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告诉-“身体和大脑一样会思考”

  苏菲·马里诺布鲁斯 Sophie Marinopoulos,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在工作中每日与婴儿为伴。在其著作《身体在说话》中,讲述了她的日常看诊工作,特别是她如何倾听身体语言,沉默的孩子、脸红的女人、在恐惧中情绪爆发的经理……

  ■ 心理月刊: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家,您为何会如此关注身体?

  Sophie Marinopoulos:事实上,精神分析学一直都很注重身体。弗洛伊德正是以对经常出入诊所的癔病女患者身体的观察为基础,建立了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并不是只依靠话语,特别是当我们的分析对象是婴儿时,就要依靠身体的倾听。

  婴儿总是不停地想与人交流,小家伙的身体所散发出的一切信息都是在诉说自己的感受,正在学习的东西以及在别人身上的新发现。人不仅仅能靠耳朵听,也可以通过皮肤、眼睛去听,用整个身体聆听。小孩子听不懂话,但他们看得见。

  ■ 您说“身体是个告密者”,它到底透露了哪些信息呢?

  比如,有位母亲在吃饭时叱责孩子,可孩子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因为他/她看见妈妈的鼻孔只是微微张开,他/她知道妈妈并不是真的在生气。孩子极其擅长解读大人的身体,但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丧失。

  之所以说身体会“告密”,是因为我们的每寸肌肤、每个最细微的姿势和动作都带有我们的印记。它总在透露我们的某个信息。大脑会选择主动忽略某些事,而身体却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保留着我们的过去,并会在某些时候使之重新出现。比如,某种香味或滋味把我们带回过去。有时,它也能唤醒我们曾试图压抑的某种惹人厌烦的疼痛,比如曾遭受虐待的经历,失去某位亲人的痛苦,等等。从这个意义来说,身体和大脑一样是会思考的。

  ■ 什么是“精神身体”?

  我们有个有机身体,也就是肉体,而在它内部,还有一个精神身体,负责维持前者的运转,并赋予它灵魂。精神身体会不断进行自我构建,使我们具有独特的人格,在模仿中确立我们的身体行为,影响我们的生存方式。这个身体与有机身体一样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只是我们看不见它。

  有这样一个事件:一名初中生想掐死自己的老师,因为后者命令他脱掉上衣。这样的命令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上衣是他自我保护的不可缺少的盔甲。如果脱掉它,赤裸的孩子会用极端暴力的方式来进行自我防御。因为他感到自己完全被撕碎了。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 如何照顾自己的“精神身体”?

  不幸的是,现代人并不注重自己的“精神身体”。家长们要求孩子每天刷牙,可没有人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家长从不跟孩子谈论他们的烦恼。

  我总对我的成年案主说:“照顾好自己。”很多人常常处于无法控制的生活状况中。他们在把事业工作、物质生活和休闲娱乐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时,压力也与日俱增。各种活动一个接一个,总也停不下来。精神身体和有机身体一样都有自身的运转节奏,必须要遵循这节奏。

  ■ 即使忙里偷闲也不够吗?

  对,因为休闲娱乐并不代表平静。今天,人们从大量甚至是过量的消费中获得愉悦,但却无法得到平静。只有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一种舒适、宁静的状态,身体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今天,成年人中能达到这种状态的人越来越少。尽管娱乐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可人们往往身在其中却得不到真正的享受。

  ■ 为什么我们会与身体分割开来?

  因为人把自己的身体看成可以任由他/她控制的物品——身体几乎变成了我们的身外之物。这种控制欲使我们无法感受到它。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控制欲要为我们现在的行为负很大责任。我们忽视了感情生活,不去听我们的身体在说什么。我们甚至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坚硬的外壳,它其实证明了我们内心的脆弱。

  ■ 一个真正倾听自己身体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他/她是个注重心理健康的人!他/她知道保护自己的情绪节奏,不受压力的侵害;为自己提供各种所需,倾听自己和他人的诉说;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感情关系;既不具有攻击性,也不以审判者自居;他/她处在恰当的位置上,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他/她让人感到安静、得到休息;他/她很“美”,因为有着某种气场,某种特别的东西;他/她真真切切地活在自己的身体里。

  “自我-皮肤”

  精神分析学家Didier Anzieu认为,诸如湿疹、牛皮癣、皮肤过敏之类的皮肤病,都是病人感受到某种危险而产生的反应——害怕受到某个具有侵入性的人或环境的侵犯,害怕受到某些令人害怕的冲动或欲望的侵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自我-皮肤”没有起到分隔外界和内部、“自我”和“非我”的作用。起防御作用的“自我-皮肤”只有在母亲的关怀和抚摸中才能得以构建,只有母亲的爱才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以及局限性。如果不能得到此类安抚,个体会在感受到巨大压力时采取大量自我保护行为,出现各种心身疾病。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