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孩子的“蛋壳”心理

fixed" zzz="106647">

  

 

      日前,一位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记者,班上一个平时比较文静胆小的学生,因迟交作业受到老师批评后,竟当场用头撞课桌椅,拿铅笔戳自己的手臂,被老师连忙制止……在惊诧和担忧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单纯的心灵外,裹着一层易碎的蛋壳,面对外来的压力,竟如此不堪一击,甚至要采用一种极端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呢?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可能也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批评孩子学钢琴不认真,孩子索性就放弃不弹;和父母玩游戏一旦输了,孩子就大发脾气;看到其他小朋友表现比自己好,就委屈哭泣。这些表现虽说不上偏激,可“蛋壳心理”却日益成为孩子心理正常发展的隐患。而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过多表扬并非好事

        伟伟妈:伟伟现在念小学二年级,考试经常得第一,我常常夸他是“最聪明的孩子”。可是前天,他一回家就冲进自己的房间把门反锁起来。我在外面劝了十几分钟,伟伟才像个泪人似的把门打开,只见书本扔了一地,他伤心地哭着:“我不去读书了,没意思!”我吓了一大跳,问了好久,伟伟才哽咽着说:“这次数学考试我没有得第一,只考了90分……妈妈,我是不是变笨了,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了?老师同学一定都会笑话我的……”

        孩子的想法和表现让我觉得非常沉重,难道是表扬出了问题?那天我和伟伟谈了很久,告诉他,谁都无法永远得第一,但只要努力了,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别人也不会因你偶尔的失误嘲笑你。相反,如果面对挫折自暴自弃,才会被别人看成“胆小鬼”。伟伟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小编点评:孩子幼年阶段时,家长应尽可能协助他们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但如果一味表扬孩子聪明能干,他会认为做不好事情是因为他不聪明,因此害怕失败,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成功固然好,但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意识为孩子制造一些挫折,增强其耐挫力。

        老是批评也不可取

        杨杨妈:杨杨5岁开始学钢琴,也许是年龄较小的缘故,一些练习曲老是弹不好。每次不会弹她就让我教,但我白天工作忙了一天,心情比较烦躁,教了两三遍她还不会,我就忍不住骂她“笨”。后来她学琴的兴致越来越低,要她弹琴简直比吃药还苦。更糟糕的是,有一天,我发现杨杨的左手背上有一道红红的印,像是被人拧的。原以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欺负她,追问之下,杨杨才说是她自己拧的,因为“小手不听话,老是弹不好钢琴”。我又心疼又后悔,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