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学教师,和丈夫关系很好,目前怀孕两个半月。我一向不喜欢小孩,我和丈夫分别36岁和42岁,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可能影响胎儿质量,而且我丈夫一直未戒烟戒酒。不过最令我焦虑的是,我能预见小孩带来的负累和辛苦,却想象不到小孩能带来什么快乐;担心因此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上海 静研)
李子勋回复: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和被选择中,既然孩子已经选择了你,那么你需要鼓足全部的智慧和勇气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生命是自然的产物。母亲的子宫只是自然赋予生命的通道,既属于你,又不全属于你。读生命的自然发展史你会知晓生命从来就是以群体的方式共存的,并不真正存在个体。女性生命中最伟大的使命就是成为母亲。所有生命都需要得到世界足够的敬重,即便小生命还在你的身体里,没有谁可以忽视他/她,或者可以决定他/她的命运。从佛学的轮回理论看,这个孩子一定与你有众多的渊源。把你怀中的天使,看成是你生命中注定要来陪伴你的吧。
36岁并不是一个太大的年龄,你的身体成熟,心理稳定,经济基础也齐备,正是孕育孩子的黄金时期,虽然这些孩子很少是体育、科技、商界的天才,但世界上在艺术/文化/哲学/音乐方面出类拔萃的才子都是三十几岁的母亲生的。我的德国老师佛瑞兹·西蒙有个信念,人类的孩子都是共同的,养育孩子是成年人不能推卸的责任。东方文化下“养儿防老”过于狭隘,隐含孩子是自己的,造成社会对家庭养育孩子缺乏监控和指导功能。有一次在央视做节目,来者是一个收垃圾的,20年捡了12个孩子,缺吃少穿,居住恶劣,好几个孩子还有畸形。这40多岁的男人虽然善意可嘉,可是社会对孩子的保障到哪儿去了呢?看到这一切,让我扼腕垂泪。孩子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今天我们的社会怎样对待孩子,20年后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回馈社会。当你和丈夫有能力的时候,为社会不是为自己养育健康可爱的孩子,是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