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心理学研究的切磋与交流:第四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士研讨会
辅仁大学心理系
夏林清教授
2003年11月9日
“当穷人受苦时,当他们的的温柔与生命
已耗损怠尽时,你做了什么?
我甜蜜国家的去政治性的心理学者
你将无能回答。
沉默的秃鹰,吞食你的勇气
你的悲惨,啄食着你的灵魂
然后,你将在羞愧中沉默!”
1.前言~去政治性的心理学工作者
「 心理学知识与方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在怎样的关系中,发生着怎样的作用?心理学工作者响应这一个问题的社会位置与发展答案之方法路径的多元面貌,绝对是丰富心理学知识范畴与激荡心理教育专业社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进而探究心理学在任一特定国家中的发展对该社会的影响力量,就会进入视心理学知识与社群代表了怎样的特定社会利益,而这些同或异的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又是怎样的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工具或作用力量;这也就是拉丁美洲心理学者Martin-Baro[1]所谓的心理学的政治面向(the political dimension of psychology)(Martin-Baro,1994:47)。
50年代台湾出生的我,年轻时就有意识地对付着自己的政治恐惧症,努力地、不顺理成章地在台湾历史断裂与政治压制的环境中,变成一名去政治性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我对政治与历史的觉察意识与我在心理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工
作是相应联系的(夏林清.民91)。
由1986 年迄今,我以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投入在草根教育与运动的方案中。在社会活动的脉络中,创造条件与发展方法以利弱势族群的学习与发展就是我的心理学生涯的全部。在这些年中,我陆续记录了系列社会事件的案例(夏林清,民82),在这篇文章中,我先总结地呈现三组描述分析的概念工具,接着再提出Fred Newman 与Lois Holzman 社会治疗理论与方法给我的一个重要启示。
2. 实践取向研究的概念工具与介入方法
1988年左右[2],我为了描述分析与记录解严前后激烈的劳资冲突事件及在台湾自主工运脉络中,工人、工会与组织者(运动者)的学习与发展,就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案例事件的研究工作中厘清与确认了实践取向的研究典范[3](夏林清,82)。由1992年开始又因协助中、小教师得以肯定其教育实践的尊严与力量,开始持续在台湾教育与社工等助人专业领域中推展着行动研究方法。在这一节中,回顾前15年所完成之研究报告,我曾使用与赖以描述分析现象变化的概念工具约略可总结为下列三组。
(1)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
行动者(或策略行动者/Strategetic Actor)与行动策略(action 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