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的联结者吗?

  请花一小会儿时间想一想:今天,有多少陌生人与你擦肩而过?一般而言,每个人每天所说的话,多数都是讲给认识的人听。但是,你想过那些被忽视的大多数吗?他们只是你身边的匆匆过客,你甚至连他们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可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

  联结者有一种吸引力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遇见什么样的人,他/她都能随意地跟对方搭讪,切入话题,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抽身离去。这个人总是清楚谁能帮上他/她的忙,这样的人,我们称他/她为“联结者”。

  玛丽说:“我的朋友贝丝总是让我吃惊,她去吃饭或理发的时候,总是能获得对方提供的完美推荐,又能跟餐厅或美发店老板交上朋友。她就是有这种能耐,走到哪儿都能跟人立刻打成一片,她好像有一股引力,把那些人都吸引过去。”

  跟玛丽一样,我们有时候也会嫉妒那些别具能耐的“联结者”,可是却常常觉得自己没必要或者没能力效仿他们,宁愿让社交活动局限在已经建立的圈子里。“每个人学会走出自己、与别人联结后,能让所有人受益。”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在他的著作《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崩溃与复苏》中这么说。这本书曾经在美国引起长期的强烈反响。

  这位教授认为,对个人和社会的进化和发展而言,有两种类型的互动方式至关重要—与亲朋好友联结;随机交新朋友。在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乐于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却不擅长随机交新朋友。而后者教会我们新东西,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机会,对个人的进化起到关键作用。随机交新朋友是人与人之间的超级防锈润滑剂,它能起到保持事物运转的作用。

  与他人联结也是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人之成为人的原因之一。不论是从身体上、精神上还是情感上来讲,人们都需要相聚在一起。人们聚在一起是为了表达自己,拓宽视野。

  人的本能是制造障碍

  帕特南教授认为,西方社会过于关注个人,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我”,而不是“我们”。他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保龄球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保龄球社团和其他各类社团的成员人数却急剧减少。环顾美国社区周围的人群,他发现,人们想要与别人互动的欲望也减少了。

  另一项关系学研究结果也告诉我们,人们本能地会制造障碍,以便保护“个人空间”。回想我们小时候经常受到的警告:“别接近陌生人!”再想想那些骇人听闻的犯罪新闻报道,加上我们害怕被拒绝的心理,这就不难理解—面对陌生人,我们为什么宁愿退避三舍?

  联结的益处

  然而,假如你冒回险就会发现,走出自己与别人联结,能给你特别的回报—快乐。

  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一再印证了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的正是人们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不是地位和金钱。

  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伊丽莎白·丹(Elizabeth Dunn)发现,当我们跟不认识的人讲话时,我们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还能令我们自己的情绪活跃起来。

  这位教授做了实验,她发现:和陌生人互动时,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更加欢快,甚至比起跟自己的恋人交流还要高兴。

  实际上,与陌生人联结,你不一定需要具备内在的技巧。一些联结者看似“天生”如此,但他们多半承认,一开始是出于环境所迫不得不那样做,后来才逐渐变成自发的。而变化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别人对他/她表达善意之后。

  40岁的盖伊是作家。他说:“有一次,我独自一个人在西班牙度假闲逛。我很腼腆,一直没跟别人搭腔。5天后,我被太阳晒伤,身上长起了水疱,还迷路了。这时有位男士问我想去哪里,又给了一些蛋糕让我吃,指点我往下的路怎么走。”

  这件事对盖伊产生了长久的影响。从那以后,每次盖伊一走出家门,就爱给迷路的人指点迷津,帮助他们。

  只有让自己“破茧而出”,你才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那么多,简直超乎你原来的想象。

  联结者的行为有别于他人

  成为一名联结者的秘诀在于,让自己处于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联结者的行为不受过多理性左右,而是受到以下两点的引领—从互动对象中获得的满意感;与生俱来的对别人的好奇心。

  联结者与陌生人互动的方式有别于人。他们不会只跟特定的某些人讲话,也不寻求特定的结果,而是对陌生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直保持开放和接受的心态,跟随感觉的指引。联结者还可能仅仅由于一次表演秀,无意插柳柳成荫。

  有一次,约翰·列侬去参观一个先锋艺术展,他随意拣起展览品中的一个青苹果,咬了一口,“秀”了一下。行者无意,观者有心,此举宛如一道火花,擦亮了在场一位前卫艺术家的心,后来,他们两位的互动改变了约翰·列侬的一生—那位艺术家就是大野洋子。

