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夏天,餐桌上常常泛着绿光。最早的记忆,是上小学前的那几年,家里住的是平房,有很大的前院和后园,前院种花,后园种菜。园里有攀爬的丝瓜藤架,每到盛夏,挂满了一串串的丝瓜,还种有冬瓜,也在夏日长出好些半个小人高的冬瓜。此外园中还有四季豆、地瓜叶、空心菜、青瓜、葫瓜。
夏天宜食清热去火的食物,但小孩子哪懂这个道理,长辈也不会把饮食宜忌挂在口头上说,饮食的智慧是日常生活中自自然然发生的事。在简单过日子中,按照季节时令吃土生土长的食物,就成了现代人当成哲学的乐活之道。
有一段时间,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晚餐常常是外婆打理,长大后才明白,她常准备的夏日晚饭都是民间流传了不知多久的家常菜,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会吃的东西。
由于夏日燠热,晚饭常常在院子里吃,吃的东西有哪些呢?经常浮上心头的就是丝瓜面线,刚摘下来的丝瓜,剥皮切成长条状,加些青葱一起爆炒,煮成自然稠的丝瓜汤,再加进煮好的面线,就是一顿既清爽又解热消暑气的晚饭。
还有冬瓜虾籽汤泡饭,先爆炒虾籽再煨冬瓜,煮成汤浇在白饭上,是又清甜又爽口的小食。用炒过的四季豆去蒸饭,也是外婆常做的菜饭,再配上一碗空心菜汤,有菜有豆,是很简单的食物。
外婆对四季饮食有一套想法,就是冬令进补,夏季则要吃清淡,才可常保平安。冬天常做大鱼大肉的外婆,夏天出手却如僧人,吃的东西向来以素菜居多。但小时候却也没听她说过夏日吃素有什么好处,外婆只像凭本能地就知道该如何进食,长大后看四季节气养生书,才看到夏季宜多食瓜。回想当年外婆的夏日绿桌上的确不断出现各种夏瓜,凉拌青瓜、青瓜排骨汤、虾米炒葫瓜,煨葫瓜、姜丝煎冬瓜、冬瓜封、冬瓜蛤蜊汤、苦瓜汤、凉拌苦瓜、苦瓜卤,一桌都是绿瓜。
台湾民间有食夏日菜汤之传统,街头小摊直到今日卖卤肉饭、干面的,都有配各种菜汤的习惯。夏日菜汤很好做,以绿色蔬菜加姜丝煮成汤再加三滴麻油提味。但并非所有的绿色蔬菜都适宜做菜汤,选的都是深绿色,煮起来不会有涩味,像空心菜、地瓜叶、蕹菜、苋菜,比较适合做成夏日菜汤。一碗夏日菜汤,表现自然的绿意盎然,也让人体生机焕发。
来自江浙地区的父亲,夏天爱用荷叶蒸排骨、蒸鸡,也爱用莲子煮清汤,冬天总吃大白菜的他,夏天最常吃的是青江菜。青江菜最常拿来做菜饭,想到爸爸夏天的晚饭,浮上记忆的就是青江菜饭配雪菜百页。青江菜也可用来做素饺,不蘸酱油,只蘸白醋吃更清爽。
爸爸爱喝绿豆汤,绿豆不宜多,也不宜煮稠,要煮得清清淡淡的,加上百合一起煮更好。爸爸喜欢用冰块加水隔碗自然冷却,说比放冰箱中冷出来的风味更好,果然这么一碗自然凉的绿豆汤在夏日晚上喝来一生难忘。
夏日容易口干体燥,家里常买各种青草来煮青草茶,有配好的复方药草,也有单一的药草,大约都有肺英草、仙草、薄荷、左手香等等可清热解毒的青草。
夏日喝青草凉茶,并非东方人的专利,西洋人也有夏日喝凉茶的习惯。像南欧人夏日喝的各种薄荷茶,也是为了驱热解毒,还有可口的柠檬汁,让我熬过了西班牙南部的毒阳。
南欧人的夏日餐桌也充满绿意,意大利人吃大量的薄荷、绿橄榄、绿笋瓜、芝麻菜,这些食材可混合起司做成色拉吃,也可放在面皮上烤成比萨吃。
西班牙人夏日喜喝冷汤。除红色的番茄冷汤外(里面加了很多青椒),还有绿色的青瓜冷汤,两者作用不一,红色冷汤可补充精力,绿色冷汤则用来散热去心火。西班牙受过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对身体也有东方式的思索。
有一年夏天去希腊的克里特岛,才发现当地人夏天吃东西的方式,和我小时候的经验竟然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克里特人也吃苋菜,也煮得烂烂稠稠的,只是外婆加麻油,当地人加橄榄油。
法国普罗旺斯夏天的餐桌也是绿光闪烁。绿色的笋瓜拌色拉、各种绿色的野菜色拉,还有各种夏天茂盛生长的绿色香草,如迷迭香、鼠尾草、罗勒、甜薄荷、百里香等等。
如今我在台北家中的大阳台上,也有一个香草花园,种了二十几种香草,每到黄昏为香草浇水时,香草都会回报清芳的香味。有时我会向这些香草借一些身家,摘一把罗勒,晚上和西红柿一起拌成色拉吃;摘一把迷迭香来烤猪排;摘百里香来做肉丸;摘甜薄荷来泡茶。还好这些香草生命力强,就算借他们的身家,过了一周也都看不出损失来,自然界帮我还了本。
食谱:南欧夏日色拉
买超市的或自家阳台上种的各式香草,如薄荷、芝麻菜、罗勒,再加上绿笋瓜、西红柿,拌上橄榄与希腊式起司,加橄榄油、红酒醋即成清爽的南欧夏日色拉。
韩良露
热爱饮食、旅行、占星学、电影、文学等等的全方位生活家。写作范围广泛,代表作有《狗日子,猫时间》、《微醺之恋》、《美味之恋》、《双唇的旅行》等18本书。曾旅行60余国,近年来定居台北,演讲、写作、主持广播节目、亦担任《南村落》饮食文化空间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