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尝试的农耕

  绿屋顶:给城市搭一片绿色的天

  无论是Susan还是张永和,甚至是政府,都希望推进城市绿屋顶进程。毕竟,在北上广,留给绿化的面积已经不多,唯有屋顶,可以有效增加公共空间的绿化面积。豆瓣上,绿屋顶小组有人收集了不少全球各地绿屋顶的图片,新进推荐的网站: 更提供了全面的全球绿屋顶实践信息。只是,这个计划要大面积推广的阻碍比较大。“每个人都希望到别人家楼顶种菜。”詹先生是环境领域的研究员,他说:“因为植物的根有侵占力,会破坏屋顶,容易造成渗漏,而改造一个合格的绿屋顶,需要专业公司支持,价格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虽然政府支持,但资金并不足够,就算像当年屋顶平改坡一样执行下去,大家对建筑本身的质量还是心存疑虑的,这份疑虑,就好比我们质疑桌子上的菜一样。”不过,也有诱人的消息,有数据显示,在屋顶上不间断地种植适宜的食物,每平方米,最高可以生产30千克的西红柿,那么,为何不尝试一下呢?

  家庭菜园:一盆黑金的实践

  4天种出生菜幼芽,3周吃上自己种的生菜,这个微型菜园,只需要一个汤碗的面积。一盆黑金其实就是一盆被麻袋装着的“土”,特殊的是,这是淀粉和可生物降解组成的有机土壤,适合城市人的干净、轻生活。同时,也可以给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让种蔬菜比种花还简单。有调查显示,在上海,近60%的受访者(主要是白领人群)对城市农民的理念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将“家庭菜园”带入他们的家中。

  小区中的绿色田地

  以全新退休生活领跑者为口号的东方太阳城,在小区中开辟了2500平方米的土地,分发给不同的居民,让他们自己种花种菜,除了和植物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这种尝试帮助他们打破隔壁邻居都不认识的怪圈,建立真正的社区情感空间。也有许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做业主也做地主。”这是一个年轻业主的置房理由。

  不过,这种尝试,在近两三年内并不容易普及。一位负责这方面事务的人这样认为,核心就是土地归属权。在澳大利亚等城市农耕发达国家,土地是属于公共的,当它空置,居民有权将土地归属权转到社区和人群手里。但在中国,除非是自家阳台,如果要在公共区域农作,哪怕是小区一小块绿化,首先要获得所有居民的同意,再经房地产公司及物业,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相当繁琐,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城市农耕的发展。

  社区支持农业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类似小毛驴这样的CSA有机农庄,它们基本都分布在城市郊区,为周边人提供最新鲜的安全食物,新妈妈们是这些农庄的主力军。同时,从小毛驴农场配送家庭调查报告中也可以看出,白领,月收入在10000到15000之间,是购买有机食品的主力军。在上海,将会形成一个围绕城市的养分循环利用区。有30万公顷田用于处理人体排泄物,市区50%的猪肉和家禽、60%的蔬菜和90%的蛋奶,将会来自这些地区。

  让人放心的有机市集、网店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国仁绿色联盟:
  ·特奥爱心农庄:
  ·百欧欢CSA有机市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