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儿子自虐

  我的儿子快6岁了,是个讲道理的孩子。但他做错事,比如打了小朋友,除了和对方说对不起外,他还会用手使劲打自己的头。一次午睡时,我帮他盖毯子,他不高兴就打我的肚子。后来他哭着向我道歉,说让我不要爱他了,让我们买个新房子住,不要带上他,因为他是个不好的孩子。无论我如何劝说,都不能缓解他的这种想法。他还用头撞地,我看了很心疼,很担心。(广州 徐烨)

  李子勋回复:

  读你的信让我想起法国电影《心火》中的一个情节,苏菲·玛索演一个母亲,在教导女儿绘画的时候,由于女儿对她不尊敬,不按规定画,苏菲把颜料泼在女儿脸上,紧接着她也把颜料泼在自己的脸上。人们在愤怒时做错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一种本能的反应就是让自己也去体验痛苦,借此来平息心中的懊丧。躯体的痛苦的确有助我们洗涤烦恼的心,正如耶稣踩在布满荆棘的路上,他的灵魂才能升华。后现代心理学有一种躯体疗法,就是经由拍打身体让自己感觉到疼痛,唤醒我们对躯体的知觉。确实有的孩子当陷入某种糟糕的关系、困境时,会通过轻轻地针刺、刀割、拧掐、拒食等来惩罚自己。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游戏”,不必当真,也不必提醒。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或解脱出困境,这些行为会戛然而止。

  不过,6岁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有点匪夷所思。父母要分析孩子行为的意义,分析他有这样的行为后,和没有这样的行为前,父母的态度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他自罚行为引发父母某种特定反应,那么我们会说这可能是孩子行为的意义。6岁的孩子有一种天然的逻辑,你惹了我,我就可以做些什么来对付你。小男孩大都迷恋“武力”,所以生气的时候就动手了。打别人不对,就打自己好了。你信中孩子的语言太成人化,我猜想是你们的言语被他听多了。从这些言语可以看出父母给予他的道德观是非此即彼的,6岁的孩子理性思维远没有成熟,父母最好是言传身教。比如对孩子说:“是妈妈先错了,妈妈要愉快地跟你道歉,以后你睡觉的时候,妈妈一定不会强行给你盖被。”这样就给了孩子学习如何对人说“抱歉”。如果你担心孩子的某些行为,你要说:“妈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所有的好孩子都会犯错误,只是不会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也许他就不会被激化到自我惩罚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