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5月,内心的小宇宙就开始呐喊:夏天快来!夏天最引人入胜的就是热烈澎湃的气氛,情绪在阳光普照下高涨,就连偶尔的阴霾也稀有得好像插曲,不但不足惧,反而有情调。这是因为人的大脑里有种腺体叫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它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相联系,当太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激素减少。而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一旦减少,就会导致细胞不活跃,人便会处于抑郁状态,情绪低沉,很容易感觉到疲惫。因此解压解乏甚至抗抑郁的最佳“非处方药物”,就是“晒太阳”。
就算是要纳凉,就算是要防晒,阳光积极的那一面是具有压倒性的,我们依然是太阳的孩子,热爱着夏天。作为在“一线”接触阳光的肌肤,我们需要把它打造成我们的“阳光房”。
还能防什么?
日本3.11大地震通过两三道手的蝴蝶效应,一时间引发全球“核辐射恐慌”。从街边商铺到淘宝网店,纷纷为沾点边儿的产品标榜“防辐射”功能,带有隔离作用的护肤品自然也会借机宣传——之前原本就有为办公室职业女性设计的带有防电脑辐射功能的隔离霜。身边有心态良好嘴上犀利的朋友自我安慰道:“没关系,我们不怕核辐射,因为北京有脏空气保护罩。”这当然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随口嘲讽,但城市里的空气污染确实存在,能不能与核辐射形成对抗毫无把握,但对肌肤一定有负面的伤害,因此我们可以不相信防晒隔离霜的“防辐射”功能,却可以利用这样的保养品为肌肤隔离脏空气。就像很多人将露台改建阳光房的目的也是为所享受的阳光过滤掉灰尘的目的。而且,带有防晒指数的隔离霜,对紫外线的隔离作用是非常强的。
低负担防晒
各种防晒类的护肤品正如“阳光房”的玻璃贴膜一样,不论怎么多种多样,最大限度的中和“防护”与“享受”两大功能的,就是最好的。
防晒保养品多是按成分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大类。物理防晒用的是反光粒子,在皮肤上形成防护膜,反射和散射紫外线,从而避免紫外线直接接触皮肤。化学防晒就是用化学物质与细胞结合,吸收某部分波长的紫外线,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根据其吸收紫外线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UVA和UVB吸收剂。物理防晒用的防晒粒子不需要吸收,皮肤的负担较轻,但由于防晒粒子不能做到足够小,物理防晒品擦在皮肤上容易泛白,显得油腻。化学防晒需要吸收,所以一般要在涂抹20分钟左右才能发挥作用。采用化学方式进行防晒的化妆品透明清爽,但有些成分过敏可能性大。因为很多物质对紫外线的吸收的波长范围不够广,要几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才能吸收掉大多数伤害皮肤的紫外线。这也是为什么植物防晒保养品成为宠儿的原因。植物防晒产品的成分均选自天然高效的植物精华和精油,不易过敏,低刺激,适合各种肌肤类型。
而且,现在很多防晒产品不仅仅是“防晒隔离”的单一功效,加入补湿及护肤成分,防晒同时修护皮肤,不但让防晒效果更强,也同时减轻了防晒产品的负担感。现在越来越多的防晒保养品还会增加抗衰老的功能成分。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UVA(长波紫外线)也是造成皮肤衰老的罪魁祸首。
你误会了阳光?
误会一:“越热越晒”
真相:这是一个感受和事实之间的差异,事实上紫外线不会发热。爬山时,愈往上,山风愈凉,但每往上1000米,紫外线就增强10%。海风让你感觉凉爽,但面对大海的阳光反射时,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误会二:阴天时云层很厚,能弱化紫外线。
真相: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
误会三: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越高,就越对皮肤有利。
真相: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如果在户外运动的话,宜选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是到海边游泳时,则选SPF35~SPF50、PA+++即可。
误会四:防晒品一旦涂上就产生防晒保护效果。
真相: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须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涂,出门前再补充一次,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误会五:已经晒黑的皮肤,再涂防晒霜也晚了。
真相: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皮肤的增厚和黑色素的产生是皮肤自我保护的表现。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UVB(中波紫外线),起隔离作用,使肌肤不受损伤,却没有吸收UVA(长波紫外线)的功能。
误会六:撑遮阳伞就不用防晒霜。
真相:50%的紫外线能透过阳伞的隔离,玻璃也如此,它只能隔离UVB,而UVA会毫无阻拦地穿透玻璃,所以坐在室内也需要防晒。
防晒细节工夫
1、胸部、肩部的皮肤也是非常薄的,所以也需要注意防晒。
2、唇部的防晒最容易被忽视。唇部皮肤无黑色素和皮脂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日晒后嘴唇极易出现干燥和干裂。可以选择富含防晒因子的唇彩、唇膏,也可以在唇部涂点防晒霜。
3、阳光能破坏头发中的蛋白质链状结合,使其断裂,令头发表面的毛鳞片脱落,头发变得容易开叉。失去外保护层的头发,暴露在紫外线下,使其能直接到达头发内部,令头发的水分流失,发质看上去干枯无弹性,容易断,颜色浅,出现日光漂白现象。所以针对头发的保护显得特别重要,不妨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护发素,或是防晒喷雾,既可以照顾到肌肤,又可以作用于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