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下班前接到一张派对的邀请函,她习惯地去查看落尾处的Dress Code,这个下意识动作因为她熟知,着装就是这规则中的重要一项。
接下来她会为这次派对精心打扮,先去衣橱里找找有没有合适的礼服。挑选的第一标准是:是否符合派对的主题;第二标准是:估算派对中见过她穿这件礼服的人不超过5个,否则就该重新为自己选购一件。对她而言,这样的投资从不会犹豫。
同时接到此次邀请的还有同事Susan,她就远不如Maggie从容了。每次面对满橱的衣服,Susan都会发出“衣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自己找不到和礼服沟通的方式,经常想尝试某种风格,可到最后,又会因为太过花哨太华丽太不像自己之类的原因而放弃,老实的套上一成不变的one-piece,沦落为聚光灯下的壁花小姐。如果真决定为礼服大蚀钱包,又担心只穿一次,平时又用不上,岂不是很浪费?这些都是让她纠结的问题。
先遵礼,后着服
“礼服,首先是‘礼’,其次才是‘服’!”在北京服装学院教了多年《服装与传媒》的甄祯教授认为,这是我们开始这个话题时应先明确的概念。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礼服代表的价值观是“奢华、很贵,但表面化且不实用”,其实这是把礼服的含义大大曲解了。“隆重、符合场合”是礼服的第一要义,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开始都是为更好地展示性别,有更多社交的可能,让一场活动的目的达成;其次是体现身份,便于沟通。
加上“礼”这个定语后,礼服的意义自然收窄,首先 必须符合“礼仪”。“如果你去参加基于工作身份而受邀的活动,首先还是要保留你的工作特性,礼服应该就是你职场着装的华丽版。其实这不只是为了表达你对邀请者的尊重,这本身就是礼仪。”作为学者的甄教授,给出的解释深入浅出。
顺着甄祯的话,两件相隔10年的明星红毯事件被带了出来。“2001年巩俐在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上,穿着白衬衫牛仔裤上台领奖,台下一片掌声,好像在说她自己不用华服也光芒万丈。但巩俐真的失礼了。而在不久前的华表奖,袁莉的一袭透视装惹来骂声一片,她最后的道歉是‘只是不太适合这样的场合’。华表奖是国家级的,需要尊重和端庄,她的解释我觉得是成功的危机公关。”
而对于更多的“民间”派对,甄教授也给出了建议:“如果你是主办方,选礼服的标准是精致而宽厚。精致是表达你对活动的重视和对自己所定的游戏规则的遵守,同时你又不能太抢风头,要有允许客人美过你的宽容度,而非利用规则让自己成选美冠军。对于来宾而言,要认清自己来这里的姿态和身份。如果为职场社交而来,如上文所言需要保留一点职业特征;如果以休闲玩乐为主,就不要选太过华丽甚至拖尾造型;但无论怎样,别穿让人不想碰触的材质,比如太多装饰、冷金属或是全身的bling bling。因为你不是来登台的,还需要与人接触交流,不仅要‘礼’,还要亲和。”
率性长礼裙
如果还认为长裙是高贵、华美的代名词,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即使长款礼服裙飘逸的裙摆和贴身的剪裁均让你的女人味暴涨,但在派对上,个人的气场才最重要,再柔美的蕾丝和亮片也只是道具,肩胛骨尽量往后展,体现出女人的力量感。即使没有空姐的身高,但正是因为长裙遮住了大部分的腿,才会让人不能直观地看出你的腿有多长,事实上,如果敢穿更长些的裙子,那么裙摆还可以遮住一部分鞋跟,直接拉长腿部比例,只要身高在1.6米以上,都可以尝试。
谁说礼服只能穿一回?
“如果只让我买一类衣服的话,我想我会选礼服。”Maggie此时坐在面前,剪裁得体的黑色西服里内搭了一件艳紫色的真丝斜肩裙。“因为只要会选择,礼服并不是排它的,整体的华丽完全可以被分割后为其他衣服加分。比如我现在里面穿的这件单肩衣,不对称设计可以打破视觉的平衡,露出平时不易被人看见的肌肤,而当我套上西服,就只露出很小的一片肌肤,但却和普通的内衫效果不同,这尺度正好让正装的严肃感降低,更引人遐想,不是很有意思吗?让高贵的礼服走下神坛,混搭出自己的风格,正是我现在选礼服的方向。”所以Maggie仍然对礼服有新鲜感和冲动。短礼服她会去配仔裤和converse布鞋,带有内衬来造型的长礼裙只要拆掉内衬就可以日常穿着。
其实,Maggie衣橱中的礼服不下30件,其中最早的一件还是在英国留学时买的,在校际舞会和同学生日会上都穿过。“我觉得只要安排好,别老在同一群朋友面前穿,再加上配饰、妆容和发型的变化,就可以穿上四五回,然后拿去改一改,顺应新的潮流,并不需要花太多钱!”
