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珍珍,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主管对外交流和公共关系。
5月12日,上海。刚准备与兰珍珍谈谈更好地生活,几千里之外的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最初,震源尚不明确,身处23层的办公大楼摇晃起来,从漫长的楼梯往下走时,兰珍珍脑海里想了3件事情,它们的逻辑顺序是:孩子们是否平安?如果现在发生意外该怎么办?总之要坚信自己会平安无事。
当得知地震来自汶川,身为四川人的兰珍珍,就算是承受着不断往成都家中拨不通电话的煎熬,仍保持着某种镇定。这就是她多年在竞争残酷、产品更新迅速的美容行业中练就出的积极乐观的品性。
浓缩地过好每天,是幸运的
■ 《心理月刊》:刚刚发生地震,这时候我们聊如何更好地生活,你有什么感慨?
兰珍珍:重要的是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吧。我的生活态度一直如此,人的一生说来真的很漫长但又非常短暂,能够浓缩地把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好,是幸运的。每一天都力求过得好一点,做些有意思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 我们说更好地生活,强调其动词意义,如果要和读者分享,你觉得怎样才能促使一个人去更好地生活?
要付出,有行动,不仅自己行动,还要去影响,激励别人的行为。其实在今天个人生活得好不算完美,而是要希望全社会,周围所有人都生活得好。所以要行动起来,用你的智慧和辛勤的耕耘让自己生活得好,同时还能够影响他人,让周围都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更高境界,我个人就是这样子。
■ 你觉得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才能让置身其中的人觉得可以更好地生活?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有和谐的气氛,同时在尊重每个人的前提下,彰显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有竞争、挑战、进取,让它奔向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我觉得这样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生活环境。
既当诗人,又作农民
■ 我特别好奇的是,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一个女人能够16年保有激情地为一个企业做贡献?
首先,我有幸选择了一项自己喜爱的工作;第二,在工作时,我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无论是上司还是同事们,让我能带有前瞻性、艺术性、创意性地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很不容易。其实每件事情千篇一律地去做你会感到有些累赘,停滞不前,这也是我每时每刻力求去控制的,必须要突破、创新,同样的事情做得跟以前不一样,其实很难。
■ 你这种持续不断的激情,来自于哪里?
我是个非常好奇而且比较另类的人,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至于另类,我也不知道怎样解释,我会从常人不同的角度去展示好奇心,把它扩展,刺激成一种能符合我或团队所做的事情,最终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主意。
我觉得把一个好主意变成现实,其实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一点都不觉得累,你是在展示、完善自己,创造一种超越你自己的精神财富。
■ 你曾说希望欧莱雅人都是农民加诗人两种气质的结合,很有意思,两种都是城市里非常边缘的人,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实诗人和农民并不是我创造的,是公司要求我们员工既能够像诗人一样富有创意,又要像农民一样脚踏实地播种、收获。我们还有一个比喻,希望培养出来的人能够做军舰的指挥官,让你发挥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才华,把自己最本质的东西显示出来。
■ 那么,诗人和农民这两种极端反差的特质在你身上是否比较明显呢?
应该是吧,十几年的训练怎么可能不明显。年轻人新进入公司,我都要求大胆地提想法,不要说这个想法傻乎乎,一定要拿出来,彰显你自己。当然特别注意,有了想法,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这样,诗人和农民就有了比较完美的结合。我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力图在我所做事情范围之内打破所有的规章制度,想一些史无前例的,每做一件事,我就想这个主意别人有没有想到过?如果别人做过我肯定放弃,哪怕这条路我已经走了很远。
■ 你是很喜欢挑战自己的人?
完全是的。但不要把挑战理解成跟自己过意不去,老是要挑刺儿,过苦日子。也要看为了什么,永不满足现状,永远有更高的标准,我是朝这方向去努力的。
■ 身为总裁,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认为边工作边做妈妈,可以做得好,这是否也是对自己提出来的挑战?
可以这样说吧。因为职业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我需要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孩子也是我的选择,一旦选择,就是一份责任,几十年内,你要对孩子的教育、抚养担起责任,自己以身作则,还要保证他们有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目前很匆忙、高强力的工作进度下平稳地照顾孩子、家庭,不是一件容易平衡的事情,我也在摸索,反省。
有时候,看到孩子们带有这样那样的倔强脾气,我都会想是不是自己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造成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对父母就是一个考验,我也同时成长。
关心原则,而非细节
■ 感觉你是一个会随时随地思考的人。
对,我脑子停不下来,就连家人都觉得奇怪,我跟你说到这件事时,下一句跟着可能就是下个星期、下个月或者10年前发生的事,这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思维很跳跃。我不得不说,对不起。
有些熟悉我思维的人会说,她已经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没有关系,只要朝着她的方向去就好了,不要问为什么。
■ 时尚和慈善根本就不搭界,而你认为最重要的是结果,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这样的话一定会引起不少争议的。
如果有慈善心,出发点已经是好的,那么他/她做的手段和方法再坏,再不令人接受,我觉得原则上也是对的。就像有人批评演艺圈的人做慈善,我不同意,明星是被人追逐的典范,他们做慈善一定要具有代表意义,例如慈善拍卖,把自己的东西捐献出来,很多人追星,觉得拥有这样一件物品很荣耀,为什么要去指责?最终他捐来这么多款项,去建了一所学校或挖一口井,或救助一个失学儿童。
■ 这是我们非常典型的价值取向,人们会说一方面你过着奢华的生活,一方面又来做慈善,会认为这是一场秀。
我们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要太牵连,过什么样的奢华生活和做慈善,你要把它们连在一起看,那做什么事都不可以。我们完全没有权利去评价他们过奢华的生活,或者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但他们能够去做慈善,已经是非常好的。
■ 你看问题比较支持看正向的一面?
这个社会争议太多了,如果关心争议的话恐怕你会寸步难行的。在这个世界上,关心一些原则上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关心过多的细节。
■ 在你的价值观里,原则是些什么?
要诚实,有智慧,善良,关心他人,关心整个社会,要追求质量,要付出,这都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
■ 现在回过头看当年30岁的自己,她在你心里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很有锐气。今天我40岁,恐怕没这样的锐气,但我拥有更多的经验,更加平稳。每个阶段对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 让你重新选择的话,你还会那样选吗?
绝对不会走一样的路,但要适合自己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你,要真的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走出自己跟人家不同的路,这才是生活。
■ 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置身群体中,行为跟别人差不多,你怎么会有这样一种勇气?
这就比较深了,就像教育孩子一样,发展个性很重要,要给人彰显个性的可能性,必须的。如果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挑战的勇气,哪怕你要他像一群羊中的一个这样走,也会走出来,问题是很多人只能做一群羊中的一个。
我有点另类,我靠着这种天性努力打破了常规人要走的路。我们那代人的路其实是铺设好的,不要出格就行了,可是我偏偏就不,每一个阶段我都出了格。幸运的是,我能够出格,还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千万不要觉得一切都是容易的,我还是经历了很多挣扎,思想上的煎熬、分离、痛苦、失去,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