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奢侈无关材质
迄今,最古老的首饰诞生自7.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在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远古,身体就被那些仔细打磨、钻孔的贝壳装饰。这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的体现,是有别于日常生活柔软而带着精心感的情怀。
从用木头、金属来替代贝壳,到以金银玉玛瑙来替代木头、金属,可选的首饰变得丰盛而璀璨,部落的纹饰,珍珠胸针,象牙手镯,墨西哥手环,名贵的宝石,又或者就是不值钱的地摊货,它们装饰着我们,呼唤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引诱着我们。
于是我们乐此不疲地翻译着首饰物语:
■ 代表宝石类的钻石,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硬度最高的矿物,抛开专业术语和数据,简单说,它是反光能力最强的石头,它的物语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永恒、高贵……”
■ 代表金属类的铂金,自然界铂金的储量比黄金稀少,铂金可使以白为贵的钻石保持原有的色泽,因此成为贵金属的巨星,物语也表现为“纯净、稀有……”
■ 代表天然材料类的珍珠,Lanvin等一线奢侈品牌近年来的珍珠元素设计,让珍珠承担了东西时尚文化融合的使命,物语也更添了几分气质:“温润、细腻……”
有些女人们被首饰外在的标准所制约——结婚时没有钻戒就认为失掉了奢侈品所象征的尊严,但另一些女人却恰恰要反叛这些约定俗成,用首饰来表达自由!是的,一个性情的女人只是借用首饰把内在的自己表达出来,它关乎自信的放射,关乎情绪的炫耀,关乎美丽的解读,关乎风格的流动,关乎细节的迷醉……这奢侈在此时此刻,与材料无关。
首饰赋予的情趣,是女人将自己从琐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愿望,不同的材质和不同位置上的饰品对女人的情绪进行着雕塑。首饰也反映出女人们在想象层面对自己的期待和认同——这是种象征意味浓郁的游戏,否则也没有那么庞杂繁复的首饰文化可以承载女人如此多种多样的渴望与表达。
当Tiffany邀请著名的建筑设计师Frank Gehry,做出一系列变化多端,像他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一样不可思议的首饰时,我们对首饰的理解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建筑是我们在大地上进行的装置艺术,而首饰就是我们在身体上的艺术实践。所以,请记住他们的宣言吧,“美丽无规则”。
首饰,自我的代言
恰当的配饰,能承载千钧一发间扭转局势的使命感。所以,选对首饰,就好比选对了男友一般,锦上添花固然最好不过,但更为让人感动的则是“雪中送炭”的那一枚,它一登场,即刻挽救整身灰暗的搭配,照亮了整个舞台。
周生生产品部主管郑伯豪告诉我们:“首饰是一种能展现个人审美品位与文化素养的物品,但必需掌握配搭的技巧才不会弄巧成拙。世上没有从来就不喜欢珠宝首饰的女人,只有因不了解自我合适需求而放弃配戴首饰的女人。”
女人的情绪可以随着几件首饰就摇摆不定。纯真与风情,在首饰的随意摆动之中呼之欲出。要知道,即便是在穿休闲装的时候,配饰也是极其重要的点睛之作。无论是华丽风格还是简约路线的配饰,都能给慵懒随意的休闲状态注入时尚元素。当首饰依附于某一个人时,它就有了自己的感情,它会配合佩戴者的性格,它会帮主人表达。
除了对待工作抱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外,懂得如何展示美丽并享受美丽的女人才会从生活中获得更多乐趣。
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穿一套鸽子灰的毛衣,搭配上黑色短裙,那么你适合配一粒细小的白色珍珠耳环,那么你的干练知性中即多了几分柔美和气质,它在增加亲和力的同时又不会破坏你在办公室的权威形象,严肃的气氛里多了这份小小的柔和的时尚气息。
对于不同配饰,不要局限于一种,多加以尝试或许会发现自己意想不到的另外几面。不要认为项链就只可能挂在脖子上,夏季将至,如果把预算投资在长款项链上会是更加实惠的选择,它不但可以随意调节长度搭配你各种风格的服装,还可以简单地缠在腰间,随意搭在包上,让最普通的搭配也随性跳动起来。
■ 如果选择在2008年夏季会大热的糖果色或荧光色衣装,不要忘记佩戴首饰,撞色的关系(比如橘色+桃红等)需要多方请教。
■ 珠宝首饰是晚装的最佳拍档,搭配得体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根据礼服的材料质地选择与之匹配的首饰。
■ 首饰于女人,好比手表于男人,偷偷亮出主人的品位和身份。所以一定要对首饰加倍爱惜,定期养护和清理的工作绝不能忽视。
法国著名心理分析师Jean-Pierre Winter说:“首饰代表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结合与归属感的象征。”女人们有很多和首饰的故事可以分享,哪怕有些是盲目的,你一定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借鉴。
女人和她的首饰们
35岁的刘煜说:“我爱用贵重的首饰搭配牛仔裤。朴素和奢华的反差,让我觉得我在保持着青春动感的同时,也拥有一份日渐成熟的稳重感。”
李娅喜欢造型和色彩都大胆、原始的藏饰。对她来说,“这种粗犷的风格有一种浓郁的情感,我觉得特别符合我自己的性格—热烈、坦率。”
柏柏尔银项链的“叮当声”、印度七环手镯的“铃铃声”就好像是夜晚散发着玫瑰、茉莉、藏红花香气的阿拉伯市场中的喧哗,娇小羞涩的张妍喜欢它们:“戴着这些饰品,我内心里的那种并不安静的因子就都洋溢出来了。那些叮当声,代表我在说话。”
帅气的沙彤,钟爱一个银质的Tiffany项圈,“银质的首饰自然不造作,我去见客户的时候常常戴着它,配一件质地很好的白色棉衬衫。让我觉得自己自信、得体。”
罗怡从戴上水晶项链之日起,就没再摘。那是在3年前。水晶在日复一日与皮肤的磨擦间,仿佛是她的皮肤一部分,反射着内在的健康感。“这串水晶是我的男友送给我。他说过我就像是这水晶。它已经成了我的标签美感。”
生了孩子,王芸依旧喜欢糖果色的项链,有时只是拿一条简单设计的单一糖果色项链搭配严肃的职业装,就有想象不到的反差,她大笑:“糖果色,让我觉得有种对自己的疼爱感。虽然我已做了妈妈,工作中要穿着刻板的职业装,可我内心里还装着女孩子的粉红色。”
谭晶只爱钻石。“我推崇Coco Chanel的名言‘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我认为钻石,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粒,那个光芒都笼罩着周身。我最喜欢的装扮,就是一袭设计简单的黑色晚装,颈上戴一条耀目的钻石项链。这种简洁和高贵,就像星空一样神秘,让人无法企止。”
到底是我们的气质释放了首饰的光彩,还是首饰的韵味渐渐改变了我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