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最繁华时患上乳癌,失去一个乳房;三次婚姻三次分离,62岁单身一人无子女;脑下垂体瘤随时可能导致失明;一个多月前失去母亲,刚刚从抑郁中走出来……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如此清朗、明媚的一个女人。支撑她走过这跌宕起伏的半生,仍能享受生活之美的力量是什么?
吴家芸(Sophia),“一念之转”国际认证协导师。1947年生于厦门鼓浪屿;1984年开始学习阿凡达课程,并率先将其引入台湾;1994年开始跟随“转念作业”创始人拜伦·凯蒂练习;2002年将转念作业介绍到台湾;2007年回到台湾定居,专心推广一念之转;2010年3月来到北京推广一念之转,与《心理月刊》读者坦诚分享人生经验。
转念作业(The Work),美国家庭主妇拜伦·凯蒂在对抗抑郁症的过程中摸索出的一套工具。《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称其为教人们如何活在当下,活出喜悦、平安和爱的本然境界的钥匙。转念作业课程已经在中国内地展开。
人生就是痛苦吗?
我从小就在寻找答案: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我的童年很痛苦。
6岁之前,我是个非常快乐的小孩,可是上学以后就变了。老师要你写功课,像“上、下”这么容易的字也要写50遍,我想写10遍就可以了,于是只写12遍,结果被老师打手心。还有一次,要写自己的名字,我写了“吴家”,忘记写“芸”,又被打……老师还会跟我妈妈告状,结果变成在学校挨打,回家又被妈妈打。我当时就感觉这个世界好可怕啊。
我妈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常常唱颂着“无论青红黑白种,都是耶稣心宝贝”。我就想,如果所有人都是神的宝贝,如果神就是爱,为什么我会常常挨揍?神怎么是这么可怕的呢?哪里有神啊?我想找个人谈谈,可是没有人可以跟我谈这些东西。跟兄弟姐妹谈,他们说“你想太多了”。我去教会问:“圣经上说的话是真的吗?”他们就说:“神的儿女就要虔诚,要相信,不要中了撒旦的计。”
我变得无法和长辈亲近,也不愿听他们的话。我常常和母亲对立,还跟她挑战:“你整天就知道打人,你算什么基督徒啊?”结果又被打。我像疯了一样的,不停地跺脚甩手,以表达对她的反抗。我想不明白,怎么会是这样子啊?!难道人生就是痛苦吗?如果是这样,我不要,我绝对不要。很小的时候,我就许下心愿说:我长大以后绝对要做个好太太,我一定不要留下孩子,让他/她受苦。18岁时我就想,如果人生就是这样子的话,我宁可死掉。
那些“不可以信任的”男人
18岁那年,我认识了第一个男朋友。
那时什么都不懂,因为看电影,只觉得爱情是多么美好、浪漫,但是事实和想象不同。当他说要跟我“那个”的时候,我说我不要——我出身于一个家教很好的家庭,绝对不会跟他有性关系。结果,六个月后他就结婚了,没多久他老婆怀孕了——婚前就怀孕了。我很伤心,他跟我说他有多爱我,可是……我就觉得,男人是不可以信任的——那种信念的种子又根深蒂固,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在外面有很多情妇,还有跟别的阿姨生的小孩。
因为有“男人不可信任,男人不够好”的信念,我就很努力地学习、工作,去证明给自己看、证明给对方看:你看,你多没用,我比你棒。我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工作时,曾得到美国保险界“终身百万元圆桌会员”,获此荣誉的大部分是外国人,而且是男人,但是我和他们一样可以做到。最顶峰的时候,我赚到很多钱,人脉很广,开奔驰,拿GUCCI包,穿名牌,但是心里非常空虚。我知道,我有东西没有找到,而此时,又面临身体的挑战。
29岁,在例行身体检查时,医生发现我得了乳癌。我一下子就痛哭得不行,好像我马上就要死了。结果我活下来了,但是变成只有一个乳房——三十几年前做乳癌手术,还不能同时重建乳房。我第一个老公说:“你千万不要在我面前脱衣服,我害怕。”他的这个信念造成了很大的隔阂,后来我们就离婚了。
