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大脑-我尝试了一整天无所事事

  在汉语词典里,无所事事的解释是“闲着什么事都不干”。这个中性词,却被现代人更多地解读为贬义词。

  我们找了一些总是异常忙碌的人,请他们停下脚步,把一整天的日程表留白,去体验“无所事事”的一天。很多人都兴致勃勃,愿意尝试,然而执行过程中,有一半人选择了放弃。36岁的家庭主妇周静觉得“无所事事”让她非常焦虑,因为她时时在担心两岁半的孩子没有她在身边会又哭又闹,于是急匆匆地跑去父母家看孩子去了;28岁的部门主管张凯终于在傍晚没忍住打开了outlook,于是接下去就像强迫症一样又开始了无穷无尽的工作时间;30岁的白领汪影竟然一直记挂着开心网上即将成熟的庄稼。当然,成功的体验者们收获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共通点是他们都得到了内心的宁静。

  偶尔去体验一个“无所事事”的一天吧!这并不难。无非就是早上起来,用不着看时间赶着去做什么;无非就是对着窗外洁白如洗的天空发呆、躺在太阳下任阳光软软地照着;无非就是懒洋洋地赖在床上、毫无目的地闲晃在荒野里;无非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一成不变的日子好像忽然被撕开一道口子,阳光哗啦啦地照进来。”
  林林,26岁,网游公司市场主管

  大学毕业之后我从杭州来到北京,做过几份工作,从最初的小职员做到现在的市场主管。每天缠绕在数据报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特别压抑。大公司的竞争十分激烈,总觉得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超过,一天也不敢懈怠。有阵子几乎要崩溃,每天晚上昏昏沉沉,做什么都没劲,怎么睡都不够,有些晚上又怎么都睡不着,有时候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要么见人就骂,非常容易失控。

  一直都很想独自背上一个包就去旅行,做一个本雅明所描述的无所事事者、游荡者。所以这一天,我随意地坐上了一辆路边正要起动的公交车,也不知道它会开去哪儿,心想且把这当作一次小小的旅行和出逃吧。车子逐渐开出北京五环外,车上的人也渐渐少了,窗外的风景从城市密集的高楼大厦渐渐变成树林、河流、田野以及沉默的群山,还遇见一群慢吞吞赶路的绵羊,它们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大自然真是大美无言,令浮躁的心也踏实起来。车在前行,我似乎什么都没想,一成不变的日子好像忽然被撕开一道口子,阳光哗啦啦地照进来,疲惫的身心好像被重新激活。那种感觉特别神奇,你好像都能闻到阳光的气味,能听见某些困扰已久的霉菌被阳光“嗖嗖”消灭的声音,每一个毛细孔都好像苏醒过来,张得开开的。对,就是浑身舒畅,耳目清明的感觉。

  终点站是一片杏园,我下了车,对着站牌拍了张照—我从城市的西边一直坐到了东北边。我在几棵杏树间坐下,有村民在放风筝,已近傍晚,天色极美,风柔柔的,令人沉醉。远处升起袅袅炊烟,我不由地哼起邓丽君的那首歌。

  那晚回家睡得很安稳,睡前还给爸妈打了电话,觉得特别满足,好像又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忘却现实的压力,只关注当下的感受。这种专心是我很久都不曾再有的。”

  庞智卿,25岁,画家

  2006年从美院油画系毕业后也没去找工作,打算专职画画。因为绘画是一直以来的理想,所以我很努力,脑袋总被很多想法充斥着,尝试了很多风格。随着年龄增长,创作对我而言不再仅仅是个人情感表达的出口,希望能够以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所以我规定自己像上班一样,每天8小时的绘画时间,也不管有没有灵感。我其实一直不满意自己的状态,很难找回初时的专注,思绪错综复杂,还时常失眠,想着应该怎么去画,有时梦里也会画,不停地画。生活、创作、梦境,纠缠在一起,混乱不堪。这是我焦虑的核心。有时没有画好,手上还握着画刀,甚至真想就这么刺向画布,或者自己。

  这其实是一种异化,艺术本来应该将人从各种异化之中解放出来,但一不小心,它自己也成了它的反对者。这其实挺可怕。于是某一天我决定停下来,干脆什么也不画,找了个白色的空房间自己待着,不知道是不是也算冥想的一种,就这么望着墙,开始调整呼吸,放松肌肉。四面空墙,似乎齐齐地向我发出某种能量,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我置身于这一整个“空”的空间,大脑也慢慢空下来,之前喧嚣于脑海的各种材料、意象、色彩都安静下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觉得特别舒服和愉悦。傍晚的时候,又和朋友一起在门前的空地上种了点向日葵,想看看它是否真的迎向太阳。用铁锹挖地的过程比较枯燥,但那种专注忘我的状态又回来了。和朋友开玩笑讨论要把向日葵种成什么样子,是蒙德里安还是一颗星星。整个人非常放松,脑海里清朗一片。你知道自己在做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恰恰是这件无关的事,在此刻好像某种治疗一样,令疲惫的思维一阵沁凉,想像力反而得到拓展,也暂时忘却现实的压力,只关注当下的感受。这种专心是我很久都不曾再有的。

  “心里好像敞开了一扇门,带着新生儿的好奇和天真,去寻找那些曾被头脑遗落的盲点。”
  李洋,30岁,咨询顾问

  一早醒来,我并未与往常一样立即睁开眼睛,起身,投入已计划好的日程表,而是长长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是的,今天是无所事事的一天。

  坐在喧闹的早餐店里,我的味蕾像花朵般绽放。热腾腾的现磨豆浆带着一股纯正的豆腥味放在面前,加了糖之后却能掩盖得恰到好处,火候正好的煎饼酥中带脆,这个时候吃最恰当不过,老板端着餐盘在店里穿梭,忙得陀螺一般却带着真挚的笑脸。原来坐在餐桌前细细品味,和平时为了赶时间三口并二口的狼吞虎咽,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可见繁忙的生活让我们缺失了多少对生活的细微感触。发觉这点,我的心好像敞开了一扇门,它带着新生儿的好奇和天真,跃跃欲试地去寻找那些曾被头脑遗落的盲点。

  从店里出来漫步在路上,没有急着去什么地方,见什么人,只是这么走着,头脑变得缓慢安静,耳边的声音开始丰富起来,我听到了平时听不见的声音。湖面上远远传来咿咿呀呀的二胡声;白杨树叶随风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像是下雨;鸟儿瞬间起飞时扑闪翅膀的气流声;孩子们嬉笑着来回奔跑的脚步声……站停后,我闭上眼睛,试图再捕捉更多的声音,却隐隐听见水流的声音。原以为是湖水的声音,可那声音却离我越来越近,声响也越来越大。那一阵阵不断涌来的,如潮水般的声音将我完全淹没的一刹那,我猛然一惊,睁开了眼睛。此时,湖面平静如镜,我却依然感受到身体内的激荡与回响。这是心的声音么?我听见了,很奇妙。

  这一整天,我很踏实,没有回忆、没有幻想,少了很多对过去与未来的焦虑,有一种真正的平静从心中升起。我想,无所事事的体验,确实是一种放空“制造事端”的头脑、觉醒“浑沌不明”的心灵很好的方式。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