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智力》杂志2006年9月刊上的一项研究对学术评估测试(针对10万名年龄在17到18岁间的学生进行)中的145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男性IQ相对女性具有3.63点的优势。
研究还表明,g因素作为智力能力的总体因素,它支撑着口头学术评估测试(SAT-V)和数学学术评估测试(SAT-M)的尺度,并且在大于0.90的部分与它们保持一致。g因素预测学生等级要优于传统的使用SAT-V和SAT-M的测量方法。男性和女性的g因素都超过0.99,但是男性多了3.63个IQ点。
男女差异体现在每个社会经济层,跨越几个族群。西安大略湖大学心理学教授,该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吉•菲利普罗西顿说,一般男性优势在整个统计中都可以看出来,包括“通过整个分数的分配,每个家庭收入水平,每对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七个族群中任何一个”。
文章结果显示:在青春期晚期和成人期早期,男性令人惊讶的比女性多出4到5个IQ点。与最近发表的其他几篇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在那个年纪之前,在总体智力方面两性是没有区别的。同样,这个发现也推翻了100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的男女在总体智力能力上是相同的认识。因为女孩发育比男孩快,所以在学校期间性别特征差异被掩盖了。因为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显示性别特征在学童期间是没有差异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性别差异被误解了那么久。
然而,几十年来心理学者已经承认男女在各个剖析测试时存在差别,男性在“空间能力”测试上平均较高,女性在“口头能力”测试上平均较高。这些区别被认为最终达到平衡。
该项研究的作者,西安大略湖大学心理学者道格拉斯•N•杰克逊和J•菲利普•罗西顿之所以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近来两份研究重新提出性别差异在总体智力方面的问题。首先,人们发现智力能力的总体因素(g)已不同程度的渗透到所有的测试当中。因此,一份有关“空间的”测试可能在g(智力转弯)上相对较高或者在知觉速度上相对较低,一个“口头的”测试可能在推理方面相对高或者在流利方面相对较低。就像有关“记忆”测试中可能在颠倒顺序重复序列上相对较高,或者在原序上重复序列上相对较低。与其它因素相比,测试的负荷最能决定能预测学术成就、创造力、职业潜能和工作表现的测试能力。因此,性别差异的问题变成更简单的表示成:“在g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吗?”
另一份关于性别差异的调查发现,大脑尺寸以及大脑尺寸和认知能力间的关系。在1992年西安大略湖大学由动物学家C•戴维斯•安科尼和心理学者罗西顿发表的研究显示男性在大脑重量上比女性平均重了100克。一份1997年丹麦的研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