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我们的梦

  2004年3月26日,正在备战奥运会的中国女排“第一高妹”赵蕊蕊右腿胫腓骨骨折,伤别赛场。受伤,让她立即想起了两天前刚刚做过的一个梦:当时她正和爸爸妈妈走在路上,突然有一只手从地里伸出来,牢牢地抓住了她的右腿,无论她怎么挣扎、努力,无论爸爸妈妈在一旁怎么帮助她,她都无法摆脱那只手,无法向前迈步......

  难道,梦早预示了这宿命般的遭遇吗?赵蕊蕊惊骇不已。

  13个月后,2005年的6月,赵蕊蕊又一次回到了那个梦里。这回是身边的妈妈递给她一根绣花针,她拿着这根针,刺退了那只从地里伸出来的手。而就在一个多月前,赵蕊蕊刚刚经历拆除深植于右腿中那长达15厘米8孔钢板的手术。卸去钢板,蕊蕊感觉重获新生。正是那次骨折和那块冰冷的钢板,在她修长的腿上留了刺眼的疤痕,也一次次地将她孤独地拉离那曾经充满荣誉的赛场。

  赵蕊蕊是个多梦的人。她梦见过神奇的权杖,也梦到过五彩的袈裟,不过只有这个梦,让她获得了一种从身到心畅快淋漓的解脱感。当她将两个梦放在一起时,她重新又看到了自己返回赛场的希望。

  不只是赵蕊蕊,有很多在竞技场上征战过的运动员都有过这样那样的奇梦,梦预示了失败或者成功,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参赛的状态。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解开梦的内涵而努力。弗洛伊德、荣格,这些伟大的名字就在其中。正是他们,彻底改变了我们看待梦的方式。

  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一千种以上释梦的技术。只需要记得,不管你是怎么理解的,梦都是一种资源,能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梦是我们的思想警察

  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在弗洛伊德之前的时代那样来看待梦了。这个备受争议的维也纳医生开启了对梦的科学解释。他说,从最无关紧要到最折磨人的梦,无一例外,都在以曲折的方式讲述我们的欲望。

  这多少是个有点意外的发现。要知道,在他生活的19世纪末,他的科学同行们几乎一致的意见是,梦是一种纯粹的身体反应,是睡眠中大脑不同部位零乱和不协调活动的结果。
 
  弗洛伊德在治疗室里观察到的却完全不同。他发现,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在治疗中谈起自己的梦。那时,他正处于发现潜意识的最后一道门槛上。他大胆地推断,梦也有隐藏的含义。每一个梦都代表着一个未完成的愿望的“实现”。

  他的领悟直接导致了潜意识的最终发现。按照他的解释,我们内心深处的性冲动、攻击欲望,才是真正影响着我们行为的动机。但为了融入文明社会,我们压抑了原始的本我,不得不把它们塞进凌乱不堪的潜意识深处。

  它们总要找机会释放出来。梦就是一个绝好的途径:睡眠状态下,人格的另外两个部分,自我和超我,表现得不那么警觉,防御和抑制力大大减弱。于是,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便乘机溜出来,在梦里一吐心声。但是,抑制力并未完全消失,那些仍然在起作用的一部分自我,好像一位“思想警察”,对我们的冲动做着严厉稽查。为了逃避检查,梦就乔装改扮,最终以扭曲的形式显露出来。

  这样,梦就成了一种妥协,由被抑制的冲动和自我稽查达成。清晨,我们能够忆起的梦境,实际上是用象征和密码写成的,梦的真正隐意,必须经过一番破解才能明白。

  弗洛伊德差不多把所有梦中出现的意象都看作性的象征。一个青春少女梦到任何尖而突出的东西,无论是一把短剑、一条蛇,还是一根木棍,都表明她对男性生殖器的畏惧或者迷惑。梦见飞行或者弹钢琴,则与性行为的节奏有关系......“不要跟我讲你昨晚的梦,我刚刚看过弗洛伊德。”这样一句调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荣格:分析过八万多个梦