  测试:你属于哪类联结者?
  做完以下测试你会认识到自己属于哪类联结者。

  1.乘坐远程飞行航班时,你刚找到位子坐下,邻座的女士就对你露出友好的笑容,这时你会

  ▲ 报以一笑
  ◆ 报以一笑并说声“你好”
  ■  开始跟她交谈
  ●  尽量礼貌地对她视而不见

  2.你和超市收银员闲聊的频率如何

  ● 极少,他们忙
  ◆ 极少,你通常匆匆而过
  ▲ 有时会,假如他们很友善的话
  ■  几乎每次都会闲聊几句

  3.独自在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吃早餐时,你会

  ●  叫餐,让服务员送上门  ◆ 在餐厅边吃边看报纸
  ▲ 在餐厅边吃边看人    ■  和餐厅里的人闲聊一会儿

  4.参加朋友婚礼,对双方家人一点也不熟,这时你会

  ●  不想引人注目,保持低调    ▲ 只和朋友聊天,除非双方家长招呼你
  ◆ 对双方家长的盛情招待表示感谢 ■  和双方的亲戚聊天

  5.一个帅气的酒吧侍应生微笑着给你上酒,你会

  ●  扭转脸                ◆ 报以一笑,他态度很友善
  ■  报以一笑,和他聊几句,问他工作有多忙 ▲ 报以一笑,跟他谈谈天气

  6.有人以朋友的名义,群发邮件请你帮助,而你能帮上忙。你会—

  ▲ 回邮件给对方,并把邮件抄送给你朋友 ◆ 回邮件给对方,提供帮助
  ■  打电话给对方,提供帮助        ●  置之不理

  7.在酒吧,朋友要你把他介绍给一个陌生人搭讪,你会

  ●  拒绝                ▲ 同意这么做,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
  ◆ 一开始拒绝,但是喝了几杯酒后同意了 ■  马上同意,觉得那一定很有趣

  8.你天天与某人擦肩而过,何时会向对方说“你好”

  ■ 第二次碰见对方 ◆ 见过他510次之后
  ▲ 见过他1020次后 ● 你宁愿等对方先开口

  9.你不得不与一个人陌生打交道,第一次你会

  ◆ 打电话给对方   ▲ 发短信给对方
  ● 写电子邮件给对方 ■ 面对面拜会对方

  10.你不想加入网络社区的原因是

  ■ 那样太花时间了
  ◆ 你自己能交到朋友
  ● 让陌生人联系你?不,谢了
  ▲ 我在网络怎么可能比现实里更受欢迎呢?

  自测结果分析:

  你的答案多数是●:你是个勉强的联结者

  跟陌生人谈话之前,你首先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周围还得有几个死党。但是一旦你跟别人搭上话了,就会改变对别人的想法。新的联结提升了你的自信。你可以挑选那些不得不回答你的人练习搭腔,比如商店导购和酒吧侍应生。

  你的答案多数是■:你是一个完美的联结者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能自然而然地吸引别人。你意识到,你的日常生活能有多么丰富,有赖于各色各样的人加入。你也乐于把这些联结传递给朋友,朋友们可能会因此而受益,但也别忘了在已建立的亲友圈中花些时间和精力。

  你的答案多数是▲:你是一个谨慎的联结者

  假如陌生人先开口,你也许会跟对方交换着开开善意的玩笑。你很少会主动先搭讪。你也许会被一些有趣或有用的社交活动遗忘。试着偶尔主动尝试一下,记住,如果你对别人显示出诚挚的兴趣,几乎没人会拒绝你。

  你的答案多数是◆:你是一个不定性的联结者

  任何情况下,你都很迷人,但你不会经常施展这样的魅力。拓宽你的舒适区域,你就会发现,你不用怎么费力就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假如你担心谈话一旦开始就无法脱身,那么请事先准备好抽身离开的理由。

  建立联结平衡点

  ● 不停地跟所有人交谈会耗尽你的精力,因此要放出信息,表明你除了说话还有事要做。你没必要抓住所有机会。

  ● 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小段独处的时间。关掉电脑和手机,拔掉固定电话的连接线,关掉电视机。这是避免自己超负荷运转的重要方法。

  ● 记住,“与亲朋联结”和“随机交新朋友”同等重要。但是,如果新的联结要以现有朋友或者工作为代价去换取的话,那么你最好赶紧回头。

  ● 研究显示,人们如果知道互动持续的时间将会很短,他们交流起来会更努力。所以请事先准备好理由,设定好时间。要是对方知道你不会耽搁太久的话,通常会比较愿意与你联结。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