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者的心理

  自杀者的一: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自杀经常是对一个暂时性问题的永久性解决。

  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知。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专家认为,从自杀者的性格特征看,过于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

  有研究报道,自杀者中性格内向与较内向的占95.2%,孤僻占52.4%,虚荣心强占71.4%。

  有学者对1987年8月至1988年10月100例自杀急诊病人的分析发现,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者占2/3,内向性格容易出现焦虑感、绝望感。而认真、固执、责任感强又没爱好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则强烈自责,易产生自杀。另外有1/4的人属外向性格的人,可能与一时冲动有关。

  外向性格的人如果同时伴有自我中心,情感变化大、易激惹,对人情感肤浅的癌病性人格时,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对自杀者及自杀未遂者进行详细的性格倾向分析,可以为自杀预防提供参考。

  自杀:抑郁症是罪魁祸首。抑郁症患者对生活的厌倦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于是就选择厌世自杀一途。根据世界银行1996年《全球疾病负担》一书报告,中国有1620万严重抑郁症患者。导致自杀行为的“罪魁祸首”是抑郁症!

  人类学、医学、社会学三项博士、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加拿大医学专家费立鹏先生说:由于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自杀原因,因此预防自杀的一个最佳方法是提高公众对身边发生的抑郁症和自杀问题的认识。许多抑郁症患者没有认识到此病是一种精神疾病,因此没有寻求治疗或羞于因精神问题而寻求治疗。同样,抑郁症患者及有自杀想法的人,他们的家属也没有认识到这种精神性疾病是可以治疗的。目前抑郁症的治疗相当有效,然而这种不寻求治疗的消极态度导致了大量的自杀。该中心将与媒体和健康机构一起开展此类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抑郁症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自杀的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研究发现,其它类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酒精滥用等等)的抑郁成分,是这些情况下自杀危险性较高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抑郁症的识别与治疗水平是总体自杀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70%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60%的自杀死亡者和40%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当时就已经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办法

  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与别人交谈。有自杀念头的人不应该试着独自处理这些问题, 他们应当马上寻找帮助。与家里人或是朋友交谈。与家庭成员、朋友或是同事交谈就可以带来巨大的解脱感。如果有人经历了一段相当长时期的情绪低落或想自杀,他(她)可能患上了临床性的抑郁症。这是由体内化学物质不平衡导致的内科病,通常可以由医生开出处方药或建议医疗方法来治疗。

  自杀者的心理二:

  1.自恋狂

  妄自尊大,过于自负,自视过高的人,通常会一头撞入自毁之门。自恋狂惯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该否定却肯定,为了让对方喜欢自己,常不分青红皂白地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

  2.情感幼稚

  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工作场合扮小丑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实在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方式。

  3.寻求注意

  喜欢出风头,只有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才能抵挡袭来的寂寞、沮丧、焦虑等不佳情绪,但出风头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不惜以给别人留下笑料,对别人皱眉头的反应也甘之如饴,喜欢高谈阔论,大吹大擂,私心企盼别人的称赞。

  4.虚幻的期望

  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测,对自己要求过高,生活目标极不现实。不切实际的妄想,只会自取灭亡。

  5.自卑过重

  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尊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反而自取其败。自卑的心理会使他们认为自己先天即不足,后天又失调,自然无法和别人竞争。

  6.追求刺激

  有些人爱走偏锋,只有在将生活的步调转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但只顾追求刺激常使人罔顾了正确判断。这样的人最好能够学会控制自己找乐子的激情,将自毁的机会降至最低,使自己不必藉借刺激麻痹自己,也能快乐地生活。

  7.执拗多疑

  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计较同事是否在背后算计你,势必会降低工作精力,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导致周围人的疏远、反感和冷落。这些偏执狂自导自演的行为,最终使预言成真。

  8.中年危机

  感到中年危机者,对工作事业都不满意,认为眼前没有任何挑战值得努力以赴,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悲观消极,从而做出自毁之举。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