  和弗洛伊德一样,瑞士人荣格也是一个出色的析梦者。据说,他一生总共分析了八万多个梦,这真是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荣格的五个孩子,也在父亲的鼓励下,学会了讨论分析自己的梦。

  但荣格对梦的解释截然不同。荣格认为,梦所使用的象征语言,不是为了伪装,而是为了更坦率更清楚地表达。有一个精辟的比喻说:在弗洛伊德那里,梦好像一个狡猾的流氓,拐弯抹角地说着下流话。而在荣格看来,梦好像是一个诗人,用诗的语言讲述关于心灵的真理;梦也像新鲜空气一样宝贵,有益于身心健康。

  荣格相信,梦里出没的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它超越个人经历,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原始记忆和欲望,这种原始意象就是“原型”。相同的原型从古至今,越过各种文化一再出现。它使得人类在面对诸如出生、死亡、从少年到成人等关键时刻,有着大致类似的反应模式。我们如果能认出梦中出现的原型,思考它们对我们的清醒生活的意义,就能从中得到力量。

  有很多种原型。比如,自我是我们的自身形象,向这个世界投射的形象被称为“人格面具”。为了在社会中融洽相处,我们必须放弃自身的某些方面,这些被抛弃的部分凝结在无意识中,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原始人”。每个原型都仿佛是一种有特定性格的人,经由梦,它们显示自己,表达自己。我们如能理解梦,就如同认识了许多“原始人”朋友,他们的智慧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帮助。

  荣格认为,他们在梦中对我们说话,释梦,就是和潜意识中的他们沟通。一旦你和某个原型产生共鸣,你的性格就会越来越接近这个原型。

  荣格认为,梦是一种提醒。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不平衡,梦就会提醒他注意被压抑的一面。

  比如,当一个人过分强调自己强悍、勇敢的气质,而不承认自己也有温情,甚至也有软弱的一面时,他也许就会梦见自己是个胆怯的小女孩。一个循规蹈矩的职员经常梦见有人要闯进他的房子。按照这种说法,这个窃贼是银行职员不受拘束的自我,立意要闯入职员的生活,让他得到改变。体验这个梦,阐释它,通常会使梦者的生活恢复平衡。

  在荣格看来,生活的目标是去接受和融合我们自身的各个部分。梦是自我的一部分的表达,能够使梦者认识到自己在清醒生活中注意得不够的情绪或者问题。它设法和由意识主导的那个部分沟通,以达到和谐一体。

  做梦是种生理需要?

  做梦时我们的身体处于很不寻常的状态:大脑剧烈活动,身体却在脑干中枢的抑制下近乎麻痹,同时,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快速转动。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

  科学家发现,此时,我们的身体被脑干神经抑制住,这是在保护睡眠者不致在梦中真有动作而造成伤害。在一个试验中,人们事先抑制了猫的脑干中枢,结果,这些猫在它们的梦中蹑手蹑脚地走近梦境幻觉中的食物,“扑向”它,“杀死”它并开始“吃掉”它。

  一个成人正常睡眠时间的五分之一处于快速眼动睡眠,也就是做梦阶段。科学家曾做过剥夺做梦的实验,一旦被试者开始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就把他们叫醒。在以后的恢复期间,这些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大幅增加,好像“还债”一样。这说明,做梦也许是我们的生理需要。

  实践:做自己的析梦师

  没有经过分析的梦,是一封未拆的信。可惜,大多数人清早醒来急于想看的是邮箱里的E-mail,却把发自头脑深处的信息当作垃圾邮件删除了。弗洛伊德每天花费半个钟头分析自己的梦,效法他吧,犹太人精明的投资总是有回报的。让我们跟随优秀的析梦师学一些方法。

