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豆沙
曾经,我特别嫌弃绿豆汤里的绿豆。暑天里喝下冰镇的汤水后,看着剩下的豆子实在是为难,倒掉呢有犯罪感,那让妈妈去吃吧。上高中时跟好朋友回她乡下的老家,帮着她和她妈妈收过绿豆。
绿豆成熟时虽已是9月中旬,但弯着腰在无处躲阴凉的地里摘豆荚,感觉阳光似乎比8月的还毒,汗珠子噼里啪啦跌下土,根本不敢抬头,以免看着遥不可及的地头而深深绝望。
乡下收绿豆的经历让我不能再无视绿豆的存在,就要想办法把它料理好。可是绿豆汤里的豆子又确实不那么好吃,口感烂渣渣的。
有一年要过元宵节,看到奶奶做黑芝麻元宵馅,把炒熟了的黑芝麻放在家里用了不知多少代的铁臼里,捣碎,突然灵光闪现,为什么不能如此料理绿豆呢?
熬好一锅绿豆汤,连汤带豆倒入搅拌器,打碎后的结果令我喜出望外:那是幼滑细腻的绿豆沙啊!到了上海,在淮海路上大名鼎鼎的第二食品商店买到糖桂花,做绿豆沙就加两小勺糖桂花进去,套用《茶谱》里赞美桂花茶的说法,真有一番“桂花点豆沙,香生一室”的风味。
其实老法子做豆沙,颇需要耐心。豆子熬到开花,盛出来放在过滤网上,用勺子仔细压成茸,这时豆皮被留在网上,而豆茸则被过滤出去了。
还有一种办法是把捻碎的豆子倒在滤网里,用盆放半盆水,再将滤网放入盆中,用手搅豆沙,皮留在网里,盆里就是细沙,再把细沙倒入白布袋子里吊干。这么出来的豆沙也叫“澄沙”,意思是“澄清”出来的。
有两种吃法,一是添水再煮开成为广东糖水店里的绿豆沙,一是加猪油炒到水分完全干掉,直接吃或做馅料。我自认是个肯为细节花工夫的人,但是“澄”一碗豆沙仍然令我知难而退。那真真是个细活,做一次豆沙可能有数百、上千粒小豆豆,要照顾到每一粒豆子——只能拜托机器了。
红豆沙和绿豆沙一样,绿豆沙里能放糖桂花,红豆沙也该添点情趣。北京老字号点心铺子“稻香村”里有卖玫瑰酱的,于是就加上它一同搅成细沙,玫瑰酱略带咸味,正好压住了红豆沙那股子腻。我又想到了陈皮蜜饯,陈皮有特殊的香味,制成蜜饯也加了些盐,还有点苦,和红豆沙混搭在一起,五味杂陈。
在马来西亚吃么么喳喳时,香浓的椰奶也可以加在豆沙里啊!地道的中国甜食多了热带风情。
点心红楼
我很喜欢豆沙这类纯粹中式的甜点。这要归因于《红楼梦》给我的美食教育。大学时代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不过是把它当美食图书看。20岁大概是最热爱甜食的年龄段,尤其垂涎大观园厨房里做的各类点心,昨天看到宝玉差宋妈妈给湘云送去“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今天又翻到元春赏赐“糖蒸酥酪”。看到兴奋之处,忍不住大声念出来,全宿舍的女孩子一起感叹。
中式甜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植物做成的,比如雪梨炖银耳、菱粉糕、桂花糖藕、冰花马蹄露、栗子糖,都是可以烹制成菜肴的食材,甚至还可以用刀豆、海带、腐竹、豆腐、胡萝卜等完全和甜食不沾边的材料。
我偏爱芋头、山药。它们全身毛扎扎的,长得一副猛张飞的样子;脾气也暴躁,它们的皮会分泌一种汁液,蜇得人手背瘙痒难忍。可是,肉质却极为白皙、细腻,诗人查慎行就不吝赞美地称它们“真琼糜也”。芋头、山药很随和,不论你对它们重视与否,总会以“琼糜”之姿示人。
在苏州,吃过苏式甜点的代表,桂花芋艿。细瓷碗里,红糖水中漂浮着数颗白白圆圆的芋头和几点金黄的桂花,汤汁很浓,芋头入口即化,根本不用牙,很是喜人,做法也简单。甚至可以用懒人的做法料理它们:芋头、山药上锅蒸熟,皮很容易就剥下来了,蘸蜂蜜或白糖吃。它们也接纳细致的做法。
秦可卿生病卧床,王熙凤去探望她,可卿说,头一天吃了两块贾母赏的枣泥馅山药糕,倒像能消化得了。山药蒸熟后剥皮捣烂,加入猪油和白糖和成泥状,再上笼蒸透。如果在山药糕中放入豆沙或枣泥,蒸好后将碗扣过来,可卿吃的雪白晶莹的枣泥山药糕就好了。
中西殊途
中式甜品跟西式甜品只用面粉、水果、奶制品、酒、坚果完全不同,很独树一帜。四川人甚至还用刀豆做一种甜点刀豆。把刀豆荚里的豆粒掏空,装入混合了白糖、花椒面、盐的米粉,放进坛子里密封发酵;吃的时候取出坛子,在锅里隔水蒸熟。
我奶奶做刀豆很拿手,我只在6岁时吃过一次,极为独特的味道让我至今难忘。这道甜点费工得很,贤惠能干如我奶奶这类旧式家庭主妇也只是在过年前做一坛,旨在为节日增添气氛隆重推出。而现在,在四川、重庆几乎找不到刀豆了。
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越来越追求高尚时髦的西式食物,刀豆毕竟不合时宜,被淘汰是可以想见的。
也许再过10年,炒双泥(山药泥和红豆沙)、桂花芋艿汤之类的纯中式甜品也会像刀豆一样消亡。西式点心房已经流行到小镇上,那些点心房的玻璃柜台里摆着堆满人造奶油、外观华丽的西式蛋糕。有人以为这样就算国际化了,但未必能得到以深厚甜品文化为傲的西方人的首肯。此刻的世界已是天堑化通途,可我宁愿世界上有高山有平地有湖泊。我愿意翻过山去品尝一块别人家的托伦提那蛋糕,但更多时候还是喜欢坐在家里喝一盅玫瑰花露,吃两块嫩藕丝糕。
玫瑰花酱
在很多古书中,都记载了用鲜花制作“花露”、“花酱”的方法以及食用法,可惜如此风雅之物的做法虽未失传,却无人再有心去调制。现在尚能买到的就是玫瑰花酱、糖桂花,网上也有玫瑰露出售。
玫瑰花酱的做法有多种,简便易行。这里介绍一种:250克红玫瑰花瓣,去掉花蕊和不好的花瓣,用淡盐水洗净,沥干水分。取出一半,加3汤匙柠檬汁,放入搅拌器打成泥状备用。另一半的花瓣里放入清水煮半小时,然后过滤,再加入250克砂糖,混入先前搅成的花瓣泥中慢火煮,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煮至稠糊状,冷却便成花酱。
核桃糊糖水
材料:核桃,水,冰糖,椰奶,糖桂花、红枣
做法:
1.核桃去壳,红枣去核,核桃仁头天晚上就用凉水泡好。
2.核桃仁去皮,微炒后捣烂备用,红枣洗净切片。
3.捣烂的核桃泥加足够的凉水煮,大火煮开后改为文火,直到核桃泥和水的比例为1:2。
3.汤凉后,倒入搅拌器,打匀后再倒回锅里。
4.加冰糖、椰奶,把核桃泥熬至开锅。装碗后,在核桃泥上浇一小勺糖桂花和两片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