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愚蠢-学校能使人更聪明吗?

  一部分学生是“低能的”,另一部分学生是“出色的”,作为一个人学习、认知的殿堂,学校却似乎成了一个拷打“傻瓜”的地方。

  对孩子生起敬意?没搞错吧

  以前女儿上幼儿园,她总是不愿意去,我们以为是孩子娇气,每次都好说歹说把孩子交到幼儿园老师手里。但后来了解到一些事实让我很震惊,譬如老师规定时间让小朋友小便,不到时间不许去,告诉孩子不能在幼儿园拉粑粑,因为老师不愿意给这么多小孩擦屁股。我们没有去和老师作任何讨论,因为毫无意义,而是选择了退学。女儿该上学了,我们把她送到小区附近的一所官办小学。学校规矩很严,不许这不许那,不能带东西到学校吃,放学了老师带队出来的时候不许东张西望我问女儿:老师这么凶怕不怕?女儿安慰我说:没关系,以前幼儿园的老师更凶,都习惯了。听到女儿这么说,我很难过。于是,依旧退学。

  我曾经读过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文章:一个盲童来找他学习小提琴,他觉得很惊讶,也很困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怎么可能教一个盲童拉琴?但他又不想放弃,于是,开始摸索方法。最终,他教的这个盲童拉出了优美的旋律。

  一个生命体,无论他/她是盲的聋的哑的,漂亮的平常的甚至残缺的,他/她都是一团暖暖的带有无限能量的光。又比如众所周知的海伦·凯勒,如果按照当今的定义,她又聋又哑又盲等同一个废人,但她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那么美妙,谁又能想见?生命之间没有分别,我们应该对这能量之光生起敬意,孩子相比成人更是清明之光,没有定式、偏见、杂染,我们又怎能轻视他们?而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有几个能够真正懂得并实践这个真理?

  从事传播、营销工作的人喜欢讲这么一句话:“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于是,大家都喜欢围绕着所谓“高端人群”做文章——问题是拥有财富、拥有社会地位就等同于有影响力么?可能大家容易忽略中国文化中一个很核心的精神,那是《易经》里的一句话,叫做“易气自下生”,意思是说,社会变化的能量是自下而上的,万物生长,始于大地又收藏于大地。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我们的教育有大问题,但又有谁会将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视作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呢?

  创造力去哪儿了

  “绿色加法师是个慢性子的老头儿,身体胖胖的,他喜欢给予红色除法师脾气有点暴躁,擅长主持公平,什么东西都要平均分配给大家”华德福教育是以这样的方式把加减乘除这些抽象的符号转化成生动的故事教给孩子们。而其中的奥妙不只是故事本身,而是加入了情绪的对应方式,绿色对应的是水相性格的孩子,他对这个绿色加法师会产生认同。火相性格的孩子觉得红色除法师很亲切跟自己很像这样的进入是自然自在的。又比如,给每个孩子10个核桃,让他们随意组合,很快他们自己就会发现,10=5+5,10=3+7,10=4+1+5有太多的可能性。

  孩子天然灵性的东西不会被破坏,想象力、灵感、直觉是孩子最宝贵的特质,教育是要帮助他们调拨心性、变化气质,教授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在生活中,他/她也会懂得用不同的方法来尝试。

  在学校中把孩子分为聪明的笨的,优等生差等生,快班慢班,考上名牌大学的是骄子,落榜的是低能。学校成了知识技能人才的加工厂,整齐划一的标准,无限复制。不是可悲是什么?

  灵性教育帮助孩子清醒入世

  这个时代的教育在压抑着学生对“善”和“美”的感受,而不知疲倦地训练着他们的头脑、思维和逻辑。当这个学生走出校门,很难说他/她是真正成熟的人。我们只能说,物质时代的主流教育培养了学生看似成熟的头脑,同时制造了他们粗糙冷漠的心灵。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们一般人都很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看一个学校是否办得好,要看它培养了多少“人才”,其中有几位当了部长,几位当了跨国集团的CEO我们往往忽略了这所学校是哪些老师在主持。学校不是工厂,而是道场。我们对比今天的大学,再看看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和艰难时世中的西南联大,就能对此有切实体会。孩子需要的是对生命观有深刻理解的人师。

  作为父母和老师,希望孩子能接受比较好的学校教育,再正常不过。问题是,什么是我们心目中“比较好”的学校教育?作为一个教育者(父母和老师),如果自己不走上求真的路,孩子将很难从你身上得到精神的指引,或许你可以给他/她知识和物质的供养,但很遗憾,他/她的心灵没有从你这儿得到滋养。

  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说:“现代物质科学是化整为零的科学,只能给予人们局部的真理。人类的心灵深处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用物质科学中符合逻辑的概念来解释人,只能通过艺术性的方法来领悟和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孩子填塞知识,而是唤醒他们来自灵魂和内在的某些能力,最终成为有独立精神的会思考、能实践的自由人!”

  电影:《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Peaceful Warrior)

  原著:丹·米尔曼
  导演:维克多·萨尔瓦
  主演:斯科特·麦克洛维茨、尼克·诺尔蒂

  傲慢自大的丹·米尔曼是一名出色的体操运动员,对于夺得奥运金牌痴狂不已。然而,他却不断陷入梦魇之中,几乎每个夜晚都因为无法解释的恐惧彻夜难眠。某个夜晚他再次被惊醒,在一个加油站里,他遇到了苏格拉底,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神秘老头。一场车祸让丹的奥运冠军梦几近破灭,苏格拉底却开始对他进行神秘训练,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和世界观,开始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