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没有输赢

  “现在的失败者,以后会获胜,因为时代不停在转变。”(鲍勃·迪伦)生活可以不是比赛,能否不论输赢?人生的“双面胶”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可以走?

  假如你身处这样一个游戏中,你和对方只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人都必须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你认为对方将合作,你背叛能得到更多;反之,你认为对方将背叛,你背叛也能得到更多。

  从人的本性出发,只要选择背叛就好了,但是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另外一个人。如果两个自私者玩一次这个游戏,选择都会是背叛,那样,每一方所得将少于双方合作的所得。

  这是美国行为分析及博弈论专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研究人类合作的进化时,所采用的经典游戏——“囚徒困境”,他想探索的问题是,在每个人都有自私动机的前提下,怎样才能产生合作?

  一个有趣的探索。在我们生活中,又何止不是处处面临“囚徒困境”。办公室里的竞争者、阻碍升迁的上司、生活中不好对付的邻居、争吵中的伴侣、互不相容的婆媳……

  我们的思维惯式总是零和博弈,那么,一个人赢,就意味着另一个输。最好的例子就是下棋比赛,为了能赢,一个参赛者必须在大部分时间里比对方要做得更好,白棋赢黑棋就输。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都是非零和的,不像竞技赛场,或许双方都可以做得很好,或者都做得很差,合作是可能的,但并不是总能实现。

  如果感情分胜负,谁能赢?

  “当时你已胜算在握,为什么终于负去?”吴清源回答:“还是输的好。”在跟秀哉的围棋大战中,后者虽然出了巧妙的第一百六十手,吴依然可以获胜,但他放弃了——否则日后就无法在日本立足。田壮壮导演的电影《吴清源》,没有将其偶像化,而是截取了他经历的片断,体现了棋圣“中的精神”。

  喜爱围棋的苏强,看过吴清源的传记后,有了新的感悟。他和女友郭美自相识起,就不停地为各种琐事争吵,互不忍让,每次都吵到精疲力竭,不顾伤害,只为争个输赢。他决定自己先退让,并和女友下了一场特别的五子棋。按规则,郭美用白子在棋盘下方画心,苏强用黑子在上方写“I Love You”。第一次画到一半,电脑屏幕突然显示“黑方赢”,原来苏写的“L”有一笔将五子相连了。第二次画到一半,屏幕又显示“白方赢”,这次是郭的“心”下方斜线又连在一起。最后,俩人一起合作,心在外,字在内,每人轮流放一个棋子,终于,一个黑白相间的心占据了棋盘。

  只有不去计较输和赢,才有可能得到真爱。如果有一方固执己见,不依不饶,即使是真爱也许会眼睁睁看着错过。

  今年36岁的喻珊,就深陷在爱情的规则里,因为过于自我,对男生苛刻,总是交往没多久就分手,至今孑然一身。她最后悔的是大学毕业后没有接受那个其实最爱自己的恋人,当时嫌对方没资本、没混出名堂、没安全感,明明爱他却不想吃苦,明明能在一起却自我怀疑,最终,她错过了真爱。

  每当看到电影《东邪西毒》这场对白时,喻珊都会失声痛哭。

  黄药师:我一直以为你们会在一起,为什么你不嫁给他(指欧阳锋)?

  大嫂:他从没说过喜欢我。

  黄药师:有些话不一定要说出来。

  大嫂:我只希望他说一句话,都不肯说,他太自信了,以为我一定会嫁给他,谁知道我嫁给了他哥哥。在我们结婚那天,他要我跟他走,我没答应。为什么要到失去的时候才去争取?既然是这样,我不会让他得到。

  黄药师(独白):如果感情是可以分胜负的话,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赢了,但我很清楚,从一开始我就输了。

  大嫂:你知道现在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

  黄药师: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你儿子。

  大嫂:我以前也这么想,但是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知道他早晚会离开我,所以我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啦。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现在想一想,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有些事会变。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最喜欢的人都不在身边。如果能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人生中的放下与坚持

  古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著作《沉思录》中说,“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

  我们热衷于竞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那是因为害怕失去,担心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习惯把别人视作威胁。无所不在的市场化已经将我们异化,人变成了竞争的机器。

  企业家何伯权把乐百氏卖给外资之后,每年都会给友人寄一张新年贺卡,上书两个字:“舍得”。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重走玄奘之路,主题就叫“放下与坚持”,“但实际上谁都放不下”,万科董事长王石说。他们约定关闭手机,不与外界联系,在戈壁滩行走,但中间不断有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退出。

  他们还玩了一个叫“放下”的游戏:队员伸出食指,一齐将一根竹竿水平往下放到地面,食指先离开者将被淘汰出局。王石说,“没人舍得,每个人都无意中把竹竿越抬越高,形成抬升循环,没有一个游戏者被淘汰,直到竹竿失去平衡滑落,结果每个人都是失败者。”这个游戏做了3次,屡试不爽。

