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识女人

  我严重认为这是一本被出版商定位错了的书。书名、封面设计,以及“轻松读”的提示,似乎都在说它属于小资茶余饭后读物。也难怪,以前我零星读到过几篇,也是觉得很机巧,有股子聪明好玩的劲头。但当它们汇集成册后,我才发觉那些词都太轻了。现在我想用“透彻”这样一个“大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作者对女性心理、两性关系、婚姻家庭,都看得太透彻了,尽管她说自己对心理学“很业余”。

  一部《红楼梦》,成就了多少红学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红学家大都是男人,他们要么视野无比宏大,要么是钻进考据的小胡同,探微索隐。终于跳出个小女人,以生活观察家而非学问家的姿态来解读《红楼梦》了。也是,连《潜伏》都成为职场宝典了,《红楼梦》怎么就不能成女性情感教科书呢?

  作者打小读过N遍《红楼梦》,毫不费力就让这些离现实无比遥远的故事,和当下的生活拉上瓜葛。的确,今天的女人照样要恋要嫁,要决定当不当“小三儿”或者要如何面对“小三儿”。不同的女人演出了不同的故事,差不多都能在《红楼梦》里找到脚本。甚至职场上的女性,也可以在“贾氏公司”中找到借鉴之道呢!以至于我很想把此书推荐给某些来访者,她们肯定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叹一口气说:“原来如此啊。”

  借古喻今、对号入座,不算什么本事;能把《红楼梦》引语和当下最流行的语言花插着来,也不算什么本事;但“透彻”需要的是情商,是对复杂人性的深刻理解:无论是蛰伏在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还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乃至男女两性的差异、人际间的微妙互动,都在作者对红楼故事的诠释中,变得贴近、易懂,还常常让人心中一凛:因为很多时候人并不愿意接受真相。比如,作者认为,贾政更为亲近的竟然是赵姨娘,而不是王夫人。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区别,相当于“宝马”和“夏利”。“宝马”怎么会输给“夏利”?——对老之将至的政老爷来说,在刻板教条、寡淡无味的生活中,“厌倦了苍白的精致、造作的完美、绢人似的高贵”,赵姨娘的闹腾、未经雕琢的粗鄙,竟也变成了一种诱惑……呵呵,很可怕的真实,不是吗?作者不动声色地总结说,“很多时候,爱,不是因为更美好才生出的,而是因为更需要”。对于迷信于“爱”的人来说,这算是一帖清醒剂吧?

  《和钗黛湘谈爱,娶花袭人回家》、《成功男士贾琏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红楼太太们是怎么对付第三者的》、《陈冠希与潘又安:桃色事件中,跑路的总是男人》,瞧瞧这些题目,哪里是在说红楼,分明是给当今的女青年、女中年们提醒、上课。在作者热火朝天、风趣快意的文字底下,居然是一颗极为理性的心——同为女性,作者自然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够活得明白、活得健康,活出自己来。

  《会得美人无限意——红楼梦女性角色智慧品读》

  作者:周珣
  外文出版社 2009-11
  定价:26.00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