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有益健康

fixed" zzz="768476">

  现代养生学研究认为,心灵商(MQ)是衡量人的身心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志,心灵商越高的人身心就越健康。而要保持较高的心灵商,就必须使大脑在一天中有“闲”的时间,只有“闲”,大脑才可产生对健康有利的脑a电波,并分泌出“愉快素”,医学上称为脑啡肽。由于啡肽是一种人体自身产生的内分泌,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自身具有抵抗细菌侵入的能力,所以对人的健康极其重要。若不让大脑休息,使大脑整天处在思考、紧张和焦虑状态下,人的自身就会产生一种“毒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而伤害肌体的健康。俗话说:“有闲心才能说闲话。”因此,聊天便成为松弛大脑、呵护身心的最好方式之一。

  聊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健心术,这种极为简单的心理交流能对人的不良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化解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失衡最有效。尽管现代视听设备可以代替交流的工具,但电话、电视、网络等“不见面”的交流,绝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聊天能真切地感觉到对方的面部表情、语调语气以及细腻的形体语言,可以使你及时从身边获得一些“鲜活”的气息,从内心激发对生活的兴趣。到了节假日,“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你就会越聊越有劲,越聊越有趣。可以说,聊天已成了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难怪一些广播和电视台纷纷开设与受众谈话节目,而且受到欢迎,聊天的魅力可见一斑。

  养生的核心在于健脑,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人的大脑有两个基本的生理过程,即兴奋与抑制,又各分为高、中、低三种强度。试验证明:中度兴奋对人的健康和长寿最为有利。聊天这一既没有心理压力,又必须主动用脑的休闲方式,恰恰可以使大脑保持在中度兴奋状态。此时大脑的血流量最丰富,脑细胞可获得充足的营养,是最好的抗衰老措施。大脑的两个半球各有分工,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和语言。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左脑使用过多,右脑使用不够,聊天可以使右脑的语言中枢活跃起来,有助于开发右脑功能,从而防止整个大脑功能减退。此外,有关研究还认为,人与人之间接触时,有一种未知的波可以互相感应,尤其是热情相处时,彼此能够接受到因血管扩散发出的热量和气味。可见,聊天既是心理上的需要,也是生理上的需要。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人群两极分化越来越普遍,经济效益好的人越来越忙,几乎没有休闲时间;有些下岗的人则百无聊赖,不知干什么好。其实,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既需要独处静思、盘点生活,更需要彼此交流、互相沟通。若长期独居,缺少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增加死亡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从目前的情况看,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在减少:春节期间,在许多家庭和亲戚之间,都是“一年见一次”;同事之间,也为了减少是非,很少接近。这种近乎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

  你身上出现的心里烦躁、头疼等症状,就是大脑疲劳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它警告你必须让大脑休息,尽快得到恢复,否则就要出问题了。你应该走出去,与同事、亲友和邻居进行人际交往、谈天说地,这被称之为新世纪的养生之道。聊天时要用闲心说闲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时政到市井消息,从花鸟鱼虫到柴米油盐,从古今轶事到新闻影视,从运动锻炼到饮食调理,无话不谈,无所不及,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聊天不但能够倾诉内心苦闷,宣泄不良情绪,而且能够得到亲友的劝解和安慰。特别是发生病痛、失去亲人、遇到灾难等负性生活事件时,亲朋好友的探视、劝慰就更是雪中送炭。年轻人常回家看看、回家聊聊,“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父母的心思也可以在聊天中了解,给长辈晚年增添乐趣。

  莎士比亚说:“人生是一串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珠的。”笑既可调节情绪,也可拉近人际距离。在莎翁看来,“假如你还笑得出来,你还不算真正的穷光蛋”;“假如你这一天没有笑一笑,那么你这一天算是白活了”。独自一人发笑,往往只是稍纵即逝的会心一笑,只有在与亲朋好友无拘无束地聊天时,你才能将笑意写在脸上。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聊天,聊得眉飞色舞,聊得心花怒放,聊掉疾病,聊掉忧郁,聊出一个健康人生。

  但是,我要提醒你,聊天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层次和修养,聊天不要涉及他人的私人生活,不要庸俗无聊,这样不但不能聊出快乐、聊出健康,反而会聊出是非、甚至聊出官司。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聊健康的话题,才能给你带来心理上的健康。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