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熟女是如何炼成的

  当心,魅力熟女来袭!

  这是来自美国人的惊呼。

  热门系列剧《单身毒妈》、《绝望的主妇》,茱莉亚·罗伯茨新片《一辈子做女孩》,安尼斯顿的《两只河东狮》……一群越“老”越性感的女性充斥荧屏。

  戏剧之外的故事更精彩。

  茱莉亚·罗伯茨第一次婚姻以逃婚画上句号,第二次私奔结婚轰轰烈烈,第三次婚姻终获真爱,沉醉其中;47岁的黛米·摩尔,历经三次婚姻颠簸,仍能迷晕32岁的小老公;朱丽叶·比诺什,情路屡屡受挫,不碍她如青春少女般大胆宣言“我一生都在寻找生命中的那个男人”……

  这是一群浑身充满巨大能量的女性。中国也不乏此类女人:张曼玉、刘若英、蒋雯丽、林志玲……

  这群女性,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有一定的生活、情感阅历,甚至离过婚,独自抚育孩子。经历带给她们的不是沧桑,而是独立、自信、通达和温暖,与年岁同样见长的,是处理情感的艺术,以及性的魅力——我们称之为魅力熟女。借用周国平的一句话,“她们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也能征服女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

  但魅力熟女的深意不止于此。

  《心理月刊》在搜狐网做的“你眼中的魅力熟女”调查问卷,4600人参与,6成的男性表示,相对于经历简单的单纯少女,他们更青睐有经历和阅历的魅力熟女;5成的女性选择愿意成为魅力熟女。

  不要小看这样的调查结果。几千年男性主导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的命运大抵只能如此:在婚姻市场上的博弈,靠的是身体、美貌和生育的能力,越年轻资本越充足。而失恋、离婚更是被定义为人生的失败。

  如今已不再是男性竞技的时代。从“废缠足,兴女学”,到“妇女能顶半边天”,再到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中国将近100年来,公共空间里充满了女性。尤其是在近30年的国际消费主义时代下,物质极大丰富伴随人的多元性得到充分展现,社会宽容度增高;女性受教育比例越来越高,登上社会的各个舞台与男人同台竞技。独立的经济能力,独立的个性意识,广阔的人际关系网……这一切将她们训练得不再羞羞答答,手足无措。心理上的成熟带来技巧上的成熟,她们与社会需求充分融合,形成越来越具影响力的一道风景。

  “熟女”源自日本A片,但如今它不仅仅是性成熟的暧昧代言,也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生的智慧、风韵、姿态达到了一个最美的峰值。于是,有了我们对魅力熟女的命名。

  但社会文化的惯性何其深远,时至今日,年龄大、离过婚、有孩子……这些标签化的东西仍然可能会给一个女性扣分。

  新旧矛盾纠结中,更多的女人如是:在事业和经济上,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强人;但在情感上,她仍是吴下阿蒙。将自己当成弱者,动辄向男人索爱,或遭遇背叛,从此将男人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事业的成功无法填补她们内心的虚弱。

  真正的魅力熟女,正如男性文化研究作家蓝怀恩所说:“有自己独立、成熟的价值观,不受制于集体意识。没有奔三奔四的压力,不欣羡媚俗婚礼,无视于三姑六婆,与偶像剧绝缘……‘不盲从’为首要特质。”

  魅力熟女真正让我们羡慕的,也许不是独立、智慧、通达这些抽象词汇,而是由此衍生出的精神的自由。拥有了这份自由,就能进退自如,立于不败。

  享受独舞的乐趣

  ■ 走过一段艰难之旅

  许多与学者荒林有过交集的人,都非常羡慕她的生活:事业成功,经济独立,把女儿带得非常出色,个性爽朗幽默,因为单身而有了更多的自由,广交朋友,深入学术,闲暇时谈天说地、分享生活经验,还不时受到异性的青睐……

