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 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画像最初起源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0世纪70年代他们成立了行为科学部,最后终于创立了一种被称为犯罪现场分析(crime scene analysis)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目前而言,犯罪心理画像有三种主要的方法,一是美国FBI的犯罪现场分析的方法,他们注重的是现场的各种特征,他们将现场的特征和受害人的详细报告输入到特征数据库中进行画像,这个数据库是1979年FBI行为科学部在对36名系列杀人犯和强*犯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二是英国Canter建立的调查心理学的方法,他注重的是犯罪现场的行为特征所反映的心理学意义,他认为犯罪行为必然反映犯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因而他提出了犯罪的一贯性假设,并且把这个假设运用到犯罪心理画像的两个领域:人际关系的一致性和空间的一致性;三是诊断评估的方法,它基于临床的实践经验。

 

犯罪心理画像,就是在侦查阶段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对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关的行为、动机、心理过程以及人员心理特点等分析进而通过文字形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活动征象的描述。它通过对作案人遗留的反映其特定犯罪心理的各种表象或信息的分析,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进而服务于侦查工作。

 

犯罪心理画像其实是一个动态的侦查过程。它应该贯穿于全部侦查过程中,不能与其他侦查措施相分离,并且随着案件的终结才能最后结束。

 

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理论包括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指标体系与个案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的一般步骤、方法和要求两个方面,加强个案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实践是发展和完善犯罪心理画像基本理论的关键。

 

犯罪心理画像是四种技术的联合体。即刑事侦查、法医鉴定法、心理评估和文化人类学的应用。其一般程序是把犯罪现场和法医鉴定的信息,以及关于犯罪行为和被害人的有限的细节信息送到心理画像专家那里,再由他们反馈出关于犯罪人的报告。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适用于系列案件,如系列杀人,系列抢劫,系列盗窃,系列的伤害案件等。它也适用于具有典型特征的普通案件。

 

据国外相关的研究,犯罪心理画像也有多种称谓:犯罪人画像(offender profiling)、心理的画像(psychological profiling)、犯罪人格画像(criminal personality profile)、行为画像(behavior profilng)、犯罪现场画像(crime senne profiling)和犯罪侦查分析(criminal investigative analysis)等。

 

目前,在中国从事这一工作的人还非常的少,但在犯罪心理学研究比较成熟的美国,描述罪犯人的特征对犯罪人格和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如同指纹和调查访问一样是现代侦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犯罪人进行心理画像这一形式被国人熟知是因为1990年代影片《沉默的羔羊》的放映,它不仅包括对未知对象的塑形,还包括逮捕他们的技巧、相关案件的评判以及辨认出罪犯后的审讯和检举策略。

 

在美国早在1978年,为案件侦破提供心理画像咨询,就已经获得了联邦调查局的正式批准,在1980年代就已经普及起来。

 

《沉默的羔羊》中联邦特工杰克.克劳福德的原型就是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部调查支援部门的负责人约翰.道格拉斯,他也是联邦调查局里第一个全职作心理画像的特工。他曾经运用这种方式为抓捕美国多件连环杀手案件凶手立下汗马功劳。

 

刘锋教授是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犯罪画像专家,武汉市公安局首席心理专家。

 

刘锋教授如是说,犯罪心理画像,并不同于对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的描述完成画像的工作,而是指根据行为人的作案手段、所用凶器等信息刻画其生理特征和人格特征,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状况,可能活动的地点等。

 

听起来是否有些不可思议呢?但是接下来刘教授用他亲身经历的案例让大家见识到了这种研究的高明。

 

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间,广东河源地区连续发生多起摩的司机残忍杀害女乘客案。刘教授依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推断出凶手的身高、体态、年龄等特征,以及凶手右腿有伤残,家门坐南朝北,并且大门右边有不卫生建筑,如寺庙、垃圾场等重要信息。凶手缉拿归案后,这些信息被证实惊人的准确,就连凶手都不得不承认刘教授“是个高人”。

 

不过,刘教授说他也有过画错画像的时候。2004年青山区的一起9岁小女孩被砍数刀致死的凶杀案,被刘教授认为是他很失败的一次案例。经过鉴定,法医确定了死者的致命伤、凶手所用凶器,还推测死者可能被强*。基于这些,刘教授判断,凶手是老人或者性变态,单眼皮,而且作案时穿的应该是黄色衣服,顶角四家人的嫌疑比较大。但是事实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凶手是一个年仅13的男孩!不过,尽管凶手的身份判断有误,可是其体貌及穿着特征与刘教授的判断基本吻合。刘教授说如果当时他能亲自看一看现场,也许就不会造成这种错误了。因此,他认为勘查犯罪现场对于正确画出犯罪画像十分必要。

 

经历了无数的破案过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体会,刘教授认为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存在心理上的极端行为,只是这种情绪的释放所需的刺激能量不同,所以人与人面对压力时的承受力也不同,也就造成了极端行为发生可能性的不同。这种极端行为的外露和突变都由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原因引起,性成熟前的恐惧惊吓和性成熟后的情感打击对于极端行为的发生影响是致命的。当诸多的不利因素集于一身时,稍微的外界刺激都可能促成行为的极端突变。因此,刘教授说人应该相互的爱护和帮助,及时地宣泄情绪,避免不利的因子在心中形成郁结。

 

当被提问到“常常和有阴暗心理的人打交道会不会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并且如何疏导负面情绪?” 时,刘教授说,“从某种角度上讲每个心理学巨匠都有心理问题。心理学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他需要伟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往往以人性为基础,最难的是如何驾驭整个群体。”他也痛苦,也很孤独,尤其是当他研究案件投入了这种情节而难以自拔时。所以,他需要有一种载体来转移这种不良的情绪,他认为最好的手段就是艺术,通过声乐、戏曲或者影视的宣泄,心灵会得到释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