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舞蹈家高艳津子为本刊创作、演绎主题舞蹈,并与我们分享她对于舞蹈,对于生活的感悟。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它们明明在那里,在我们内心深处,给我们活力,推着我们前进……可是,我们却常常对它们视而不见。那么,怎样才能发现自己身上隐藏的天赋和长处呢?
如果你正在寻找自我,不妨听听心理教练的建议:停下匆忙的脚步,认真检视自己走过的道路,看清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有没有实现这些愿望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彻底发挥潜能。下面的两个练习分别由两位心理教练给出,每个练习都会帮助我们思考、进步。请不妨花些时间,认真尝试本文中介绍的两个方法,你冒的唯一风险,就是会蓦然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的财富……
练习1、询问法
通过别人的评价更好地了解自己
由心理教练保罗·比罗内(Paul Pyronnet)设计
“如果你要把一件重要的事情托付给我,那会是什么事?”
请5个跟你关系密切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或同事,但跟你的关系一定要足够牢固,才能提供给你真实而有益的意见。另外,他们应该与你交往已久,否则没法给出具体、丰富的答案。一般来讲,这些人会想到你给他们的某种特别的感觉,或是你与众不同的职业技能。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评价不像我们自己的那样,或者自我贬低,或者自视过高。请他们给你尽量多的答案,以便更好地看清楚自己。下面是安雅的体验。
见证:安雅 35岁
从谁开始呢?我正好要给姥姥打个电话,就从她开始吧。她说:“等我变成痴老太婆动不了的时候,我想让你帮助我去另一个世界。”啊!练习一开始就这么令人吃惊!姥姥解释说:“我信任你,我能跟你无所不谈。你是个有思想、心态开放的人,能听我跟你说这种话。”
接下来我问了小真,我最好的朋友,20年来亲如姐妹。她称赞我在逆境中的勇气,做事的诚实,见了困难往上冲的能力……我心情复杂地挂上电话。
第3个人问谁呢?小琴吧,虽然认识不久,但这一年来我常住在她家。她说她会把“很多事情”托付给我,包括她5岁的儿子。她觉得我是个“靠得住”的人(“你要是回来晚,就会提前打电话告诉我”),而且“善解人意,总是知道给别人买称心如意的东西”。
还有朱莉,5年前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她,她马上回答说:“找你搬家,或收拾房子”,因为我善于“组织和安排”。全是赞美的话!我开始有点飘飘然……
这时我的前夫、现在的好友杰克把我拉回了现实:“如果我喝酒驾车被警察抓住,我第一个给你打电话!你能冷静处理这类情况。一旦行动起来,你就毫无畏惧,不留情面。”
是这样?我还要问问同事。
我选择了上司,她特别强调我的“爽快”、“透明”,称赞我是个“待人真诚、纯粹”的人——还是好话。
周围人的话描述出了一个光明磊落、高效有力量的人,无论出了什么事都可以搞定。而我一直自认为是个怀疑一切、优柔寡断、有时感情脆弱的人,别人的眼光让我看到了自己无可置疑的力量。我知道自己善于倾听,但心目中的自己比他人眼里的软弱许多。
这个练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潜藏的能力,我感到浑身充满力量和自信。我是个真正敢于行动的女人!怎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呢?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停止怀疑!
练习2、口号法
看到以往的成就,曾经表现出来的品质,然后为自己设计一个最能体现你独特之处的口号。
由苏泽·佳伯里-斯提芬(Suzel Gaborit-Stiffel)设计
■ 举出你成功做成的10件事,列出清单,编上号
只要你自己认为某件事情是成功的,就算成功,别人的想法一点儿也不重要。“我成功地说服了那个可恶的女邻居,请她在我出差时照顾我的猫”,这样的事情也算一次成功,跟“某某比赛得了第一”同样重要。
仔细回想你生活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回想那些大的成就,也别漏了写上两、三次小成功。尽量具体,不要写成“我成功地学了英语”,而应该是:“今年,我成功地给一些外国游客当了翻译”。
■ 针对每项成绩,列出你在这件事中表现出的品质
待人热情,直率,勇气,坦诚,力量,直觉,恒心,等等。
■ 把这些品质分类
例如,把勇气、奉献精神、正直列入“道德”一栏,把善于倾听、交流、协调能力列入“人际关系”一栏,而组织能力、专注力等等,则属于“智力”范畴。你自己决定怎么分,因为分类的方式反映了你的世界观。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成功背后,浮现出一些共同的品质,它们就是你一直赖以成功的支柱。
■ 从这些具体事例中,找出那些一成不变的品质
这些主要品质保证了你的成功。也许你会惊讶:虽然情形不同,你的应对方式却始终如一,不管是成功地烧出一盘菜,还是完成一个棘手的财务项目。
■ 最后,设计你的口号:“我是一个……的人”
这么做可以准确描述你身上最好的方面。天赋与长处一旦经过确认,就能够在将来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应用它们。比如:化解冲突,重新开始某项运动,着手某项创造性的活动,等等。你的口号可以是:“我是个有本事化繁为简的人”,“我是个能完成计划的人”,“我是个能让别人成长的人” ……
见证:丽丝 40岁
我费了很大劲儿才把这个练习坚持到底。我经历了3个阶段。一开始,我觉得这练习很难,因为我是个情绪化的人,无法同过去的经历保持距离。然后,我一旦明白这练习是怎么回事,就像拆毛线团一样,一件一件成功的事情自动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主要的事件有——我成功地维护了我们的夫妻关系,尽管我们之间的年龄相差20岁;成功地领导了一个企业,尽管下面4个部门风格各异……每次,我都发现自己特别擅长调解人际关系,适应环境。我的目的只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那么我的口号就是:“我是个能把大家聚拢在一起的人。”——这看上去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想出这个口号给了我很大帮助!
我的结论是:我不喜欢独自生活或工作。而事情的反面,也就是最好自我的另一面,或许是我的牺牲精神过强。所以,这个练习让我警醒,因为我有可能会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大体来说,这个练习让我检阅了自己的能力。不这样做,我可能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