  难以想象吧?这是一个年过40、十几年来独自把女儿抚养长大的女人的生活。传统人心目中离婚女人的落寞际遇被她演绎出了另一番光景。

  年轻时的荒林,漂亮出色,在众多的追求者中,她选择了一个大家眼中最优秀的伴侣,大学一毕业就早早步入了婚姻,很快又有了孩子。渐渐地,双方的差异、繁忙的琐事让她发现,生活和幻想有太大差距。她觉得所有的理想和浪漫情怀都要破灭了。

  走入婚姻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是荒林最艰难的一段过程。走出婚姻又是另一段艰难之旅。她花了很长时间克服内心和外部的压力。

  回忆往事,荒林有太多的感触:“年轻时的我很顺遂,踩在云端。表面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但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种自主其实是被动的。”

  走出婚姻以后,荒林自由了很多。但压力仍在。父母一度难以接受她独自生活的方式,也有人无意或有心地传来前夫再婚之类的消息。荒林一度为“找还是不找”而焦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找到独身也能快乐的生活方式。

  “我原本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中国女人。最初可以说是被动接受生活的转型。但在认知西方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驾驭自我的方式。我把理论在生活中实践得很好,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 去到哪里,哪里就是舒适圈

  曾经的荒林,貌似强大的自信会被丈夫一句否定的话击得七零八落。离婚后,她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经营自己的世界。事业上有了更大的空间,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与女儿的互动甜蜜而融洽:“我越来越懂得如何处理矛盾,不会轻易受到别人干扰,也懂得如何说服对方了。”荒林领悟到,“把握了自我才会有真正的自信。”

  单身的十几年中,身边不乏追求者。“有的男性非常有男子气概,但相处下来让人感觉太自我。我俩太雷同,而互补更好;有的人很浪漫,有诗意,可以做朋友,偶尔倾谈不错,婚姻天天那样抒情就太累了……”

  不再如少女时在选择面前乱了方寸。“年轻时,谁天天给我吹笛送花就嫁给谁。现在我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也明白了爱不一定非要用那么狂热的形式来表达。”

  荒林气定神闲地享受着独舞的乐趣;同时,十几年的自我构建,也让荒林感觉到:此时自己的心态再进入婚姻也没有问题了。

  只不过婚姻对她而言,成为轻松的多项选择之一:“我并不排斥婚姻,如果有人能让你感觉生活更舒服,我也不会放弃。我要的不是传统的依赖型婚姻,而是依靠型、伙伴型的。后者更平等和自由。”

  《女人30+》的作者金韵蓉用舒适圈理论为荒林的经历做了一个精彩的注脚:“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圈。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往往只把家庭当做她的舒适圈。其实一个女人有了强大的内在,舒适圈是跟着她走的。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去哪里,哪里就是一个舒适圈。”

  自由精神,婚姻防腐剂

  ■ 灵魂朋友带来的自信

  “女人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倾听,二是反思。总是在诉苦、责备,一辈子成不了魅力熟女。”在男性文化研究作家蓝怀恩看来,并非一定要经历一次次滑铁卢才能炼就魅力熟女。“学习和修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她说。

  私企老板徐静就是一路走来颇为顺遂的修行者。你可以说她没有完美的五官,却无法否认她言谈举止间流动的魅力,从容,机智,不知不觉间,便被她的乐观气场感染。

  徐静说,她最大的优点是自信。这陪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关卡。这自信,并非与生俱来。

  小时候的徐静挺自卑,个子小小,其貌不扬。这一切在大学有了重要转变。她与班里最漂亮的女生成了好友。友谊成熟时,徐静终于能够袒露自己的弱点。某天好友问她为什么功课那么好,徐静回答:因为我自卑,从小到大我身边的女孩子都特别好看,我只能把学习搞好来弥补。好友很吃惊。接下来她的一番话让徐静从自卑中释然了:你不要在意自己好不好看。你的聪明、幽默,让其他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一个女性的灵魂朋友会带给你非常大的自信。” 这份友谊已持续25年,俩人至今都会时时把感悟沉淀下来,再拿出来分享。然后就像充了电一样,更有信心去面对事情了。