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女人,一定不会再有男人要我的。这个信念,让我害怕再找对象,但我还是又结了一次婚,并且再次离婚。我的律师告诉我,他办离婚案件20年,我是第一个要给男人钱的女人。这次离婚令我心理很不平衡,觉得很委屈:我是一个受害者,男人都利用我、欺负我。这些困扰、影响着我的信念在我学习一念之转后,都逐渐烟消云散了。
跟父母说“对不起”“我爱你”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的不专一让妈妈多么痛苦。可是我小的时候也不懂啊,反而跟妈妈说:“都是你不好,你不会撒娇,不会甜言蜜语,一定是你太差,爸爸才会去找别的女人。”那时候我是如此残酷、无理、霸道地攻击我妈妈,但是妈妈竟然没有讲话,也没有打我……当我走上灵修的道路后,才感觉自己是多么可怕。40岁时,我跪在地上跟她说:“妈妈,请你原谅我。因为我不懂事,伤害了你,请你原谅我。”(她的声音呜咽了)她用手扶我起来,说:“傻孩子,我是你的妈,过去就过去了,我一定原谅你的。”还好,往后我还有22年的时间,与她快乐地相处,对她非常尊敬,非常爱她。
后来我总跟我妈说“我爱你”,她就说:“你好烦哦,爱放在心里就够了,干吗还说出来?!”我说:“我40年都没有跟你说‘我爱你’,你现在就给我个机会,让我好好地跟你说‘我爱你’吧。”从此,她不再拒绝。我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可以跟她讲“我爱你”的。爸爸呢,我只有一次在电话里听到他跟我讲“我爱你”。因为我一直在电话里跟他们讲“我爱你”,突然有一天他就说“我也爱你呀”,然后很尴尬地“呵呵”几声,赶紧挂电话了。
我很幸运,能走上这条路,(哽咽着)有机会跟爸爸妈妈说对不起,我才能在他们的晚年享受与他们的关系,没有任何不安、责怪、内疚。
终于找到最后一块拼图
第一次接触转念作业,我处理的主题就是“我恨我的爸爸,因为他不忠实”。拜伦·凯蒂说,世界上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你/他的事、神的事(上天或大自然未知的力量)。她问我:“你爸爸要找情妇是谁的事?”我想了半天:“我……”(气喘吁吁地),我知道答案,但就是说不出来。她就一再重复:“你爸爸在外面有情人是谁的事?是你的事吗?还是你爸爸的事,还是神的事?”“是爸爸的事。”我答得不心甘情愿。“那,对自己忠实是谁的事?”我也说不出来。很久以后,我才说“那是自己的事”。原来,因为我的心思跑到爸爸那里去了,所以我没有管好自己的事。由此,我得到对父亲的尊敬。
我要找的东西,在之前学习的阿凡达课程里找到了大部分,可是,就像玩拼图游戏,少了一块,但不知道少了哪一块。当我学了一念之转以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那一块,很兴奋。兴奋之后,我也怀疑,这是真的吗?这么简单,就让我得到平静、喜悦。她那时上两天的密集培训课程学费只要250美元,而阿凡达课程上四阶要花1.5万美元。我当时的想法是“越贵的东西越好”,所以没有真正投入去接受拜伦·凯蒂的方法。到后来,我面临各种困境,它一再发挥效用,我越用越深越有效,才真正决心投入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我学习8年以后,最终决定把它带到台湾的原因。
痛苦背后有更大的礼物
3年前我回到台湾定居,直接原因是我的荷兰老伴“劈腿”了。我以为做了这么多功课,这件事我一定可以接受,可以忍受,可是事实的挑战与想象是有冲突的。我们在一起7年的共同生活,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很相爱,我根本没有想到……他也是灵修者,我以为灵修的人可以战胜私欲,会诚实,对你忠实——现在我知道这是我的误会、想象,我没有真正去了解他,去倾听、接受他。
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非常大。然后,我的很多信念就冒出来:我不够好,我不够吸引人,我不是个好太太,我不会做爱……所以他才会去找别人。我不断做功课,问这些信念。三个月以后,我就清楚地知道,全部都不是。不过,我还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我决定和你分开,我要回台湾,你就快快乐乐地和你的女伴好吧。”我祝福他。就这样,我回台湾了。