  “单纯的心不可少。”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一直启发我们的自我觉察力,“但是如果心是用来自我扩张、自我满足,那么,不论这满足是追求上帝的满足、追求知识的满足,还是追求金钱、财富、地位的满足,心都不可能单纯。”

  在我们变成竞争机器的同时,世界开始变平,全球化合作又变得不可或缺。在进行大量地分析“囚徒困境”游戏结果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发现以“一报还一报”的方式可以赢得比赛,走出重复囚徒的困境。“不是靠打击对方,而是靠从对方引出使双方有好处的行为。因为在一个非零和的世界,为了你自己做得好,没有必要非得比对方做得更好,特别当你要和许多不同的对手打交道时更是如此。”

  牛根生离开伊利后,蒙牛打出的旗号是:“我们甘做内蒙古乳业第二”,既是向老大哥致敬,也是有技巧地规避风险。如今,蒙牛已成为全国乳业的老大。

  在输赢这场游戏中,你要赢,但更重要的是快乐。国外有位财经专栏作家就说过:“努力成为数一数二的人是一种糟糕的策略。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么除前两名以外的所有人都将是失败者。无论如何,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第一。在保龄球方面,只要有人当第16名,我还是很乐意成为第15名的。”

  有时候放弃也是成功的重要部分。有本书中就讲道:“一只啄木鸟可以在一千棵树上各啄20下,结果一无所获,也可以在一棵树上啄2万次,最后得到美餐。”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个著名的比喻,人的思想有三种变形:由忍辱负重的骆驼,到英勇搏击的雄狮,再到天真游戏的儿童。日本学者梅原猛在自传《学海觅途》中借用此说,将自己的生命划分3个阶段:20~35岁是骆驼,35~45岁是雄狮,45~54岁是儿童。

  那么,你愿意扮演骆驼、雄狮还是儿童呢?

  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和东山再起者史玉柱认为自己就是“儿童”。一次私下采访时他说,“我做啥事都会有人骂,因为我失败过。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容忍失败,成功者王失败者寇,实际上中国的失败者再重新起来是很难的。我觉得这是一种骨子里的问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当然,我失败过一次,而且很惨,人嘛,经历过大风大浪,大彻大悟,对这个也不在乎了。过去碰上这些事可能会睡不着觉,现在一笑了之。”

  输赢,对于历史,是结果,而对于人生,只是过程。那么,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还拥有未来。而如果我们把输赢视为人生的结果,那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未来。

  专家观点:太多的输赢心把人生变成奴隶的工作场

  曾奇峰,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办人

  1、一个运动员在竞赛前做祷告,后来得了冠军。记者问他,你是否在祈祷中求上帝让你得第一名?这位运动员回答:大家都想得第一,我这样祈祷会让上帝为难的,所以我不会那样做,我只是让上帝帮我发挥最好水平。

  2、几乎在一切关系中,都存在输赢。但是,竞争和输赢本身并不成为问题,成为问题的,是对输赢的态度,而这一态度,又最终取决于当事人的人格。比如争论中,有人会把它当成辩明事理的过程,不管谁最后赢了,都利于这个目的,所以没有人会输,是一个大家都赢的结果。但是,有的人是为了赢本身而争论,这时候,争论本身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输了而丧失面子。这样,没有胜利者,大家都是失败者。

  3、输赢心是一把双刃剑,少了会使我们缺乏活力,多了等于自找麻烦,造成自我伤害(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太多的输赢心会直接破坏我们内心的宁静,损害跟他人的关系,并可能使得美好的人生变成奴隶的工作场,而更加糟糕的是,奴隶主跟奴隶是同一个人。过度强烈的竞争会使身处其中的人丧失悲悯之心、丧失对弱者的关爱。因为在这样的竞争中,“有用”几乎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惟一标准。在一个人因为“有用”而被驱入竞争中,他已经不是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对待;这样的人,同样也可能不把别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

  吕童,女,34岁,经理助理

  曾经,我一直以为,在感情中,只要把持住,别让自己陷入得太深,就是赢。我从不会主动给对方打电话,甚至见面时也会故意说些冷冰冰的怪话,借以表示距离,表示自己的清高。同时我心里又渴望对方能像琼瑶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般,像块口香糖黏黏的,锲而不舍。实际上,没有几个男人可以这样去做。往往,见面不到两次,我就能找出对方一大堆缺点,为自己随时的退出准备充足的理由。

  我在网上认识了远在深圳的他,见面后我们一见钟情。他很快向我提出求婚,一同去深圳。我很喜欢他,同时又想,这样对自己来说风险太大,弄不好就是一无所有的输,输掉北京的工作、生活、朋友圈。我决定趁着还没有那么依赖,即刻斩断情丝。所以至今,我从没有真正走入哪段感情,没有真正地付出,也就没有那么大的伤害,表面看,我是感情的赢家,将自己保护得非常好。但是,我不仅输掉了时间,10年的青春,完全是虚度,我没有刻骨铭心爱的记忆,同时,我也输掉了一颗会去爱、懂得爱的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