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支撑物,人不可能飘在半空中。我睁大双眼,就是想戳穿这一切,但是不能。”陈菲的心态代表了很多观众,他们对自己有点失望,同时却对魔术师赞赏有加。优秀的魔术师个个技巧高超,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种心理的能量,帮他们“说服”观众。
一个是中国魔术师,一个是法国魔术师。秦鸣晓和雅克虽然在具体的表演上大相径庭,然而在对人的观察上却不谋而合。前者有近40年的实践思考;后者则干脆著书立说《生活中的魔术》,并被深具慧眼的企业家发掘成为企业教练,开始了他独特的商业培训。
他们都不是心理学家,但他们从魔术中发现了灵感,知道怎样说服他人。下面就是六个充满魔力的实用技巧:
一、利用熟悉的“场”
“一个新作品亮相,我不会贸然选择一个陌生的环境。”秦鸣晓说,这并不完全是缺乏信心,“再优秀的魔术师也需要‘场’的力量,即便著名魔术师大卫来中国表演,也难免慌乱,这就是环境的因素。熟悉的环境会带来一种心理优势。”为此,秦鸣晓会选择熟悉的场地,甚至会选择熟悉的观众,比如亲朋家人,作为他新节目的首批观众。
身处熟悉的环境,会比在其他场合更有说服力。因为你会占据心理优势,意见表达可以很充分,易占据上风。相反,被说服的对象在陌生的环境中,其“客人”身份让他易于尊重和听从“主人”的意见。这种方法也常被用于重要的商务谈判、打官司以及各种纠纷的解决。
二、越平静越好
“魔术师并不是那些比影子还快的快手,不是这样。”雅克说,“一个初学者总以为他的动作越快,就越能让观众惊奇。但效果恰恰相反。如果动作又快又紧张,就会触动观众的批判神经,引起他们对魔术的怀疑,也包括对魔术师能力的怀疑。”所以,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可以刻意放慢动作,同时降低音量。你的动作越舒缓,音量越低,你的言论就更能说服对方。
另外,人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还可以吸收更多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更具有判断力。如果说服者轻松愉快,自然从容,那么,就会掌握说服的主动权。相反,如果说服者表现出慌乱,则容易让对方联想到慌乱背后的“潜台词”:你慌乱——你在遮掩什么——你自己也在怀疑自己所说的话——你更加慌乱了——你更急于掩盖……戏演砸了!
另外,你的平静还要尽量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不是慢慢地铺垫。比如一个演讲者,虽然他走上讲台只有几步路的时间,但已经给听众留下了印象:是从容镇定,还是游移胆怯?研究表明:“狡猾”的听众在见到演讲者短短七秒钟内,就已经能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了。
三、抬起你的头
雅克在《生活中的魔术》中写道,魔术师总是担心什么时候会被别人揭穿。举个例子,魔术师把一个气球变没了,实际上,球藏在他的另一只手里。有时候这个伎俩被别人发现了。这时,魔术师可能会不自觉地低下头,而这个动作即使很微小,也会立刻被观众察觉到。
当我们害怕自己的错误被发现时,会本能地低下头,好像是在博取对方的同情。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面试或者论文答辩的时候,可一定要记住抬起头来啊!抬着头,就表明你对自己的话很有信心;否则,你会显得缺乏自信,对方就会认为没有必要继续难为你,继续对你提问,于是你也失去了说服对方的机会。
另外,我们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你和一个成功者在一起的时候,他无须开口讲话,我们就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就是说服者自信的能量。
万一信心不足怎么办?
你不妨利用一下“获取支持能量”的技巧。“比如,”雅克说,“靠着桌边、扶手、橱柜等所有能够给你平衡感、支撑感、安稳感的东西。这些物品能够提供看不见的心理能量,让你在被人怀疑的时候,重新稳定。结果是,你的声音会大幅度降低,你的话也会变得更有说服力。”
四、保持沉默
“如今,魔术师的做派已经开始变化,变得更加安静。不像从前,这里出个动静,那里添些音效,或者魔术师自己就在那里闹场。”秦鸣晓说。现在魔术师第一大准则就是:保持沉默。
雅克也说:“与通常的想法相反,强势的一方并非拥有话语权的人,而是沉默时间较长的人。没有经验、心态紧张的人,总是试图通过不停地说话,来避免冷场和露怯。但喋喋不休的语言,会立即引起对方的批判精神。”
一个沉静而有内涵的人,只需要用眼睛与你说话,那种无声却胜过许多美妙的嗓音。正如作家史铁生所言:“沉默常常是必要的。沉默可以通向有声有形的语言所不能到达的地方。”
五、不要用“我”作主语
做个小测验:在说服他人时,你经常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你们),还是经常使用第一人称(我,我的,我们)?
