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欲望并非人人都有。有时候,潜意识很可能成为生育的障碍。怎样了解我们真正的意愿?精神分析师、生育专家莫妮克·彼得罗斯基(Monique Bydlowski)为我们解释。
莫妮克·彼得罗斯基(Monique Bydlowski)
神经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师、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她参加了最早的一批医学辅助生育的实践。如今,莫妮克·彼得罗斯基主要在巴黎“王港”(Port-Royal)妇产医院的研究室工作。她著作颇丰,包括《欲望的孩子》(Odile Jacob出版社,2000年)和《我梦想有一个孩子》(Odile Jacob出版社,2008年)。
■ 《心理月刊》:在女人的潜意识中,生孩子的欲望是什么样的?
莫妮克·彼得罗斯基:如果要对“生孩子的欲望”进行概括,我愿意使用一个“音节字谜”来表达:第一个音节是与自己生命之初的母亲相同;第二个音节是像母亲一样,从父亲那里获得一个孩子;第三个音节是为了现在这个男人而进行性爱接触;所有音节合在一起构成“生孩子的欲望”,意味着孩子的孕育和诞生。这个欲望建立的过程是缓慢的,始于生命的最初时刻。与母亲建立的炽热的感情纽带,早就在小女孩儿的潜意识中,奠定了将来有一天自己也成为母亲的愿望。
■ 如果小女孩没有能够与母亲建立起这种“炽热的感情纽带”呢?
那会阻碍“生孩子的欲望”在潜意识中的形成。我发现在那些不孕不育的病人当中,不少人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她们其实拥有怀孕的所有生理条件,而且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迫切需要。她们甚至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得到一个孩子,而且对此有着强烈的空虚和缺失的感觉,她们确信孩子的出生能够让自己得到满足。但有时候,这种意识的需要来自某种创伤的记忆,即生命之初遭受的挫折。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女人,她们在襁褓中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与母亲的联系遭到了破坏—她们与母亲之间亲密的哺乳关系出现了问题,对母亲的认同没有实现。她们的生身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她们,未能尽到自己的义务,使她们未能及时找到生命的坐标,这种伤害很可能锁死女孩儿长大后对生孩子的欲望。不过,这种伤害是可以逆转的,条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18个月里,也就是在完全能够站立和行走之前,找到另一个母亲,比如在白天照顾她的保姆。“第二个母亲”会被孩子本能地用来代替自己的生身母亲。
■ 某些精神分析专家确信,生孩子的欲望存在于所有女人身上,这种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您如何看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不对。在1960年以前,不管女人们愿不愿意,她们的命运都是生孩子。避孕药的出现导致社会风俗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生孩子在今天已经属于有计划的、有意识的行为了。另外,越来越多的女人在职业中实现自我。她们的“阴茎”不再体现在生孩子上,而是在她们的职业生涯之中。
她们使一种源于性的欲望在另一种欲望中得到升华,其象征意义是相近的,她们用实现抱负和职业成功弥补了没有男性性器官的缺憾。同时,她们努力保护自己的职业生涯免受生育的破坏,因为生孩子这个前景让她们深感不安。归根结底,生孩子这件事情对她们意味着一种深刻的自我改变,即丧失对自己形象的控制,这是她们非常不愿意接受的。另外,怀孕很可能会唤醒她们对生命之初与母亲之间糟糕的关系的记忆,那是一种她们不能忍受的枷锁。
■ 科学有可能打破潜意识的枷锁吗?
现在已经得到证实:生育是由那些负责记录、处理人类情感的大脑区域所支配的。这是一种对紧张、焦虑和人类的潜意识枷锁非常敏感的生理机能。如果潜意识枷锁非常牢固,那些医学辅助生育的手段奏效的机会将微乎其微。当另一种潜意识进程启动的时候,这些潜意识枷锁就有可能被打破。比如在病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妇科医生在她身上实施一次移情:医生会“扮演”病人从前的母亲,但是呈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母亲形象。这与精神分析的原则相同,只不过其持续时间只有区区十几分钟。很多曾被视为不可救药的不孕不育症都是用这种方法治愈的。
■ 那么在有些女人不愿意要孩子,却生下了很多孩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潜意识被生理的力量制服了吗?
女人的生育能力曲线在18~30岁之间达到最大值。只要有一次性关系,就有可能怀孕,在这个年龄阶段,生理的力量确实超越了心理的力量。但是从30岁开始,女人的生育能力开始下降。当生理上开始出现衰弱时,潜意识的欲望、埋藏在心里的记忆和情绪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生孩子的前景让人想起从前那些痛苦的时刻,导致不安和各种身体问题的出现,生孩子的欲望即使有也无济于事。也就是说,潜意识制服了生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