我发现,这个痛苦后面有更大的礼物。因为这件事,我可以真正专心推广一念之转,过上非常充实的生活——帮助愿意从痛苦中解脱的人们得到平安和喜悦的人生是我的使命;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陪伴妈妈度过她的最后三年,可以无条件地再爱我妈妈。妈妈是96岁过世的,她的时代,儿女是不可以抱她亲她碰她一下的,可是我天天都跟她说“我爱你”,常常会去抱她亲她,为她按摩,帮她梳头,和她聊天——我一生想要的都得到了。
现在我和前夫也变成了很好的朋友,常常交流。他很高兴我能做我喜欢的事情,鼓励我继续。
有躁郁症,生活依然有品质
今年1月14日,母亲过世。我原以为我已经可以平静地接受了,但是母亲要盖棺的那一刹那,我又哭得歇斯底里。我以为哭完了就不会再哭了,结果又面临过年……兄弟姐妹参加完母亲的葬礼,都回到自己生活的国家,只剩我一个人在家,那种失落感简直无法形容。结果我又大哭。哭完以后,就换天气(从炎热的印尼出差回到凄凉的台湾),加上想念妈妈,加上各种事情,我的抑郁症又来了。
我有躁郁症。躁的时候充满创造性能量,但抑郁时就如同陷入深渊一般。在台湾,这是件很可耻的事情。周围人会觉得,你得了这个病,就羞辱了我们吴家的人。我曾为此跟拜伦·凯蒂做功课。那时我的手因为吃药的副作用会发抖,我说:“我好恨我自己,因为我有躁郁症,手抖成这样,好丑好可怕。”她却说:“你看你的手抖得多美呀!”我非常吃惊。
这是她的看法,和我完全不同。她得过10年抑郁症,现在却可以过得这样平静、快乐、喜悦,有这么多的爱,我很佩服她。以前我会怪自己,用了她的方法之后,我接受了我的忧郁症。我允许自己去休息,如果需要睡16个钟头,我就好好睡16个钟头,不会有任何内疚感或罪恶感。
这一次忧郁症来,是我主动跟医生说要加药。医生说,我是最棒的病人,因为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我接受它,没有怪自己,加上坚持吃药,于是五天以后,我又健康了。因此,我虽然有躁郁症,但是有一个非常有品质的生活。妈妈过世以前最担心我,因为我没有老公,又没有儿女。我就跟她说:“妈妈,你放心,我过得非常好,我会很健康的,我一定会(声音哽咽地)做一些(荣耀)你和爸爸的事,让你们感到骄傲的,你就放心地走吧。”
做盲人也快乐
四五年前,我又有了脑下垂体肿瘤,严重的话可能会让我的眼睛失明。当时我一直想要找到可以不必看病、吃药就能把病治好的方法。拜伦·凯蒂问我:“你的身体健康,这是谁的事?”我说:“当然是我的事啦。”她说:“我的经验,这也是医生的事、神的事。”
我恍然大悟,的确,每个人都应该照顾自己的健康,然而有些身体问题只有医生可以处理,所以应该好好接受医生治疗,其他就交托给神了。于是我开始去看医生。脑下垂体瘤我无法控制,它自己可以随时长得更大。我不能说完全没有害怕,可以说降低到了非常少。
中国人有句话,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会有快乐。我做功课时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我自己得到的经验和答案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现在的经验是:人生是很美的,如果失去视线,我会做一个很快乐的盲人,去享受另外一种人生境界。
4句问话
■ 那是真的吗?
如果回答“不是”,请直接跳到第三题。
■ 你能确定那是真的吗?
■ 当你相信那个念头时,你是怎样反应的?发生了些什么?
■ 没有那个念头时,你会是怎样呢?
反向思考
把那个念头反转过来。(例如:他伤害了我。)
■ 完全相反。(他没有伤害我。)
■ 转向自己。 (我伤害我。)
■ 转向别人。(我伤害了他。)
找出至少三个具体与真实事例,证明每个反转的确是真的。
关于更详细功课可浏览 。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
作者:(美)拜伦·凯蒂
史蒂芬·米切尔
华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