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想起我跟我妹妹说这些话的时刻,我跟她说:“这是我跟文森过的最后一个夏天。”那时,我们两个在海滨度假,在租来的家庭旅馆外的海边上。我俩的丈夫在遮阳伞下聊天,孩子们在房间里玩。她看着我,惊呆了:“出什么事了?”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她。因为确实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
41岁的阿涅斯离婚3年了,现在她仍然解释不了在那几秒钟里自己怎么变得那么确定,这份确定使她做出了离婚的决定。“结婚12年,我们分过两次手,都是家庭大战后的感情用事。而这一回,我感到内心非常平静,似乎内心深处某种东西苏醒了,它让我离婚,而且绝不反悔。”
很多人都有过与阿涅斯类似的体验,他们感到分手的决定推动自己行动,温柔地推翻一切的否定和抵抗。
来自心底的确定
法国家庭调解员若斯林·达昂认为,这种确定来自直觉,不会弄错。“很难用语言来诉说这种明显的感觉。但有过这种体验的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感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到从前。”这个细节富有意义,它对两个人的关系提出决定性的质疑。
30岁的艾琳“在林达的阴影之下”生活了5年,最后她终于意识到:在这段关系里,她的个性永远都不可能得到舒展。“他代表了我没有拥有过的父亲。我遇见他的时候,我才19岁,他比我大10岁。他教会我一切。当时,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我是他的作品,是他塑造了我。直到有一天,我想换个发型,给他一个惊喜。我以前一直留长发,我决定剪一头帅气的短发。他气坏了,跟我大闹了一场。我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几个小时之后,我明白了:我跟他的关系不是建立在爱情之上,而是所属关系上。他爱的不是真正的我,可惜我当时也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第二天,他还在生我的气。他要惩罚我,就像惩罚一个孩子。他离开家去上班时,连看都没看我一眼,这时我决定离开他。我知道,对我来说,这是关系到自我存在的大事。”
不管你的分手决定是源自对自己处境的顿悟,还是来自潜意识漫长的发展,这个决定都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很长时间以来,你都不满现状,甚至因它而痛苦。只不过,你不愿承认这一点。分手的决定很少是一时的异想天开。艾琳接着说道:“最开始,我自己都很惊讶,分手的念头怎么会那么坚定。我周围的人也觉得我是一时冲动,没有好好想过。但是这些想法都错了。其实,当时我心里就知道这是对的,可我宁可闭上眼睛,捂上耳朵。”
精神分析师玛梯·勒戴亚认为,我们不能把这些突然的决定看成是“一时冲动”。如果自己已经感到无可挽回,那就证明两个人中的一个已经临近忍耐的底线。随后的过程很简单,它会向我们确认已经知道却不敢承认的事实。
39岁的西蒙就经历了这个过程。他痛苦地向我们复述了他前妻的这句话:“西蒙居然又选了那些可怕的不上星级的小酒店去旅游。”这些话,夹在其他的谈话中间,让他感到了妻子对自己的轻蔑。“她说这些话时很平静,当着我们的朋友的面,似乎这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一件事情。当时我什么都没说,但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我再也不能忍受了。6个月后,我们分手了。到现在我都不清楚,她知道不知道我怪她什么。”
模棱两可的感情
做出离婚的决定后,先会感到一阵轻松,然后就会开始怀疑和恐惧,想推翻决定。最初的确定开始消退,浮上心头的是对将要失去的事物的担心和对被抛弃的恐惧。于是,就开始了和自己的“讨价还价”,变成伴侣的律师,为伴侣和这段关系辩护。想起这个阶段,艾琳说:“当时我对自己说,没有人会像林达那样爱我。我试图说服自己我在小题大做。”
负疚感和坚定会循环出现。玛梯·勒戴亚分析道:“尽管在内心深处,人们确信自己的决定,但离婚的前景还是让人产生深刻而艰难的怀疑。这多多少少是一种难以克服的挫败感。”
伊莎有一个6岁的儿子。她离婚一年了,离婚前她用了好几个月来“消化自己的决定”。“我心底很清楚这是对的,但一想到家庭的破裂,我就六神无主。最可怕的是,儿子问我,离婚是不是要分孩子。我觉得我的心都要碎了。然而,我还是没有怀疑自己的决定。自从儿子出生后,我跟我老公就不好了。我怀疑他跟一个同事有外遇。当我确定这一点后,我松了口气。我终于可以决定结束这段对我来说没有意义的关系了。”
尽管男女做出分手的决定有若干共同点,但是男女的过程却大不相同。玛梯·勒戴亚分析道:“我注意到,推动大多数女人离开的是情感的挫败和对自我的追求。而推动男人离开的,首先是日常生活的沉重感、牢笼感,或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它们都推动男人去追求新鲜的东西。女人往往是一个人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而男人不是这样,最经常的情况是,他们已经有了一个追求的对象,或者已经有了新的伴侣。”
