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静的流动中,水为我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能量,即便这一切发生得如此悄无声息。作为身体需要的第一营养成分,水溶解所有的矿物质、蛋白质、淀粉和其他可溶性物质,如同血液般将这些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没有一种营养素的缺乏比因少喝水而对健康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也没有一种养生之道像喝水这样简单而且有效。
最好的减肥伴侣
胖人曾爱这样自嘲,“连喝水都会长胖”,它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喝水不足却真的会把人带往变成胖子的歧路。因为人体的水分消耗和脂肪储存是一对互逆的过程:越少喝水就越需要多吃东西。大脑的中央控制系统通过能量来工作,所以它可以识别人体所具备能量的多少。
当能量缺乏,人体调动储备在脂肪中的能量时,需要释放荷尔蒙——这一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而大脑对能量的需求比较急迫,所以大脑就从两种途径获取能量——水中的电解质,或者血糖。这时,身体会产生缺水感和饥饿感。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似乎更熟悉缺乏食物的感觉,很习惯性地向食物求援,却无法清晰地分辨出两种不同的需求。往往当身体需要水时,我们却在进食。所以,对于不想因缺水而无辜长胖的人而言,避免混淆缺水感和饥饿感的最好办法,就是随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在饭前先喝上些水,这样不用再为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而过量进食。
喝足水,头脑很愉悦
“抑郁症”一词,我们越来越不陌生,甚至都觉得有点司空见惯了。其实,它同时是对大脑脱水造成的功能缺陷的一种描述。人体一旦脱水,大脑生成的能量就会减少,工作效率也会相应下降。这些脱水引起的抑郁状态可以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许多与压力有关的晚期病理问题也都被贴上了这种标签。如果把我们的大脑细胞比作一片草坪,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理解。
你能想象炎炎夏日里,草坪里的草因被忘记浇水而干枯死亡的情景吧?一开始,部分叶子发黄,最终变成褐色。如果对它们仍然视而不见,那么整片草坪都将枯萎。我们大脑中的细胞正是这样一片需要灌溉的草坪,而早期的抑郁症就是脑细胞们得了“枯草症”。
我们大脑的85%由水构成,脑细胞无时无刻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如果没有规律喝水的习惯,或用容易导致人体脱水的咖啡因饮料代替水,都会让大脑备受煎熬。而我们又无法像重新种植草坪一样,彻底更换脑细胞,唯一能防止脑细胞患上“枯草症”的方法——为身体“浇水”。
喝什么,都别取代了喝水
知道为什么30%的美国人都超重?回答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缺水,也不知道“液体”和“水”的区别。除了之前提过的“缺水感”与“饥饿感”两者的混淆,我们也应分辨“水”与“液体”的区别。
我们中的大多数通常选择口感诱人的饮料来解渴,实际上,许多健康问题都基于这种错误的观念。要知道“水”和“液体”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常见的工业饮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往往能改变人体的化学环境。我们所需要的“水”,是没有什么可以取代的。茶、咖啡、酒、碳酸饮料,甚至牛奶和果汁,它们和水都不是一回事。
饮料中的咖啡因会加速身体的脱水过程,并抑制大脑产生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能够调节身体机能,导致我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也是我们喝完含有咖啡因饮料之后,时常需要上厕所以及保持清醒的原因。
而碳酸饮料,因为添加人工甜味剂并含有咖啡因,比常规的含糖饮料更具危险性。烈性化学介质——人工甜味剂(例如阿斯巴甜糖),它会愚弄脑细胞,使之误认为是真正的糖,从而允许它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大脑内部。结果,大脑和肝脏都无法获得足够的糖,导致身体产生饥饿感,被迫动用现有的能量储备,由此产生了焦虑感。
