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米心怀敬惜
对大米,我始终怀有尊崇、敬惜的心。
妈妈曾对我说过她的学生时代下乡支农时的感受——种早稻踩在水里泥里插秧寒彻心肺的情形。我小时候住在南方,屋后是块水塘,晚上听取蛙声一片。现在回忆童年,就会无端为童年生活添上“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田园牧歌色彩。
长大一点,跟父母搬家到北方生活,小孩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一如既往地挑嘴,坚决不吃面食,却又奇怪爸妈从哪里把粮本上的粗粮、面粉换成了大米给我和妹妹吃。心里悲壮地想:我长大了会不会也有搞到议价大米的本领呢?潜意识里,大米象征着我的家庭生活。一想到这个,就对自己成年后的生活没有信心。
每年冬天,南方的外公、姨妈便给我们寄大米,顺便捎一些不容易坏的广柑、芋头。那时的火车跑得真慢,等我们去火车站取回大米,广柑、芋头往往坏了一半——这情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大米饭真的是很好吃啊!豆豉上盖几片腊肉蒸熟,连肉带豆豉拌进米饭里;在外公家的冬天夜晚,和表哥表姐们打牌,总有一个人提出吃宵夜吧,于是跑到厨房里做个蛋炒饭;大学时在校外的大排档吃的盖浇饭;日式餐厅的饭团、鳗鱼饭;刚蒸出锅的米饭,舀一勺猪油,再淋上几滴酱油,鲜得眉毛乱颤的酱油饭——到如今我也尝了不少山珍海味,还是觉得酱油饭最好吃,只不过现在浇麻油,以前放的普通酱油也换成了各种日式酱油,它的味道更为清淡,尤其是加了柚子的酱油,有点清香还带点涩,和原本清淡的大米特别般配,简单中能吃得有滋有味。
大米是十分慈悲的一种食物。在四川,草根阶层异常热爱豆花饭:打一碗素豆花,条件好的多花两块钱加点肉菜即是荤豆花,配上店家免费提供的米饭,不出5元钱就是一餐营养均衡的饭,真是对劳动者巴心巴肝的体贴。
一碗米饭几种吃法
我对大米的第一次创造性烹调在大学刚毕业和女友合租一套公寓之时。租来的房子里家徒四壁,我们又正处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年纪,厨房里一切都因陋就简。
一天,不知怎么灵机一动,把大米淘洗干净,再把青豆、切碎的黑木耳、洋葱丁、炒熟的鸡蛋块、胡萝卜丁、香肠丁,一股脑儿放进电饭锅,添上水,再撒点盐,倒点油,开始蒸。蒸熟后,把米饭在锅里从下往上拌匀,五颜六色,意想不到地漂亮。
味道呢,各种配料的气味奇妙地杂糅一体——洋葱、胡萝卜没那么甜了,黑木耳更糯,香肠在水里蒸过很软。配料没有经过煎炒烹炸,营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我很得意地叫它“万紫千红饭”,邀请我们的每一位朋友来品尝。那段日子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大米是我的乡愁,最饿、最馋、最冷、最生气、最高兴、最伤心,在国外吃厌了西餐最抓心挠肝……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有一碗略黏的东北大米煮的饭,外加一盘炒得爽脆的油菜心,或者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要么几块海会寺的白菜腐乳也行。
有一年,我独自去法国玩,孤独、语言不通,处于失语状态。离开布列塔尼时已经快崩溃了,那里再柔嫩汁多的生蚝贻贝、再肥美新鲜的小羊排都安慰不了我。在回巴黎的火车上,想到几个小时后就能在朋友家的厨房里为自己焖上一锅米饭,炒一盘西红柿鸡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实际上,心是最靠不住的,热爱米饭的胃口依然是中国胃才是真的。
在国外机场碰见中国留学生,十有八九行李里装了个电饭锅。认识一个台湾男生,他专门带了一本米饭菜谱去欧洲留学。
我上苏格兰西部海域的小岛去玩,住在青年旅馆,猜到小岛上不会有大米,于是在陆地上的超市里买了一小袋大米过了海。在旅馆的厨房里,我用小锅焖饭,一群白皮肤的人围在旁边研究,问我在冒着蒸汽的锅里做什么试验,是不是像哈里·波特在配制魔药?
