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缺陷研究的进展

fixed" zzz="106643">

  记忆缺陷往往是造成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激起了研究者致力于用信息加工理论及方法,从记忆的信息加工成份和阶段来研究学习障碍儿童记忆的热潮。下面我们谈谈近半个世纪以来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缺陷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对感觉记忆的研究

  感觉记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环境信息或刺激(如视觉或听觉的)首先进入感觉登记。虽然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瞬间就会消失,但它为大脑提供了对输入信息进行选择与识别的时间。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一般学习障碍儿童的感觉登记是完整的,没有受损伤(Morrison et al,1977),其记忆成绩差是由于信息的提取或回忆方面的障碍。Mazer等人(Mazer et al,1983)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从感觉记忆中提取信息的速度较慢。学习障碍儿童在单词再认的编码阶段(信息的感觉记录过程)的水平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只不过他们在记忆搜索上要花更多时间。因此感觉贮存中信息提取困难是学习障碍儿童记忆缺陷的原因之一。

  二、对短时记忆的研究

  短时记忆缺陷的学习障碍儿童一般与信息的加工策略和信息的心理表征有关。

  哈勒汉等人(Hallahan,Kauffman&Lioyd,1985)通过分析视觉的短时记忆任务研究了学习障碍儿童的记忆过程,认为:①年龄最小的学习障碍儿童在视觉的短时记忆任务方面困难更多;②学习障碍儿童的记忆问题应归于使用认知策略的局限(如组织、复述策略);③教给学习障碍儿童学习策略,其成绩可以达到相当于正常儿童水平。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也能把记忆缺陷造成的学习障碍儿童从其他学生中区分开来(Swanson,Cochran&Ewers,1990)。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短时记忆上的缺陷主要发生在控制过程(如复述)以及材料性质上。他们认为记忆缺陷儿童在完成作业中较少进行复述,同时不会使用那些正常儿童轻而易举就会使用的策略(如组织、组块策略),对言语材料的记忆尤为困难。

  三、对长时记忆的研究

  长时记忆是指学习材料经过复习或精细复述后在头脑中长久地保持信息的记忆。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缺陷儿童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与正常儿童不一样(Swanson,1986)。记忆缺陷个体在语义记忆中贮存的信息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内部连贯性上都是低级的,因为他们更少利用精细复述策略把信息转变成有意义的或概念性的信息,从而使得很多感知信息难于或很少进入长时记忆中。

  在回忆或提取信息方面,记忆缺陷个体虽能利用策略来选择回忆线索,但在选择策略时总停留在新手水平,不能把记忆策略转变成更为有效的形式;由于元认知水平低下,在选择回忆线索时缺乏自我检查技能和区分信息重要性程度的能力。

  总之,学习障碍个体在记忆上的缺陷主要发生在信息的获取、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以及监控方面。针对这些缺陷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训练与矫治方法。

  四、对记忆缺陷的矫治与训练

  (一)根据艾滨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要定期组织复习,次数先多后少,间隔时间先短后长;教会学生有效地利用分类、联想、编码、精细加工等策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