“在英国读书时去听了一堂关于礼服的课程,就是这堂课让我开始爱上礼服。在西方文化中,礼服要裸露很多身体,其目的只是单纯地为了展示性别之美。比如束紧腰肢以呈现S型曲线,以及后背挖空露出有健康肌肤的脊椎,因为当时的审美认为女人害羞低下头时那个曲线很婉约,这些就是女人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Maggie想要的着装感觉,所以她的礼服上身率一直很高。
想好你到底要成为什么
当然,像Maggie这样喜欢自己花心思去理解礼服的女性在国内还不是很多,我们身边更多的还是Susan。经常为“出席活动时该怎么穿”而抓狂,过程是纠结的,“能不能用已有的衣服搭配、改造”,“最好买一件以后还能穿的百搭款”,“那一件穿上太不像我了”——Susan的问题大多数女人都会有。
曾是演员、现在是服装设计师的曹议文说:“其实这就是女性选择礼服上最常遇到的问题:想得太多。因为购买经验少,所以对礼服的诉求是笼统模糊的,所以首先要让客人自己想明白了。”因此,要先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能让设计师有施展空间:“ 用自己的专业调整客人的想法,这才能让礼服具有灵魂。”
优雅短礼裙
越来越多的派对让短款one-piece的设计更加简约、优雅,不仅适合做晚装,日间与西服或针织衫搭配,亦可轻松穿着。个子迷你的话选择短礼裙准没错,可以通过腰线、剪裁或特殊材质,巧妙调整身材比例,从视觉上拉长双腿。而当你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最好还是选经典款小黑裙,因为经过时间的洗礼,经典款已经具备对所有人都有效的美化力量,是永不出错的选择。
美,要自己去创造
尽管礼服因为多了一个“礼”字而受到限制,但最高境界也是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这一点上,你可以相信礼服是四维的,但是,很多敢买却不敢穿出去的人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我不知道穿上它会不会好看,担心像从别人那儿借的,因为我没这么穿过,怕只是因为新鲜感才觉得好看。”Eve把一件裸色蕾丝质地的改良旗袍举到面前,但当被问到为什么购买时,她的解释是“朋友说漂亮,店员也说好看,这是最流行的款式。”
“这种心理很正常,因为人总是通过追问别人来肯定自己。如同霍金说过的‘如果你想知道这世界有没有外星人,就证明你想证明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欧洲中世纪哲学中,自我认识的问题表现为对上帝的追问,‘上帝是谁’的问题实质上是‘我是谁’,因为是‘我’在需要或探求一个上帝。”甄祯教授说她很理解这种迷茫。
“但是在‘美’这件事上,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眼光。如果你看过纳塔莉·安吉尔的《野兽之美》,就该相信一切生物都对美有最直接和本质的认知能力。这位摄影师发现各种动物都可以轻易分辨自己种族的美。一只总不能成家的燕子,原来是尾巴短了点,就被异性视为不健康,但当被人为接上了一小段,一周后它就妻妾成群了;当母孔雀观察那些奋力开屏的公孔雀时,除了漂亮,还要走到后面考察它露出来的皮肤是否健康、甚至臀部形状是否对称,因为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物种都在潜意识中认同‘左右对称’是最美的构型。”所以,当自己去判断一件礼服与自己的关系,不只关乎自信,还在于理解。
这也就像我们看T台秀时,总会先看到衣服,其次才注意身着这衣服的人,因为是模特在表演这件衣服;而当某位明星穿着它时,我们总会先注意到明星,如果你先注意到衣服了,就证明这位明星没有把模特力求展现的衣服之美融进自己的风格,那这次打扮就算失败了。
基于此,你可以注意观察你朋友和他人的反应,如果朋友称赞你今天很漂亮,只算是基本及格,因为你只是与原来不同而已,如果他人也因你而回头,才证明你真正“惊艳”了,达到穿礼服的最高境界。这种成功就像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在《灵之舞》里说的那样,“每个人的角色必须自己去创造,这种自我创造感,才是真正的自由感。”
这些不会成为你穿礼服的障碍
个矮:选择高腰设计、裙摆却短到极致的小礼服裙,尽量露出双腿,让人忽略整体的高度;或是可以盖住鞋跟的吸烟装,将“恨天高”的高度藏进阔裤腿里,至少隐形增高10厘米。
腰粗:避免腰部有褶皱或过于累赘的装饰,同时把腰带系在比真正腰线或高或低的位置上。系在腰线之上,拉长双腿比例;松松地系在靠近臀部的位置,让人不能一眼看出腰的粗细。
臂粗:不要选贴身的面料,而是挺括的材质,且尽量遮住一部分胳膊。但注意袖口处不要有纽扣或收紧的设计,那样容易产生视觉扩张。
胸塌:现在市面上有专门为礼服而设计的隐形内衣,没有明显的肩带,同时可以将乳房向中间收拢,形成乳沟,且胸前有较大的V或U形设计,以保证不会走光。
腿短:用高腰线拉长下半身比例,同时在鞋子的选择上花些心思。不只要高跟,同时还要露出全部脚背,裸色系的鞋也可以从视觉上把脚背的长度也加到腿上,自然变高。
大腿粗:避免紧身裙或过紧的裤子,而以凸显曲线的上身和宽松的下身,以忽略腿部问题。
小腿粗:让裙摆正好在小腿最粗壮的位置结束,而绝不要停留在膝盖旁边,这样就从视觉上失去粗与细的比较,同时露出来的部分显得越来越细,是种美好的感觉。
小肚腩:不宜穿很包身的和有扩张感的单一色彩礼服,如黄色、粉色等,而应选择有收敛效果的冷色系,用褶皱或图案来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