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舞蹈演员这样讲述他演出时的感受:“我全神贯注,完全投入,不会去想任何别的事……我的能量慢慢流动,我觉得放松,舒服,有力量。”
一位科学家说:“当我阅读时,我为人类智慧的伟大而着迷。大到广漠的宇宙,小到微观粒子……我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就像一个掉在糖果堆中的小孩,随心所欲地品尝各种美味……”
这是生命中的一些美妙时刻,让我们无比欣喜,陶醉。匈牙利心理学家米哈利用了30多年研究让人获得极乐感受的活动。他创造了一个词“Flow”,可译为“心流”、“意识流”、或者“沉浸”。这是一种将个人心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当Flow产生时,人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利教授访谈了数百位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感受。无论是攀岩、跳舞、打篮球、作曲、阅读或是写诗,那些积极从事活动的人,都觉得自己能完全沉浸其中。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Flow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也不是在放松或者休息时来临的。它是在身体和精神被使用到极致,在克服困难、做出努力时来临的。当然,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获得自己的这种高峰体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达到Flow境界有成千上万种方法, 但这并不妨碍你了解下面的“七条金律”:
获得Flow的七条金律
1、专注性 :聚精会神、完全地投入某种活动。这来自于天生的好奇或者后天训练的结果。
印度著名瑜伽大师莫汉在谈到瑜伽体验时说:“瑜伽需要专注于你自己的呼吸和动作上,通过体位练习和呼吸训练,帮助你恢复平衡,有效地控制你的大脑和身体。”
冥想和瑜伽等活动,都需要高度的注意力。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也意味着和现实的脱离。在冥想打坐中,甚至在性生活中,生理能量集中在意识流中,会得到有序、和谐的释放,这种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从形式上而言,这和性高潮是一致的。
正例:冥想打坐、瑜伽与宗教活动、性、下棋等
反例:看电视
看电视没有挑战性,不需要任何技能,小孩、文盲都可以看,又可以频繁换台,无需投入和集中注意力。所以,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再久,你也无法进入Flow状态。
Flow的生理机制
心理学家发现:大脑的边缘系统控制着人的情绪。人在探索活动中,大脑皮层的兴奋灶会与边缘系统以及网状结构的神经形成超导性(或称无障碍性)联系,产生一种快乐体验。此时,与该兴奋灶相关的情感、思想、行为及生理活动,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并相对脱离意志的控制,本能而自发地启动和终止;而与该兴奋灶无关的意识活动,将会处于高度的抑制状态。
2、摆脱现实感 :入迷,与日常生活完全脱离
正例:演奏乐器,欣赏音乐、艺术世界
在演奏时,因为高度的投入,演奏者甚至都不会注意到手指的运动,完全将自己融化在音乐中,摆脱现实,获得高度的快感。当然,这是指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演奏技能之时,如果你还在学习演奏阶段,可能体验到的痛苦多过快乐。
见证:林海 青年钢琴家,代表作品有《城南旧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配乐及《月光边境》等钢琴独奏。
“我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人,有些想法是创作中突然的不期而遇,当想法完成后,我会高兴得大喊大叫,觉得很爽,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Flow?就像一个钓鱼高手,经历了漫长而耐心的等待和沉淀,鱼上钩的一瞬间,扬起鱼竿,钓上一条金灿灿的鱼,有一种沉甸甸的喜悦感……”
享乐、快乐、幸福感和Flow的区别
享乐更强调感官体验,不需要集聚心力,能很快在一些休闲活动中获得,但之后又容易消退。快乐是一种愉悦的情绪状态,既可以产生在Flow中,也可以产生在不经意的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幸福感是一种深沉、安全、延续的幸福状态,是个人对于生活的一种主观评价和体会,比较静态。Flow强调过程,是动态的。Flow包含在幸福感当中。
3、主控感 :我能够
如果一个登山者坚信自己能够登顶,那么他就会在这种挑战性的行动中,体会到强烈的Flow。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在登上珠峰之后说:“登上世界的最高峰,那个时候浑身非常舒畅,情不自禁就含着泪,非常激动。在后来的商业谈判中,面对对手,我心里就说:我能登顶,你能吗?于是信心倍增。”王石的“我能”精神让他有信心迎接更高的挑战。
正例:写作、阅读、美食
见证:虹影:著名小说家、诗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人之一。代表作《K》、《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等。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我写作入迷的时候,前面好像放了一面镜子,我穿过了这面镜子,进入到我的故事中,跟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我享受着与世隔绝,与那些人物爱恨交织的感觉,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在,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奇遇,让人恐惧又愉悦……”
反例:工作、求学的压力
在米哈利的研究中,工作与求学的挑战性是非常高的,但大部分人所具备的技能却偏低,这种时候就容易引发焦虑。
我们的四种心态
◆ 焦虑(anxiety)——如果具备的技能低,而任务的挑战性高,就会造成焦虑。
◆ 无兴趣,冷漠(apathy)——如果具备的技能和任务的挑战性都极低,就会产生冷漠感。这种状态是Flow的反面。
◆ 乏味(boredom)——如果具备的技能极高,但挑战性极低,就会产生乏味感。这是焦虑的反面。
◆ Flow——我们面对的挑战性与我们具备的技能都很高,Flow由此产生。
4、目标性 :找最具体的目标
要进入Flow,必须时常给自己制定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不要将目标设置成抽象的形容词,比如“宁静”、“沉稳”。在短期内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集中精力实现一个小目标,比如解决一道数学难题,真正搞懂一个自己从未理解的学术名词等,反倒会让你乐在其中。
正例:逻辑游戏
儿童是Flow高手吗?
儿童在做一件事情时,非常容易心无旁骛,投入到自己、同伴以及玩具所建立的独立境界中,反而能体会到Flow的感觉。进入成人期后,对新奇的觉察和热爱会逐渐降低,参与活动时,环境影响及价值评估难以剔除,反倒不容易体会到Flow。
5、自我超越感 :强烈地体验到另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正例:分娩
分娩能给母亲带来强烈的幸福感。因整个过程有明确的目标,且是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主控感很强的一项“事业”。在达到那个终极目的——分娩的时刻,那种带来新生命的体验,是任何事都不能比拟的。
6、即时感 :完全关注于当下,甚至注意不到时间的流逝
正例:与朋友促膝长谈
与知心朋友促膝长谈,总是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随着话题展开,朋友的即时反馈,会让你感到兴奋、沉醉。谈话看似简单,其实对倾听和理解的要求非常高。
7、主动性 :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米哈利一直强调,要做自己喜爱的事,才能获得快乐。Flow是非功利性的,在爱好中更容易产生。因此米哈利一直主张“艺术地对待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把工作和生活当成艺术创作,就会收获不同的人生意义。
如何在工作中FLOW
首先,选择你喜欢的工作。这样,工作的挑战对你来说就像玩耍,让你兴味盎然。其次,不要一味将工作目标设高,如果超过自己的控制力,成就感的诱惑与激动最终都会被沮丧代替。
小测验:你Flow过吗?
1、这件事让你产生浓厚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
2、你始终被一种愉悦的力量推动着,虽然这件事对你有挑战,但你不断探索,觉得能控制它。
3、活动完成,你无比喜悦,体会到创造性的乐趣。
如果上面的情景都曾出现,毫无疑问,你就是拥有过Flow体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