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本因以及安眠药的作用:
失眠症的本质是失眠恐怖,偶然的失眠原本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一部分人或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负担而进一步影响睡眠。昨天的失眠成为今日睡不着的原因,而今天的失眠又将成为明日睡不着的原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失眠是一种情绪性心理障碍。
由于失眠恐怖扰乱心绪而难以入睡,此时内心的焦虑、恐惧使当事者感觉睡不着的时间漫长,而一旦睡着,当事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无知无觉,便感觉睡觉的时间很短,倏忽而至,醒后依然感觉睡不着时的痛苦,常此以往就会主观上感觉睡的时间比客观上睡的时间短得多。这叫睡眠感缺乏,严重者根本就感受不到睡意,这叫睡眠感丧失。由于对睡眠本身的关注,还会使当事者感到做梦太多,甚至乱梦纷纭。其实每个人睡着觉都做梦,至于能否察觉到做梦完全取决于他是否对睡眠的在意。
▲你了解安眠药吗?
安眠药主要是指抗焦虑药,其药理作用是普遍减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特别是减低边缘系统的兴奋性,这类药性使脑的氧化代谢普遍减慢以及使突触的传递过程受到抑制,从而减轻情绪紧张、减少自发活动,松弛骨骼肌,产生镇静和抗焦虑作用,促进睡眠。抗焦虑药目前用于临床较多的是苯二氮草类。
安眠药的主要适应症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为期不长的失眠。不论何种原因,只要是不能立即消除但不久后肯定能消除,服用安眠药便是一种可行的好办法。如:急性支气管炎咳嗽严重而防碍睡眠,长途旅行中生活不安定引起的失眠,近几天温度过高而无法入睡等。
一般地说,慢性失眠不宜用安眠药。道理很简单:往往不解决问题,且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即使不造成依赖,长期服药往往使药效下降,副作用的坏处迟早会超过好处。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安眠剂的作用并没有超过西药,但其副作用较少是其优点。总之,对失眠症来说,中药、西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治疗才是根本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