  析梦:向外星人讲述你的梦境

  外星人对你的环境一无所知,你必须向他讲解很多最基本的知识,这时你会发觉你自己的认知内容。

  如果你决定去作心理治疗,就极有可能做这样的梦:“我梦见我要旅行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你想象中的外星人这时会打断你,“请等一下,‘旅行’是什么意思?”“‘旅行’就是我从我的家到一个......”“‘家’是什么意思?”“‘家’就是我长期居住而熟悉的地方,‘旅行’就是我从一个我熟悉的地方,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说完这话,你会醒悟,这个梦是你对治疗的担忧和期待,你不知道治疗过程将把你从一贯的生活引向何方。

  扮演你梦中的事物

  “我梦见两条狗,一边一条咬我的手腕。这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扮演梦中的狗:“我使劲咬她的手腕......我不想让她干那件伤害自己的事。”去想想这件事是什么?你是自己最好的析梦师。

  “我梦见了家中的一张老式桌子。”请你扮演梦中的桌子:“我是那张老式桌子,有结实的四条腿,大大的桌面,人们把什么东西都往我上面放,我只能承受。”你是不是在生活里吞下了太多的不情愿,丧失了自我?

  续演你的梦境

  “我梦见我在飞行,背后是条酒吧街,我在树叶和电线下边飞,起起伏伏的,随时可能撞上树杈或电线,我想找个空档穿过树杈飞到天空上去,可是又不敢,那样虽然是安全的,但心理上会很慌,离地面太高。”

  你有你的专长,却长期生活在经济危机中,靠亲友的帮助度日。把这个梦续演下去:“我继续飞,啊,对了,这是通向我家的路,我父母的家,啊,我明白了,在我犹豫是不是飞上天空的地方是一个十字路口,从那儿往前就是我爸生前下班回家的必经之路,我爸这一生很......与那条酒吧街代表的生活毫不相干。这个梦是在告诉我,虽然我想过上有情调的小资生活,却又怕切断了和家人的联系而孤单。我让自己清贫,好接受他们的帮助,这样就能永远享受亲情。我的问题在于,我本来可以用别的方式享受亲情,可是我只会依赖于这一种关系方式,我需要改变我的依赖。”

  忆梦

  析梦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急于弄明白梦的意思。不要一上来就用白天的逻辑,回到梦里去,把梦里的一切尽可能回忆清楚。急于分析会把梦弄得很零碎,而忘掉大部分。重温梦境,会在梦的逻辑和现实逻辑之间悄然修筑一道引桥。

  最好能给梦境作个日记。一个时期以后,通过回顾,你会发现自己梦境的特色,而且,梦境日记把每天的那三分之一涂上了色彩,不再是空白,你的生命里多了三分之一的见识,几乎无异于延长了三分之一的寿命。梦境日记还应包括白天活动的要点,以便和梦中生活作一对比,梦是生活的倒影。

  ■ 汽车

  它象征着掌握生活的方式。你是更谨慎还是更喜欢冒险?梦里的车与车祸有关吗?车祸和自己有关吗?你感到痛苦吗?这些问题能帮你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是你在开车吗?或者车是别人在开?你作为乘客或是驾驶员的感受如何?你在车里的位置也能够揭示你的独立程度。

  ■ 金钱

  纸票、硬币、保险箱......这些梦境讲述的是我们内心的财富。金银,代表着自我贬值的倾向。你赋予自己怎样的价值?你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天分和能力么?注意在梦中你是如何对待钱币和贵重物品的:你把它们花出去了还是藏起来了?使用钱的方法,揭示了你是忽视还是懂得如何发掘你内在的资源。

  《解梦》

  出自著名的英国DK丛书。小开本,图文并茂。在愉快的梦旅程中,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贴身的旅行指南。

  作者:(美)史蒂芬·拉伯格
  译:赋斌、正午
  中国旅行出版社
  定价:29.80元

  《释梦》

  蕴含在我们潜意识深处的忧虑、恐惧和希望,经由弗洛伊德的天才分析,第一次浮出水面。这是弗洛伊德本人最看重的一部作品。千万不要被它的大部头吓倒,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共鸣点。

  作者:(奥)弗洛伊德
  译:孙名之
  商务印书馆
  定价:36.00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