饮料中的酒精同样会导致身体脱水——水分将从肾脏流失,并妨碍大脑的水分供应系统,使脑细胞进入脱水状态。酒精易使人上瘾,让人感到抑郁。酗酒的人,最需要补充水分。
用喝水代替烈酒,让水通过血清素和肾上腺素等荷尔蒙物质,增加内啡肽的数量,使身体产生“满足感”,对酒精的依赖也会随之下降。
而果汁与牛奶能否代替水?果汁的天然糖分同样会使肝脏收到错误的指令,形成储藏脂肪的模式,使人变得肥胖。
而牛奶则应该被视为一种食物。那些常喝牛奶而非母乳的婴儿,饮食中更应该增加水分,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比牛奶更加稀释的母乳。要知道,牛奶是为了满足牛犊的发育,而它们出生几小时后就能够走路了。
一天中,怎样喝水?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总共需要4L左右的水分——2L通过饮水,另外2L则来自新陈代谢和食物中的水分。
如果感到口渴,请一定要立即喝水,即使正在吃饭。吃饭时喝水并不会对消化造成太大影响,但在脱水状态下吃饭却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经过8小时的睡眠,早上起床后至少先喝2杯水,以补充之前消耗的水分。一天中最佳的喝水时刻,则可以这样安排:
饭前半小时,喝1~2杯水。水分会被充分吸收形成胃液,使胃准备好消化食物。不仅可以预防多种肠胃疾病,也能预防肥胖。
饭后两个小时至两个半小时,喝250~400ML水(饭量越大,需要的水越多)。这样可以刺激饱足激素的分泌,促进肠道消化机能。
当然,也能防止因为缺水产生虚假的饥饿感。睡前饮用适量水,可以缓解尿液浓缩,减少形成结石的机会。
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随时喝水以预防干渴。进行体力活动前,一定要喝一些水。
有效的饮水方式应当是一口气(或一次)将一整杯水(200~250ML)喝完。尽量饮用可令身体充分吸收的暖水,有助于肠胃的消化。而空腹饮水的效果比饱腹时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饮水量增加的同时,盐的摄入也必须相应增加。血液中必须保有一定盐分,如果盐分不足,就会从骨骼中汲取。
如果夜晚感到肌肉抽筋,往往是身体缺盐的信号。
粗略估计,每喝8~10杯水,需要补充3克盐(相当于半茶匙);如果因为锻炼而出汗,就需要补充更多的盐分。
当然,不要过度摄入盐分。我们必须保证水分和盐分供应之间的平衡。
琳琅满目的水种
超市水柜里那么多选择,哪种才是身体真正想要的?
1、天然水(山泉水)
优势:地下深处涌出的天然饮用水,水中含适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没任何污染;pH值呈弱碱性。
消费提示:选择正规企业的出品,能确保水质的稳定,大品牌产品可以放心饮用。
2、纯净水
优势: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料,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它的最大优点是最大程度去除了原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特别是有机污染物。
消费提示:纯净水安全卫生,但因为基本没有任何营养元素,因此老人、孩子不宜将它当作长期的日常生活饮用水。
3、蒸馏水
优势:经过高温汽化蒸馏而成,水中不含任何杂质,而且溶解度大,有利于将体内长期积留的有害物质及毒素排出,对人体新陈代谢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消费提示:被去掉了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有益物质,且一般蒸馏水偏酸性,肾脏较弱者不宜饮用。
怎样辨别身体脱水
口干,是脱水症最后的征兆,所以仅靠是否口干来判断人体是否脱水是不正确的。而且随着年龄递增,渴的感觉会逐渐衰退。
我们可以观察尿液颜色来判断是否脱水:
如果尿液颜色很浅,几乎透明,说明人体有充足的自由水分供应,可轻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如果尿液呈现黄色(不是食物中各种有色物质,而是自然黄色),那说明体内的自由水分存在短缺,肾脏工作压力增大。
如果尿液呈现较深的橘黄色,人体处在严重脱水状态。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下去,会引发各种严重症状。
《水是最好的药Ⅲ》
作者:(美)巴特曼
译者:严冬冬
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年1月
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