好奇归好奇,请他们尝,不过是客气地说声“Nice!”,其实并不接受。他们,比如西班牙人,把米饭当作一道菜,咖喱饭是受欢迎的,但那米饭是煮出来的,一粒一粒又硬又散,用的是印度产的大米。
印度米比东亚产的米粒大。最初,我按照中式蒸饭的米水比例,蒸熟的米饭上总有很多水,后来把米水的比例调整为1:1,蒸出来很松散的饭。这种米饭不好吃,就用来做炒饭。炒米饭讲究用隔夜饭,因为米饭放了一夜失去了一些水分,炒的时候轻易就炒散了,不黏牙。
蒸熟的印度米恰好符合炒饭对米的要求,而欧洲多的是这种大米,于是炒饭就成为我在国外生活期间最常吃的食物:用鸡蛋炒、虾仁炒、火腿粒炒、芹菜粒炒,用沙茶酱炒、老干妈豆豉炒、番茄酱炒、XO酱炒,排列组合,充分激活脑子里的“创意”细胞,居然能做出至少20种炒饭。
米饭是一种生活态度
其实,大米反映了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日常生活是由每一个细节累积起来的。比如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真正有品位,不必看他家客厅里摆了多少富有异国情调的旅游纪念品,只需看看他家的厨房。
如果厨房里满是购自异国的调料,什么泰国红咖喱、马来西亚马拉盏(虾酱)、法国香草橄榄酱、英国鲍维尔牛肉汁、日本味啉(料理清酒),味噌……这些消耗量大,每天都要用的零碎,都不辞劳苦从原产地搬回来,可见主人对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肯凑合。
这样的人真心热爱生活,他为内心在生活。而大米,正是其中的一个细节。把大米料理好,享受每一口米饭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品位,这要大大好过逢美食必谈鹅肝、松露的矫情和炫耀。
TIPS:如何蒸出一锅好吃的米饭
量米时要用电饭锅配置的量杯。最好在蒸饭前30分钟把米淘好。冬天时淘洗好的米可以泡在水里,夏天时应该把淘好的米放在滤网里沥干水分,这样能让米吸饱水分,蒸出颗粒饱满的饭。
一般而言,蒸国产大米放的米和水的比例是1:1.5,泰国香米是1:1。新米含的水分多,水可以放得少一点。当然,如果爱吃黏软的饭,水可以稍微多一些。电饭锅的说明书里有比例提示,据此试验几次就能找出适合自己口味的比例。
配料和饭在一起蒸时,盐,酱油等调料要在蒸前放。如果放了调料,要等上30分钟再蒸。因为盐分会使大米无法吸水,蒸出来的饭会不饱满。
如何挑选大米
挑选大米、应从色泽、外观、气味、滋味、捻摸5个方面来鉴别。优质大米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半透明状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坚实饱满;米面光滑、完整,很少有“爆腰”(米粒表面上出现横裂纹越多则米的质量越差)、腹白(米粒腹部一个不透明的白斑)。好大米无虫,不含杂质,具有正常的清香味(微甜),摸起来有玻璃珠般圆滑的感觉。
优质的大米品牌
除了我们熟知的通化大米与江西贡米外,还有“中国大米网”推荐的“佳木斯龙佳”大米、“绥化畅源”大米,以及中储米联旗下的品牌大米。
红豆饭
材料:米、红豆、海带、盐、料酒
做法:
1.海带洗净。
2.米洗净放进电饭锅,加水,要扣除酒的用量。把酒、盐、红豆倒入大米中拌匀,放上海带,把米的表面抹平,就可以蒸了。
3.饭熟后再焖10分钟,用饭勺由下向上拌匀,盛饭时取出海带即可。
心得:
红豆蒸熟后皮会爆开,样子不好看,不过味道却是相当好,也很有营养。千万不要为保持红豆鲜艳的色泽后放红豆,因为火候不够红豆会硬,且口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