如果你选择的是前者,恭喜你,你和魔术师的经验不谋而合。
“观众之所以愿意接受魔术师‘诚实的谎言’,是因为他让观众看到每一步的操作,每步的逻辑都是合理的。”秦鸣晓说,“比如要在箱子里大变活人,要先让观众看箱子是空的,再把箱子转一圈,甚至再拿魔棒向里面捅一捅。做这些动作为什么?这是观众检查箱子的推理。推理严谨,他们就会接受最后的事实,虽然魔术最后的事实总是荒谬的。”
雅克也说,“如果你希望对方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的,你就必须通过逻辑严谨、无法反驳的发言来实现。同时,你的语气应该是中性的,而且要尽可能地尊重客观事实。”如果你总在谈“我”,如“我这么看”,“我的经验是”,“我觉得”,“我的工作性质改变了,我要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我的工资看起来和我的工作不相符”这类话,就会让人感到,你总是自我中心地在看待和解决问题,缺乏客观、公正、全面的立场,自然不能达到说服的效果。
六、保持严肃与冷漠
“我们都知道魔术师要努力让观众产生错觉。那么,在观众的心里,他们首先会拒绝被吸引,他们会采取怀疑的态度,盯着你。没人会无缘无故对别人热情,因此一个陌生人展开的笑颜反而会引发不信任感。任何形式的热情都应该是事出有因的。笑容和良好的心情应该是双方积极而良好的沟通的产物。”雅克说。
雅克建议道,假设别人正在决定是否要给你某样东西,如果他看到你的态度已经很好了,他就没有任何理由对你更好了。因为如果一切正常,为什么要再做改变?如果你的态度内敛而有分寸,那么在他看来,为了改善双方的关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满足你的一部分或全部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你就应该保持严肃和冷漠。
秦鸣晓 清朝宫廷派魔术第四代传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魔术协会会员。
雅克 法国魔术师,出版《生活中的魔术》系列读物,并用魔术中的心理学技巧做企业教练。
见证
茹雅是个喜欢安静的人,而楼上的邻居是两个深更半夜还在打CS的小伙子,常常晚上12点多了还会为打游戏兴奋地跺脚、狂叫。茹雅上楼找过几次,可没有效果。后来她借交流DVD的机会,把邻居请到自家。聊电影的时候,茹雅说到自己有点轻度失眠,有一点动静就睡不着,而早晨又要起大早,请他们理解,最后还送了邻居一盆绿色植物。接下来的事情你猜到了吧?邻居回去后,把游戏机换了个房间,又给脚下铺了一块厚厚的毛毯……
有魔力的词:“好吧”“行”
如果必须开口,应该用“好吧”或“行”作为开始。之后,你要停顿一下,环视一下大家,微笑一下。每个细节都很重要。注意不要嚷嚷,说话的语气要平和。短暂的停顿能够让对方对你先有个好印象。
“行”这个字,会让别人认为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你的想法对他也比较有利。在你提出要求前,用这些有魔力和亲和力的词,作为谈话的开始,能够减小你可能带给对方的冲击感和压迫感。在气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比如和伴侣争吵,或者面对员工的加薪请求时,这个基本准则会非常有用。
说服的目的
丘吉尔说:“我最辉煌的成就,是说服我的妻子嫁给我。”说服的技巧虽然很重要,但说服的目的才最最重要。说服是为了让对方理解并行动。关键在于帮助对方产生自发意志。因此,说服不是为了向对方传达你的决定,也不是迫使对方在无奈之下付诸行动。
Tips
■ 自信是种超级的说服力。只有当一个人有自信的时候,他才会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当一个人有自信的时候,别人也会放弃一些游移不定观点来附和他。
■ 判断力与情绪的稳定度有关,良好的判断力会帮你增加说服对方的信心。
推荐书籍《语言的魔术师》
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小册子让你知道沟通中语言的魔力。
作者:(日)多湖辉
定价:11.00元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