也差不多早给我了,身边资源挖完了,于是就想着自力更生。积极主动的中标率肯定比忽视怠慢高——一周两个,这是指标。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最火的世纪佳缘交友网站,还花钱登了“光明榜”,挂了照片,好让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信果然是纷至沓来,最多一天收到600多封,我每天都看,看了一星期后,挑了1000多封,实在来不及,没敢再登。我找表妹和闺密一起看,分配任务,每人至少每天帮我看100封。我想,百里挑一,我1000里面也能挑出10个,结果呢,还真是挑不出10个来!
我找的对象都在大我0~8岁之间,这些男人见的女人也多了,肯定有过很多感情经历。所以,他们目的性肯定很强。有些是真想找老婆的,第一次和我见面,就会看各方面是否合格,就像一个面试一样,以前是初试,现在是直接终审。如果各方面还行,见面结束后就会要求我给一个答复,问得很直接:“我们有没有可能?”这是普遍现象,我还遇到一个更夸张的,问“是不是第二次就可以见家长了?”
5年前,谈恋爱,8年抗战也许都无所谓,觉得事业不稳定,就先谈着,时机ok就结婚。现在不一样了,觉得我不可以浪费这个时间,男的好像也觉得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奉陪你。比如我,五六年前,对方即便没有房子,我一点都不会在意,但现在,如果相亲的对象没有婚房,我就会犹豫,因为我希望他是个成品,而不是半成品,毕竟,30而立,不能再是潜力股了啊!
以前一直追逐的恋爱感觉早作为附加项被删除了,条件匹配放到了第一位,每个人都尽可能地把恋爱的时间缩得越短越好,感情培养可以放到婚后。虽然我内心深处,可能会不甘心,但也没办法,不这样,我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鱼龙混杂的男人们
除了这些男人外,还有一类男人也目的鲜明,就是性。我从1000封信里先选了10来个,按顺序,特别有感觉的就先见。第一次见的男的,很自信,谈吐还不错,讨女孩喜欢,他开车过来接我的,我本来想随便找个茶座,他就很奇怪,把车开到了一个关门的公园门口停着,说就在车上聊聊。话题一开始就问我分手多久了,我说3年,他就说不可能会这么好几年都没男人,然后就往性上扯。他说他分手才2个月,从没断过女朋友,所以,这一次特别着急,空当完全没法忍受。说着手就不老实了。我一害怕,就回家了,没敢再见。
我觉得这种情况挺多的,大多第一次见面还是挺规矩的,但是,第二次,我就会感觉他们的需求很急迫。虽然他们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个男的对我说:“身体不爱,怎么能爱。”还有一个说:“这方面如果不合适,不能谈。”他们觉得,见两三次面,互有好感,就试一下,如果都合适,那就可以尝试下去。所以,蛮多的都是第二次、第三次cancl掉的。我觉得,这点虽然重要,但没有感觉是不行的。
很多人去看了《非诚勿扰》后,在相亲启事最后都会写一个“非诚勿扰”,说白了,我不是过来玩的,就说不是来玩弄女性男性的。网络资源相当巨大,但太鱼龙混杂,于是我就考虑到婚介所,至少我能确定我相亲的对象是要找个老婆的。
我说服不了我自己
我在婚姻中介的需求表上这样填——外在标准身高:174cm以上;月薪:2万元以上;年龄:大我8岁以内;资产:一套住房。另外需要稳定的收入、大本以上学历、不能有烟瘾(我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
内在标准:本性纯良,人好就好。
任何一个途径都要尝试,任何一个机会都不能放弃,像完成业务一样去相亲,不择手段,必须完成指标!第一次见的人,就不符合标准,1969年生人,婚介阿姨说看不出来,经济条件特别好,交大的博士,自己有3家公司,4部车、多处房产。领证未办,其实就是离异的,有点闪婚。我见了面,确实看不出年龄,但就是太不对胃了,完全不敢想象两个人能交往。他穿了件西装,但只是西装款式,单排扣的,晴纶料,我怀疑是他大学的衣服,颜色灰不灰,青不青,蓝不蓝,现在没人穿这种衣服。谈吐举止感觉不好,坐在那里,特别拘谨,基本都是我问他答,我其实不想问,但不能冷场啊,“介绍一下你自己”,这是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差不多唯一的一个,真是没话题。结束后婚介的人来问我感受,我就如实相告。结果阿姨说:“以后你可以调教的啊。”她说得很简单,可我不觉得,因为夹着层东西,就是感觉。
我一直觉得,第一次相亲的时候,要有眼缘,不一定如何高大威猛,至少看起来要舒服。人肯定从外在到内在是一体的。但在相亲过程中,女的和男的不同,男的遇到个女的,长相身高合适、性格温柔贤妻良母,那就差不多了。就像HR看的就是你的学历和工作经历一样。再其他,男人就不是很计较了,他们是感官性动物。但女的,是靠感觉来评价的,男人长相身高,比重顶多40%,来不来电,占到很大比重,没那个感觉就没办法结婚。所以,虽然我可以一再现实,但我实在说服不了我自己。现在,我对年底目标真是心里没底,如果没完成,也许我会再放低标准。
相亲中,女人会抵触的细节
■ 吝啬:毕竟是在中国,AA制还是别轻易尝试。
■ 以貌取人:总是在说:“你长得真漂亮”。
■ 动手动脚:第一次就热乎得好像是一家人。
■ 像个孩子:自说自话,或者就是连门都不记得帮女士挡一下,太过自我。
■ 自大:自我感觉太好。
感受一个“差不多”的人
王智 情感教练
以“对”的标准来相亲,像“选宝”,自然风险很大。相亲,是心灵的选择,直觉的判断和理性的决断。单单是理性的挑选——“物化”了另一个人,在心理上降低了对方那个“人”的存在。自然,就很少人或甚至没有人能“胜任”了,因为你的眼中“无人”! 这是根本的错误——条件很好,但人不好。外求了标准,忽略了“软件”:人的成熟、品质、思维等,所以,相亲的胜算在于,开放自己的感觉,去观察、感受一个“差不多”的人就可以。接 受两个人的思维、价值观的差异,寻找到契合点:价值趋同、能力互补、性格反差就可以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个“选宝”。只是不同的感觉,前者是生生的购物似地相亲,而后者则带着“心”的眼睛去发现另一个鲜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