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更健康需要付出代价吗?

  近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同时,媒体推出各色养生栏目收视率居高不下,有机食品专营店生意兴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健康的生活方式似乎是一剂鼓舞人心的“增甜剂”,让我们能够洞开幸福生活的大门,远离紧张、疾病和衰老。每天都有人会对我们说起某种“对身体好”的食物或“有益健康”的行为,似乎它们都可以让我们“多活几年”。商人和媒体非常明白这一点,他们利用我们对疾病和衰弱的焦虑,不断推出各种自然的、生态的、平衡的、绿色的、好的或健康的产品。我们对这些信息越来越关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首席健康和营养顾问刘纳和法国营养学家、老年学家、体育医生多米尼克·朗兹曼-佩兹托里同样肯定地说:“在导致衰老或疾病的众多因素当中,超过30%与我们的基因毫不相干,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有关。”

  健康生活的必需

  20年多前,我们还不知道某些行为对健康的影响。1980~1990年代,中午和晚上都吃肉是健康的保障,也是成功的标志……如今,素食主义日益盛行,鱼被视为有益健康的绝佳食物,从餐桌上夺走了原本属于肉食的尊贵地位。只不过,由于一些鱼的体内含有过多的汞,其形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已经成为自身健康的主角,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有全责。

  《为改变不良习惯进行自我规划》的作者、神经生物学、营养学专业医生雅恩·鲁吉耶强调:“我们已经知道,通过改变某些生活习惯,我们完全可以改善自己的身心,可以更加健康地多活很多年。”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活动,不论吃饭、喝水、睡觉,还是呼吸和爱,都被放到显微镜下面进行剖析和研究。在我们手中,已经有了数以千计的建议和意见,它们来自医生、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健康专家……问题是,矛盾几乎无处不在。由于心血管疾病和胆固醇过高的案例越来越多,脂肪曾被“驱逐”,但后来脂肪又部分地恢复了名誉。随后,糖分又变成健康的头号敌人。

  多年来,专家们不总是建议我们每天至少喝1.5升水吗?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却让水丧失了“减肥益友”的美誉。每天8小时睡眠的建议也有相同的遭遇:最新的研究表明,睡眠的节奏因人而异,对健康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前后矛盾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人的外套,不同的风格是相互排斥的。

  更加有趣并带有讽刺悲情意味的是,太多的营养健康建议是相互矛盾的,互联网上就有超过1700万个有关营养的链接观点并不相同。其实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的原点,因为每一条信息都能找到完全相反的例子。比如“吃生的”和“吃熟的”,再比如“离解食谱”和“蛋白质食谱”,等等。各种复杂的信息和矛盾的研究成果形成一股狂潮,将我们彻底淹没,让我们难以找回或找到自身的坐标。久而久之,我们都丧失了自由的判断力。

  台湾美食家、专栏作家陈念萱说:“我们的身体一直在对我们诉说,但我们却不去倾听它。我停经超过10年,在这整个过程没有吃过任何荷尔蒙。我试着体验所有的痛苦,这给我很大启发,在这个过程我更能够跟自己的身体相处。”

  由于个人信息完全被外界的喧嚣所笼罩,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平静的空间,来进行必不可少的自省。我们的选择不再受快乐或常识的指引,而完全取决于一句话:对健康有好处!因此,简单的散步居然变成了健康生活的一个支柱,因为它能够给大脑充氧,给身体和各个器官补充能量,能够较好地预防糖尿病、梗塞、癌症、抑郁,从而有效地延长寿命。条件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强度。

  就像这样,几句话就能将一种自发的举动变成一种生活的必需。人们不再说鸡蛋、西红柿、天然酸奶和红葡萄酒,因为大家的眼中只看到它们的营养成分:OMEGA-3、番茄红素、乳酸菌和类黄酮。

  从神经症到抗拒

  专门治疗饮食行为紊乱的精神病医生、心理治疗师吉拉尔·阿菲尔多费肯定地说:“建立在外界标准基础之上的健康理论是行不通的。”在营养层面,这些指令只会使我们在与标准有差距的时候产生内疚感,无论这种差距是现实的还是假设的。他甚至提醒我们:“那种认为‘吃得不健康必然生病’的‘正统饮食观’,与厌食症和善饥症一样,都属严重的饮食行为紊乱。根据诊室中的观察,对吃得健康的渴望和吃得过多或吃得过少一样,都会导致强迫症。”

  对完美的追求必然会导致与社会的隔绝,人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吃饭,或在餐馆里进餐。可是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摄取营养,也是要发展与他人的联系。而人际关系也是生活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家汽车品牌的广告正好反映了相同的忧虑:一个“太空部落”的人,为了保护大自然,从弃用汽车开始,最终放弃了一切,因为一切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阿菲尔多费强调:“‘神圣的健康’在强势上升,但同时出现了很多违背健康的行为。健康给人的压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某些人故意违反其准则,比如一些人晚上偷偷在办公室里吸烟。而那些吃蛋糕和喝酒的人,变成了快乐的‘不法之徒’。”

  不要忘记生活

  但是如何健康地生活,而又不丧失理智呢?必须依靠我们的常识。美国医生苏珊·M·罗弗强调:“活得健康,首先是活,快乐更重要。”她建议人们不要遵循所有的健康建议,要始终牢记享受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应该退一步看这些规则,因为它们针对的是“风险因素”,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疾病”。

  罗弗还举了身体锻炼的例子:“尽管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尤其对于那些从来都不锻炼的人,他们有可能出现梗塞、肌腱炎和扭伤等状况。”

  体育锻炼还有很多别的理由,比如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开心,可以与朋友相会,等等。

  另外,健康的生活与我们已有的生活其实相差不多。阿菲尔多费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比从前好多了,平均寿命每年都会增长两个半月。

  现在的环境污染远没有19世纪严重,我们的食物更健康,而且更具多样性。”所以,没有必要对健康问题过于担心!

  女性乳房健康关键词

  ■ 情绪

  乳腺增生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患者多于农村,大城市多于中小城市,职业女性多于非职业女性和农村女性。竞争越激烈,压力越大,情绪受到影响,人体内分泌就容易失调。

  用中医的理论讲,人处于心情郁闷、气血不畅、肝气郁结的状态,非常容易影响女性乳房健康。因此,注重调解情绪,减缓压力是女性关心自我健康的关键。适当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运动方式,多听悦耳的音乐,保持情绪稳定。

  ■ 饮食

  据研究发现,大约有1/3的乳房发病与饮食有关。食品合理搭配,既有预防癌症作用,又对病患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 食用菌类: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葡萄、猕猴桃:不仅含有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有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

  — 坚果: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可起到抗癌的效果。

  — 海带:研究发现,海带之所以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可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降低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

  — 大豆:大豆和由大豆加工而成的食品中含有异黄酮,这种物质能够降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减少乳房不适。

  ■ 环境

  电脑辐射、汽车尾气,这些都是健康的死对头,可似乎又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衍生物。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与它们亲密接触。周末假日,暂离它们,更多地投身到大自然中,与新鲜空气、绿色植物为伴吧。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The China Study)

  作者:(美)T·柯林·坎贝尔 托马斯·M·坎贝尔
  译者:张宇晖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9

  柯林· 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