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生活,就是创造更好的世界

  我们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早晨,乘电梯到地下车库,开着空调、广播一路从车库堵到办公室;精疲力竭瘫在座位上,迎接你的是100多封新邮件,其中17封来自各种团购网站,15封来自工作伙伴,还有60多封来自和你同办公区但不同办公室的老板,以及同办公区、同办公室的同事,以及同办公区、同办公室、背靠背的partener,25%是群发,25%是抄送,还有25%是“全部回复”。

  在处理邮件的时候,你的电话响了,距离你2米之遥的行政专员通知你说,老板请你去办公室一趟。而你的办公桌正对着老板的办公室门。

  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你松了口气想浏览网页休息一下,于是习惯性地打开了大众点评网,选定办公室所在的商圈,然后想了想下午排得满满的会议,叫了外卖。12点30分,前台叫你拿快递,是你从淘宝买的零食和减肥药。13点15分,外卖终于送来,你用5分钟解决外卖,2分钟扔外卖盒、冲咖啡,3分钟上洗手间排毒补妆,然后一屁股坐在电脑前整理最后的资料并打印。你多打了一份防止上司要看,不过这份资料最终进了碎纸机。

  18点30分,会议终于结束,你下到车库启动油门打开空调和广播一路堵回家。回家后你叫了第二份外卖,因为没有力气做饭……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你喂饱了所有的垃圾箱,包括你的电脑垃圾箱、OUTLOOK垃圾箱以及办公室垃圾箱。进被窝后,你打开这一期的《心理月刊》,发现你很喜欢的人物都在叫你拿出时间go green、做环保。一瞬间你有点儿烦躁、还有点儿委屈,于是,你家里的垃圾箱和你的情绪垃圾箱也满满当当了……

  小行动,改变大世界!

  亲爱的,我想是我们俩都对“环保”有点儿误解。一方面我们觉得环保离我们很遥远,需要额外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行动;另一方面我们怀疑一个人的力量到底能改变什么、改变多少。这两种心理将我们拖成了环保的行动无力派。

  其实,有一些环保行动非常简单,并且令人愉悦,只是我们尚不知道,或没有将它们与环保联系起来。比如,我们的一天也可以是这样的——

  乘坐地铁或快速公交去上班,用省下来的时间睡一个短短的回笼觉、为自己和家人冲一杯麦片;重新设置自己的公司邮箱,按照重要性排列邮件,并精简消费信息的订阅;和同事交流的时候,用面对面对话的方式代替电话与邮件;下楼去吃饭,呼吸新鲜空气并优化身体的新陈代谢;挑选一些有企业资助的公益网站加入收藏夹,没事的时候点击一下,就能为饥饿的儿童送一碗饭,或为热带雨林增加一棵树苗……

  就像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所说:“当我们真正开始发自内心地重视我们自己的日常普通需要、开始动手提升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细节的品位与质量时,就开始了改变世界、并使之更加美好的行动。”

  换言之,当我们更好地生活时,就是在做环保,在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零起点?一点也不晚!

  在拿到这一期绿刊之前,想必你已经从《心理月刊》的网站上看到了我们发动的“绿手帕行动召集令”。这是我们第3年做环保特刊了。很高兴,你们没有觉得我们是在老调重弹,而是从北京、上海、成都、苏州、杭州、广州、云南、贵州发来了回信,其中有白领精英、有身心灵工作者、有老师、也有学生。这让我们看到,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处理不同的工作、面对不同的人群,但是我们都有同样的目的:在更好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这个共识是我们制作这期绿刊的基础,也是许多环保组织开展行动的基础。

  我们也并没有在老调重弹。这一次,我们搜集了世界范围内国家、政府、企业、城市的环保实践,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同时,对当下的环保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搜索,挑选出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的、充满了乐趣和创意的点子。

  即使我们是环保的零起点者也毫无妨碍,因为我们已经站在“更好地生活”的起跑线上,而这些点子里,总有一个是为你起跑而鸣响的哨声。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