  ■ 别人跌倒的地方,我就别跌了

  许多女人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徐静则幸运地与初恋步入了婚姻。她说,这不仅仅是运气。

  单身时的徐静,常常看到、听到别人的爱情故事。有的女孩总是对相貌英俊、谈吐没有厚度的男人倾心,有的女孩喜欢花样层出不穷的爱情攻势……她们往往对人品非凡的男人视而不见,在一个水池里跌倒好几次。“原来有的男人是这样的……别人跌过的地方,我就不要再跌了。”徐静记下前车之鉴。

  徐静有一个习惯,自问自答:你要找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为什么让你不舒服?她知道自己的性格弱点:“别人都说我聪明,我也担心自己因为小聪明看不起人,所以我要找个比自己聪明的。在这个中心条件之外,厚道当然得重点考量。”

  于是她淘到了现在的老公。“跟他的婚姻,让我的自信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在家里,每个人都是最真实也是最软弱的,甚至会表现出不那么善良、不那么美丽的一面。她牢骚之后,丈夫会说,其实你是最善良的女人,现在你只是太累了才这么说——徐静很放松,不必担心偶尔的负面情绪会破坏在丈夫心中的形象,因为他懂她内心的核是始终如一的。

  “他一天天、一年年给你这样的支持,再不自信的女人也会改变。”徐静庆幸着自己的选择。

  ■ 底线之上享受自由

  常有女性友人担心自己的老公外遇。徐静问:为什么不让老公担心你呢?“结婚多年,她们从来没有撇下老公独自出游过,也没有看过什么艳舞表演……所有可能踩到雷区边上的事情都没做过。我告诉她们,那我要是男人也不操心你,就只能是你操心男人了。”

  所以我一年有一半时间远离好莱坞的聚光灯,陪伴我的家庭。我们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小镇里,我给孩子们织衣服,陪他们捉迷藏,还经常带孩子们去公园玩、上艺术课和音乐课,小镇上的居民已经对我们的几个孩子很熟悉了。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蔬菜园,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非常奇妙的事情。因为如果他们自己种了蔬菜,他们自然就会吃到这些蔬菜,毫不夸张!这样的日子杂乱、琐碎,没有了光环,但平静而惬意,这就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生活。

  做母亲以后我改变了很多,投身环保正是其中一项。我非常担心:我们下一代要面临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而这也正是夜里让我在孩子身边无法入眠的原因。我和我丈夫是“治愈港湾”组织(非营利性环保组织,致力于使南加州沿海水域和流域保持健康和清洁)的坚定支持者。我平时会选择驾驶环保型的柴油车,在家则采用太阳能板,而且给孩子用的是可分解尿布。我也是循环利用理论的爱好者:早上去店里喝拿铁咖啡会带上自己喜爱的杯子,去杂货店购物则带上自己的布包,而且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试着循环使用。这是一个自我承诺。对于环境,我认为觉察并且行动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一次做一点小事,我们就能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Q&A:茱莉亚·罗伯茨

  ■ 您现在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拼字游戏。
  ■ 您的热情在于什么方面?我丈夫。
  ■ 您会做什么来放松身心?针织。
  ■ 您最喜欢的避风港是哪里?只要能和我家人在一起之处,就是最大的港湾。
  ■ 您如何描述自己的性格?始终在改变。
  ■ 有什么是您永远不能放弃的?我的家人。
  ■ 您有您的人生格言吗?亲切待人。
  ■ 有什么能鼓舞您的?爱。
  ■ 什么是您个人幸福的最大来源?爱。
  ■ 什么是您最大的优势?爱。
  ■ 您觉得作为一个女人,最美妙的事情是什么?购物。
  ■ 您最想给你的孩子们传达什么价值观?爱心,慷慨,快乐。
  ■ 您觉得一个男人身上,哪点特质最吸引你?我不知道人们怎么形容这些特质,但是我丈夫拥有所有能吸引我的特质。
  ■ 那一个女人呢?优雅的气质,幽默感,很强的幽默感哦!
  ■ 那你最大的弱点呢?饼干!一切带有葡萄干类型的饼干!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