46岁的马克毫不尴尬地承认,自己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后悔上。他是一个公证人。他受不了“日复一日,缺乏惊喜的平淡生活”。离婚的契机出现在一个晚上。“我从事务所走路回家。我并没有刻意去想,脑子就自然而然开始过电影:20年的共同生活;1年前儿子翅膀硬了,想自己单飞;一份规规矩矩的工作。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生命太短暂了。’一个月后,很偶然地,我认识了一个女人,现在我跟她一起生活。离婚,对我来说,就是开始一场和时间的赛跑。”
离开,为了找到自我
人们常常承认离开伴侣是为了另一个人,但不要忘了:他们之所以有时机遇上另一个人,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和伴侣的关系感到不满意。
若斯林·达昂解释说:“夫妻之间的不和谐给外遇提供了可能。尽管,看起来,人们是为了另一个人离开自己的伴侣,但实际上,他们是为了自己离开的,因为他们不想再留在一个让自己不满意或者平淡的关系里。”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人的出现就是一个催化剂,启动了分手的进程。“但是要小心,别上当!” 玛梯·勒戴亚警告说,“如果我们为了另一个人的出现而离开原来的伴侣,但却没有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第一段关系的失败,那就有可能重复失败,还会错误地把新伴侣放到拯救者的位置上。”
在遇上今天被她称为“跳板男人”的奥利维一个月之后,玛丽轻易就放弃了自己7年的婚姻,“我还没有对自己放弃的关系好好做个总结,就匆匆忙忙跳进了一段新的关系,这是个错误。结果就是:我跟奥利维的关系仅仅维持了6个月。我一下子崩溃了,要面对两份失去的情感。两年前我离了婚,为了看清楚自己的问题,我开始进行心理治疗。当人们问我有一天会不会再开始新的生活,我的回答是:我每天都在开始新的生活,通过照料自己,找回自己。”
找回心理和情感层面的自我完整,花时间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确定自己真正的愿望,这些都应该伴随着分手的整个过程。玛梯·勒戴亚强调说:“为了让分手成为一个跳板,就必须通过分手开始真正的自我质疑。要想进行任何对自我有利的工作,都有一个前提:首先要承认自己对这段关系的失败负有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挫败感中解救出来。”
离婚4年后,瓦雷丽回顾了这一过程:“我找回了自信。跟路易在一起时,他让我变得脆弱、幼稚。我承认,什么都让他做决定,让我自己过得很舒服。离开他以后,我需要从零开始,就像一个刚刚离开父母爱巢的孩子。但如果让我从头再来,我还是会选择离婚,而且会更早离开他。”
离婚的决定,如果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一段通向自我的跳板,那无论它带来多少痛苦,都是自我成长的一段历程。
留下,为了孩子
为了不让孩子痛苦而不离婚,这可能被看作夫妻为孩子做出的牺牲,或者保持婚姻的一个借口,但孩子将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现在,心理治疗师就面对很多这样的案例,他们提醒大家要提防所有的慷慨行为。
精神分析师热拉尔·塞维汉认为:“为了孩子而不离婚的父母,让孩子背负了太沉重的负担。他们为孩子做出牺牲,可孩子由于被内疚折磨,反倒成了牺牲品。”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对此有过充分的考虑并清楚地说明,那这个决定可以变成有益的。治疗师罗贝尔·努贝格肯定地说:“夫妻关系运转失灵后,还是可以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共同抚养关系,只要这个关系让夫妻双方都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不同年龄段的离婚
25岁的人离婚和60岁的人离婚肯定不同。在不同的年龄段,离婚的动机和过程具有本质的差异。
■ 在20岁到30岁之间,人还处于自我建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很难忍受令他沮丧的事物。“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人更容易在别处重新开始生活。”因此,离婚常常带有历险的芳香。
■ 对于30岁到50岁的人来说,孩子和物质生活是一个沉重的砝码。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伴侣关系只会带来沮丧和不满,而且不可能有所改观时,他/她才能战胜迟疑,做出离婚的决定。“这时候离婚,是因为想过一种跟已经成熟的自我相对应的生活。”
■ 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离婚的决定来自一种确信,确信伴侣之间无法建立起一种基于自主、温柔的对话关系。“在这个年龄段,一个人选择离婚,那确实是为了自己。在这个时期,人们害怕离婚后的孤独,但更害怕继续生活在逃避、冲突或者粗暴的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