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诗篇》第65篇里说:“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大地肥美;你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你这样灌溉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油脂,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这短短的诗句,体现出人类在农耕文明时代获得食物的途径:在自然界中劳作,种植,收获,享受。简单而美好,全无当下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和忧心忡忡——这一点,在当下的中国更甚: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却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
且不说鹅肝、鱼子酱与松露之类的豪华美食,健康幸福的生活首先源自于餐桌上的寻常食物。健康的食物又仰赖于健康的土地和动植物——获得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尊重自然:天地之和,方能稼兴。唯有尊重自然,自然才会回报你以丰美的食物。
有机食品:下一站更健康
“有机就是生命。在不远的将来,我希望在山里建一座有机博物馆,
就像韩国人那样,教育小孩子从小就懂得有机农业,懂得敬天爱人。”
采访:建平 文:建平 图片统筹:梁辰 摄影:那磊
一粒草莓=一杯农药鸡尾酒的真相
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王伟康在拿到超市蔬菜水果样品采样检测的数据报告后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居然在同一份样品上发现了许多种残留农药!有的是三种,有的是五种,有的是八种,有的甚至达到了十三种!——我们就是在一颗草莓上检测出了十三种农药的。你能想象到吗?”
严谨,理性,克制,这是我对王伟康的第一印象。但是,冷静如她,在接受访问时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每天吃的草莓就是一杯农药鸡尾酒啊,其中甚至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剧毒类、高毒类的农药,毒性特别大!”
“这是怎样的生活?!”她的语气一半是感叹,一半是疑问。——除去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王伟康更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在这份检测报告出来后,王伟康家里的餐桌上就被动地发生了变化。
“我经常跟我妈妈讲,多买点芹菜吧,多买点香菜吧,因为一般来说这两种蔬菜的味儿比较怪,相对来说虫子也比较少,用到抗虫的、治虫的农药也会相对少一点,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至于黄瓜、西红柿等,我就跟我妈说,您多洗几遍吧——虽然洗不一定真的能洗干净,但是好歹也得多洗几遍,多泡一泡。我妈就跟我讲:哎哟,我一天到晚听你这么说,都不知道买什么好了。”
现在,王伟康更担心的是食物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当我了解到农药对人体健康有长期的影响时,我还正在给孩子喂奶呢,科学研究表明有一些农药是会从乳汁当中进入到婴儿口内的……知道了这个,我当时都快吓疯了,特别郁闷,我说那怎么办呀?北京地区农药使用的平均值是高于其他地区的,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这么多年了,身体里面肯定有不少农药残留……”
那之后,反季节水果再没登上过王伟康家里的餐桌,她跟同事们开始一起购买生态农业园的产品: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大米……“市民农园每个星期三会来给我们办公室送一次菜,大家互相分一分。”
由此,王伟康正式跻身“有机食品”消费者之列。
来!赶一场时髦的有机大集
第三次约见常天乐,也是在她与朋友们“分菜现场”:促狭的地面上堆放着码得齐整的胡萝卜、土豆、白萝卜、圆白菜、紫苏等蔬菜,还有几袋玉米面和黄豆——土豆和胡萝卜上尚带着新鲜润泽的泥土。这些有机蔬菜,都是来自于北京郊区的有机农庄。正在交谈间,一个穿灰色羽绒衣的英国姑娘推门进来,同天乐他们寒暄打招呼,几分钟后,她取走了自己的那份有机菜。我注意到,她把菜直接放进了自己的一只黑色环保背包里。至于剩下的蔬菜,天乐要做成感恩节礼篮,送到客户的手里。
“一旦你发现购买有机食品的好处,你就很容易变成一个有机消费者:这不只是对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同时你也保护了环境,也鼓励到那些保护环境的好的生产者。我们以社区支持农业的方式,直接向农场订菜,再以举办有机市集这样的形式,直接跟消费者沟通。我认为这也是在倡导一种更好的商业模式或者说是一种交易模式。”
作为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IATP中国项目官员,常天乐曾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和纽约新校大学(New School)的国际事务研究生项目,现在,她的另一个头衔是“有机农夫市集”的组织者。
朔风凛冽,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坐在给客户送菜的车子里,常天乐向我介绍说,“有机农夫市集”从去年9月份成立到现在,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已经初具规模:20个左右的农户,外加10多个小作坊,有名的包括自知制手工奶酪、家酿米酒、手工蛋糕和果酱等。参加赶集的人数现在稳定在2000人次左右,最多的一次突破了4000人。“有机农夫市集”的微博粉丝也已经达到了将近两万人。
给客户送完感恩节礼篮,常天乐还要赶回家招待一位客人: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有机农业专家。两天之后,他将在中国人民大学为天乐的合作伙伴做一场培训。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正式培训,他愿意给这边的农户做一些培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农户除了需要帮助提高销售、营销,扩大市场,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有机农业的种植技能,只有这样,产品的品质才能保证,产量才能够有所保证,他们的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常天乐说自己对于食品的安全倒不是那么在意,“我不极端,也会去外边的餐厅吃饭,但是我们知道有一些同行特别谨慎,不吃外面的东西,不吃不是自己种植的东西。对我来说,吃得好不好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我能做点什么来改变当前的食品生产链条,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的食物,比较重要。”
