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暗适应?
当你能在一个暗房间里看见东西时,你的眼睛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进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感受性会非常迅速地提高,这一过程就是暗适应。
你过去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去看电影,但迟到了,你从明亮的大厅走进黑暗的电影厅时,眼前一片漆黑,过一段时间后,你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有关暗适应的研究表明,从“眼前一片漆黑”开始,需要经过30~35分钟,视觉感受性可达到最大程度。当完全暗适应之后,我们的眼睛对光的感受性可以提高10万倍。
暗适应是如何产生的?
眼睛中的视杆细胞含有光感色素,一旦被光击中,这些视觉色素就会发生化学分裂,即被“漂白”。我们的眼睛被闪光灯直接晃照后引起的后象,就是这种漂白的结果。要恢复光感受性,视觉色素就必须重新混合,但是,这需要时间。
暗适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在傍晚掌灯之前,我们对日落时光线变暗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因此不会忽然什么都看不见。如果是一下子进入黑暗,我们会短时处于半盲状态,此时需要格外小心,否则就可能发生危险。暗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是从暗处到明处的适应仅需要几秒钟。
研究告诉我们,在夜间行驶的司机一定要尽量避免直视对面行驶过来的汽车大灯,因为,眼睛被强光晃后的恢复时间一般需要20秒,而这一时间对于发生车祸已经足够了。在喝过几杯酒后,由于酒精扩张了瞳孔,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因此,暗适应的恢复过程需要的时间会比正常情况延长30%~50%。所以,喝酒之后驾车,人的反应会比没有喝酒的情况下要慢一些。另外,老年人的暗适应过程比较慢,这也是老人在黑暗中容易跌倒受伤的原因之一。
什么方法可以加速暗适应?
视杆细胞对非常红的光不敏感。也就是说红光下光感色素发生分裂的比例很小,潜水艇和飞机座舱中采用红光照明,就是利用了视觉感受性的这种特性。战斗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值班室中用红灯照明也是基于同样道理,是人们能够快速进入黑暗处工作。
【智慧短语】生活中并不难拥有幸福,只是我们的眼睛掠过幸福的时候常忘了停留。我们习惯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和别人比幸福,光顾着仰望别人的幸福,却忽略了自己已拥有的。其实,常常在开始的时候,幸福已经相伴,可我们未能发觉,往往要等到走完一个轮回,回到原点的时候才蓦然醒觉。做一个知足的人,幸福久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