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妄想症(英文: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对于妄想症的概念,曾使用偏执狂一词。现代精神病学中,此词的用法发生了极小的变化,但已极少被用来指代妄想症。
如果一个人坚持的信念是错误的,甚至与社会现实及文化背景相抵触,还毫不动摇,他/她便是患了妄想症。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妄想 (delusion) 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妄想症是精神分裂症中的其中一个症状,但有时或短暂出现妄想现象,并不表示就患了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和内容也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具备以上特点。
妄想症的患者是孤独的,是恐惧的。他们生活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只有他们自己。
病例分析:
妄想症之刘玉芳的疑病
记者见到51岁的彭州人刘玉芳(化名)时,她的情绪已经趋于平稳。她伸出胳膊对医生说:“你看,我身上的小虫虫差不多都被消灭干净了,谢谢你了……”据了解,刘玉芳是3天前住进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位病人。她认为自己身上长了虫子,其实,她的胳膊上除了她自己留下的抓痕,根本没有什么小虫。
退休在家3年多的刘玉芳说,1个多月前她感觉到身上不舒服,又痛又痒,折磨得她坐立不安。她说,自己看到胳膊上长了很多小虫,便拼命的用水洗,用手抓,希望可以把身上的虫虫“赶尽杀绝”,可身上的虫虫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她的胳膊也被自己抓得伤痕累累。
为了“消灭”自己身上的虫,刘玉芳到药店买了些治皮肤病的药擦,可根本不管用,她感觉到身上的虫虫越来越多,于是把杀虫剂喷到身上杀虫,但即使这样还是没有任何效果。
刘玉芳的“异常”很快就被家人发现了,一次,丈夫看见她胳膊上的抓痕。“你手咋啦?怎么到处都是伤?”面对丈夫的询问,刘玉芳只得实情相告。刘玉芳的丈夫在她的胳膊上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小虫虫。而刘玉芳自己却对小虫描述得极为详细,甚至抓了一个递到丈夫眼前,可她的丈夫始终没有看见。“难道是虫虫太小,我视力不好,看不见?”丈夫决定送刘玉芳到医院进行检查。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做完全面检查后发现,刘玉芳的皮肤上并没有什么小虫。“身上没有小虫虫,我怎么会痒得难受呢?”刘玉芳觉得医院没有检查出自己的病,于是又改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但跑了4家医院,检查费用花出去不少,就是没有检查到任何病症。
“我是不是得了绝症,一种检查不出来的绝症。”刘玉芳感到很绝望。日前,她被送到了市四医院。
专家释疑:“刘玉芳患的是疑病妄想症,这种病多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中老年人身上,以女性居多。”周明康说,疑病妄想症患者一般会坚持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比如癌症、心脏病等,并因此而情绪低落。但像刘玉芳这种认为自己身上长虫子的患者还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