“有机农夫市集”目前主要在北京举办,但是两周前,天乐他们把集市“赶”到了天津。在举办集市的天津河东万达广场三楼,人头攒动,现场写有“采购新鲜自然的农副产品,品尝手工制作的传统美食”字样的绿色LOGO牌分外醒目。上午10点开“集”,不到三个小时,比利时女孩手工制作的果酱即已宣告售罄。
“通过集市现场来看,最主流的参与者还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收入中上等,关注生活品质,特别是在成为家长以后,对自己孩子的健康和食品安全也格外关注。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他们会过来买一些有机水果、米酒、奶酪、面包等食品。另外参加集市的文艺青年也挺多,他会觉得这个集市很时髦、很好玩,在这里能够交到朋友。”
有机是对生命的尊重
按照归原牛奶总经理侯建军的说法,归原牛奶是参与“有机农夫市集”的最大受益者:“我们一开始在农夫市集上销200公斤,最后销到800公斤,最近一次的销量是1吨。”归原最初是为其他牛奶品牌代工,后来开始做自己的有机牛奶品牌。
抛去“花园式养殖牧场”之类的辞令,采访中,侯建军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我们才养了700头牛,仅有机地就需要4万多亩,但产奶量还很低,为什么呢?我们的饲料里面不允许有任何生长素、激素这些催奶的东西。”他给出了一组对比数据:“别人家牧场的产奶量平均下来30~40公斤/天,我们的产奶量才11~13公斤/天。”他对食品工业行里那句“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的话,全然不以为然。
口碑营销的推波助澜,让归原奶供不应求,投资商也纷沓而至,但是都被侯建军婉言拒绝。他说,现在有国家农业政策的补贴,他们尚能维持下去,并不急于把公司规模做大。
无独有偶,在中国绿色与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我偶然邂逅了来自福建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雷龙,他一句“有机就是生命”的话语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9月份,雷龙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17届全球有机大会。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因为一篇关于有机茶园的论文被大会录取而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也是中国被邀请的唯一一位有机农场代表。熙熙攘攘的展位前,他热情地拿出自己的英文论文,逐句给我翻译:“从事有机业的人,心中一定有一种良知,他不会唯利是图,不会进行恶性竞争,不会不择手段。通过从事有机农业,人的内心也会慢慢得到净化,变得平静。这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
在韩国期间,雷龙拍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雕塑的照片,上面书写着一行韩文:“农者,天下之大本。”他也推崇中国古人对于农业的智慧:“下农做草,中农做谷,上农做土,圣农做人。这是农业之本,也是生命健康之本。”身为“有机人”,雷龙认为有机也是有层次的:首先,是为了自己与家人的健康而投入有机业,去传播有机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发现健康的本真,成为真正的有机人,不再戴着假面具去生活;最后,会把有机理念上升到生命的境界,与它融为一体。
雷龙的有机茶农场建在漳州附近的深山里,距离厦门只有50多公里,但是因为路况太差,要走五个多小时。直到2002年的时候,那里还是一座荒山。眼前这个瘦高个儿,眼窝深陷,皮肤黝黑的男人,在最初在做有机茶农场的时候,遇到了许多非议,他自己更付出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但是,现在证明,有机农场是可行的。”他沙哑的嗓音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他的有机茶农场里,种植了沉香和降香黄檀以驱避虫害,除此之外,还种有大量的相思树和杉树。从种植到采摘,整个过程完全不使用农药。“有些茶叶很漂亮,那是农药保驾护航生产的结果,我们的茶叶不漂亮,但是有真正的茶叶的味道。有机是对食物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什么是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 。“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
你可以在哪里购买有机食品?
推荐一:正谷农业
推荐二:多利农庄
推荐三:三分地有机菜
推荐四:凤凰公社
推荐五:有机谷
享受阳台种植的乐趣
曾明曾是一名程序设计师,却向往有机园艺和田园生活。她热衷于在自己家里实践有机园艺。所以不管是居住在城市还是乡间,她都能吃到自己亲自种植的蔬菜。
采访/文:建平
■ 在阳台上种什么蔬菜
首先,你可以在阳台上种一些香菜、菠菜、小白菜这一类家常吃的蔬菜,还可以种一些绿豆芽、黄豆芽、豌豆芽。没错,就是用花盆来种豆芽。许多人可能习惯用水来做豆芽,但是用水泡豆芽的话每四个小时就要换一次水,不然它就会发臭。但是种豆芽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担心。把豆种撒到花盆里面,每天浇一次水,过几日它就会长出嫩芽,长到一定的高度便可以剪下来食用。种植的豆芽通常比用水泡的豆芽更嫩,口感更甜。
此外,你还可以种植小麦草。所谓小麦草就是用小麦种子撒下去后所发的芽。通常两个大花盆里长的小麦草割一次就足够榨一杯小麦草汁。小麦草被称为是神奇的青草,据说它还有治疗癌症的效果,常饮用可以令人保持充沛活力。
在花盆里还可以种一些香草,像熏衣草、薄荷、柠檬香茅等,另外我还种了一些当地的草药,像半边莲。它们可以用来煮水祛湿,或者是煲汤。马齿苋这种野菜,也可以移到花盆盆里面种,既能生吃、做凉拌菜,还能晒干了做饺子馅。
■ 如何在阳台上种植蔬菜
阳台种植最重要的是要做堆肥。通常我是用果皮和菜叶做堆肥,先把它们切碎后,再拌一点米汤、豆渣之类进去,最后放在密封的编织袋里面,让它慢慢腐烂、发酵。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发酵的时间会越短。在南方因为天气比较热,两个星期就能够完全腐烂了,北方需要的时间会稍微多一些。充分发酵后,就可以取出来放在花盆或者废弃的脸盆里种菜了。当然,如果出于审美的需要,你也可以选用更为精致的器皿。
曾明
现居住于福建。著有《菜园里的学问:有机园艺方法》一书。该书是关于蔬菜园艺的实用手册,图文并茂,以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大自然的轮回为主轴,讲述有机园艺耕作需要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